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20岁藏族小伙丁真,因为一条不到10秒的视频意外走红。视频中,他有些高原红的瓜子脸上露出青涩帅气的笑容。网友称他为“甜野男孩”,因为他“野性与纯真并存”。
连续数周,丁真都频登热搜,持续霸屏,成为今冬当之无愧的顶流。爆红之后,有网友开始担心,他会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网红,短暂的热闹后就沉寂了。就在大家担心突如其来的走红会让丁真沦为资本工具人的时候,传来了让人欣慰的好消息,丁真成功签约理塘县国有文旅体投资公司,成了一名正式员工,还被授予“四川省理塘县旅游形象大使”的身份,为家乡的旅游做宣传。
身为当下的流量担当,丁真没有顺势进入娱乐圈、直播圈,而是“留守”家乡做宣传,认真学习,赢得无数网友点赞,甚至外交部发言人都为他打c a l l,更是让丁真火到了国外。
有人说丁真的走红,源自其帅气的颜值,也有人说是他的纯真打动了别人。事实上,这些只是让他具备了网红的潜质。真正让他成为“顶流”的,“是他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是镜头中的雪山、白云、藏族服饰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多彩而又立体的中国,唤醒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是在他走红之后依然保持的纯真本色,让人们看到一颗赤子之心。”
在接受采访时丁真坦言“不知道怎么红的”,对于未来,他说“首先要学习,做好每件事,还想继续骑马拿冠军”,每次参加公众活动,丁真都显得紧张害羞,在宣传片中,他说:“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在流量争夺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丁真的质朴显得尤其可爱。
为什么会让丁真做形象大使?理塘县国有文旅体投资公司总经理杜冬冬表示,签约丁真成为公司员工,是出于保护,希望丁真能与当地旅游事业共同成长。丁真以前上过学,但是条件有限,会一些拼音,普通话不是很好,当地政府为其安排了相应的学习课程。
面对丁真的爆红,当地干部反应迅速。短短几天时间,就签约丁真,开通短视频平台、微博等社交账号,推出了《丁真的世界》当地宣传片,将一个网络爆红的帅哥身上的热度,引导到当地的文旅发展上,同时保护丁真不被过度商业化。网友纷纷表示:当地文旅部门的这一波操作太及时了,让流量变成了正能量。
丁真为四川理塘县代言之后,多个省市的媒体、文旅部门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开启“抢人大战”,晒出当地最佳的旅游资源邀请丁真。截至12月1日14时,“全国各地都在邀请丁真”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达5.8亿次。大家因为丁真这个“窗口”了解到了四川的多彩,也看到了祖国各地的壮美河山,有网友直呼:“ 这波宣传,满分!”
丁真也确确实实让他的家乡—— 甘孜州理塘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数据显示,“理塘”热度从11月20日起大涨,到11月最后一周,“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国庆节还多翻了3倍。
“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通路、通水、通电,家家都有摩托车,我们家里可以上网。”丁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据了解,理塘地处川、藏、滇交界之地,县城海拔超4000米,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空之城”的美誉。
丁真刷屏的背后,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温暖与感动。有人看到了互联网为年轻人开拓了更多梦想成真的机会,有人看到了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饱满激情,有人看出了各地扶贫干部为当地脱贫的良苦用心。丁真所在的理塘县于今年2月才摘掉贫困帽,脱贫后要防止返贫,擦亮文化旅游这个金字招牌,才能更好地让当地百姓捧上“金饭碗”。
有网友说:“看上去满屏都是丁真,其实是脱贫攻坚、国计民生、全面小康。”丁真不仅带火了家乡,同时也让大家为自己的家乡点赞。网友表示这才是“顶流最好的打开方式”:真正的网红,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更在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衷心希望丁真在成长的路上永葆赤子之心,希望他的小马能够在赛马比赛中夺得第一名。(资料来源:央视网、人民网、参考消息等)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发射现场,一名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发射场最年轻的女指挥员,同时也是嫦娥五号探月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出生于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58厘米,却被同事亲切地唤作“大姐”。
因为“大姐”在工作中,特别能啃硬骨头。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周承钰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度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很多地方根本无法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正常人就是单跑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可她有时候一天得来回4趟。而15层的工作环境,更是让所有人都胆战——不足8平方米的测试间里,设置了两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工作期间,这个地方只能容纳3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充满了高压气体流动的嘈杂声,更要命的是没有空调。这种工作环境,好多男同志都不敢轻易去尝试,而周承钰在这里整整干了60天。
在生活中,周承钰也像很多90后一样睡懒觉、吃零食,逛街,但在工作上,她却表现得异常坚韧,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爱玩的小女生。
在动力系统的队伍里,周承钰是目前为止换岗位最频繁的一个人。到单位的两年半时间里,她一共参加了5次测发任务,每次任务中的定岗都不一样。
每一次换岗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不同岗位对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差别巨大。可是,每次换岗,周承钰都能用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尽快适应下来,并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换岗不容易,换岗做指挥员更是难,而成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难上加难!可是,“大姐”做到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承担了“国字号”的嫦娥五号任务。
在空调脱落测试过程中,由于管路太重,周承钰看操作手干着吃力,就直接上手帮忙搬运几十斤的管路,这种身先士卒、毫不娇气的“大姐”派头,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给征服了。正是在“大姐”的高效组织指挥下,连接器系统适应了本次任务以来的多次计划调整,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任务。“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强!
作为一个古代战争史爱好者,铠甲的魅力是难以言喻的。陈凯,江湖人称“殿前司-胖虎”,就是复原铠甲的爱好者之一。
陈凯对铠甲的兴趣,源于游戏,每每看到欧洲骑士、日本武士的铠甲熠熠生辉,他就不禁思考,中国古人的铠甲在哪里?
甲胄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意义举足轻重。然而,陈凯翻遍能找到的各种资料,从考古记载、出土文物到历史文献壁画雕塑,发现古代铠甲在当代生活中几无痕迹,今天的人只能在博物馆中与古代铠甲隔窗相望。他的心空落落的。
陈凯觉得,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动手做,随后就开始着手研究、复原中国传统铠甲,但作为新手,他只能从史籍、现有的研究资料慢慢摸索。在样式繁多、各个朝代的甲胄中选定要复原的铠甲,拆分铠甲的结构,研究每一部分的意义与作用,剖析铠甲连接的方式,如何制作书中没有提到的结构,如何用绳子编齐铠甲……他查资料,反复试错,如古代匠人一般,只不过他还要带着“结果”去反推过程。
直到2014年,陈凯做出了他的第一套铠甲——宋代札甲。看着最终的成品,陈凯感慨自己的心被填补了起来。他还组织发起了铠甲爱好者社团“殿前司”,并成为一名全职的铠甲制作者。从爱好出发又精益求精,陈凯要做的铠甲不仅仅是从外貌上复原传统铠甲,还追求其实用性——能如真的铠甲一般具有防护力,且便于穿著行动。
在参与《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等电视剧的铠甲制作与设计之后,陈凯发现,影视剧中的铠甲与真正的铠甲差距甚远。为了让存在于壁画、史籍里的甲胄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他开始尝试用短视频的形式分享甲胄知识小百科,铠甲的重量、穿铠甲如何反手握枪、札甲是否容易散……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文/岫泽,摘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