本刊综合报道
他曾在全国两会上为土豆代言;他曾在松毛地里养三七;他曾培养了1000多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直过民族”特指1949年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而他们所居区域被划定为“民族直过区”),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协主席、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
2019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举着一枚两公斤重的土豆,向现场的媒体记者进行展示。
这是一颗来自于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的土豆。两公斤的个头,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有些罕见,但在这颗土豆的家乡,两公斤只能算是“七八十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豆,大部分来自云南。”朱有勇说。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云南省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朱有勇院士主动请缨来到澜沧县蒿枝坝村扶贫。澜沧县地处西南边疆,与缅甸一线之隔。2013年,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
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作为科技扶贫点的2015年,朱有勇已经60岁。这在普通人看来,已经到了退休和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在工程院院士的队伍里,还算得上是“年轻人”。“定点扶贫,就得有人去。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我就选择了澜沧县。”朱有勇说。
第一次进村考察,朱有勇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当时是真的穷。”朱有勇到农户家里走访,发现很多农户全部家当只有几袋苞谷、几只鸡,以及一间四处漏风的篱笆房。
“我们是人民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却没有让这里的老百姓享受到我们的科研成果,这是我们的亏欠。”第一次考察之后,朱有勇做了决定,不走了。
澜沧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更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许多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山里,不会说汉语,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朱有勇明白,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还要变成拉祜族的农民。
朱有勇带队多次深入澜沧县各村寨进行调研。他发现,澜沧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冬早蔬菜产业发展,如冬季马铃薯,完全有十一二月间播种、次年三四月收获的可能,于是决定就拿技术已经成熟的冬季马铃薯做示范。“我们希望把这里的冬季农业盘活。”朱有勇说,“种植冬早蔬菜的收入大约是夏季种粮收入的3倍,这里的冬季农业可以打时间差,农民就能多挣钱。”
可说服大家来种冬季马铃薯并不容易。许多人不相信,因为以前村里从未种过。蒿枝坝村村民刘金宝就是反对者之一。2016年冬天,村主任和科技扶贫团队的毛如志博士就曾多次与刘金宝沟通。他表面上答应,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上了油菜种子。
2017年冬天,在村主任的软磨硬泡之后,刘金宝终于拿出了角落里的两亩地试试看。结果,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收获的马铃薯卖了1万块钱。2018年冬天,没等村主任和毛如志博士上门,刘金宝早早地就把十亩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
朱有勇用沉甸甸的马铃薯赢得了村民的信赖。“扶贫要一步步来,有配合的,也有不配合的,要反复做工作。”朱有勇说,“这比发SCI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可要难多了。”
冬季马铃薯只是第一个成功的尝试。对朱有勇来说,如果能把自己实验室里最新的成果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当地农民的“脱贫”速度才会更快。
朱有勇想到了三七。三七是山林中的珍贵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像农作物一样的大田种植逐渐成了主流。
但大田种植三七有致命的难题—“连作障碍”。一片土地一旦种了一次三七,10至15年内都不能再次种植三七。与此同时,为了防治病虫害和促进植株快速成长,農药和肥料也必不可少,这既造成了地力的损失,三七的品质也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