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怡霏 通讯员 王进
端午佳节,香粽的糯米香气弥漫。
达州市渠县渠江镇第三小学里,同学们一手拿橘子,一手拿刀,正小心翼翼地剥下橘瓣,划开橘皮,室内满溢橘子酸甜的气息。橘子的果肉软、橘皮也很软,孩子们尽量放轻动作,但速度却不慢——他们在制作小橘灯,要赶在天黑之后到江边放灯,以此纪念屈原。
仔细看过去,同学们皆身着汉服,女孩的长发多以绸带固定在头顶,中间还插有发簪,古色古香。这群同学是在学校的“孔子学堂”里活动,在这里的学生都会主动着汉服、行古礼。
孔子学堂是渠江镇第三小学的特色课堂,于2018年10月开班,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开班仪式上进行了庄严的正衣冠和拜师礼,以表达对至圣先师的崇高敬意。自此以后,但凡前来上课、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更加“文质彬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的改变有目共睹。
渠县古称賨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从古賨人的《巴渝舞》《竹枝歌》经秦汉到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均有诗歌诗词流传的记载,仅宋元明清就有诗词、诗歌40余卷,习诗、吟诗成为渠县独特的人文传统。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繁荣渠县大文化,实现以文立校、以文化人、以文润校,渠江三小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引领校园文化发展,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谈及学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渊源,校长郑小均表示,学校以国学传承为主线,依托校园文学社、孔子学堂,突出古典诗词的浸润教化作用。
渠江镇第三小学的校园充满“文”气,学校以《诗经》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即风雅颂赋比兴六字为每栋建筑物进行了命名;学校的每一个楼道就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赋诗:中医、刺绣、茶艺、皮影、武术、围棋、书法、国画,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学校后围墙的“24孝图”,讲的是中华孝道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小孝孝于家,大孝忠于国;弘扬孝道文化,就是要让孩子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孝敬父母、善待老人。学校的家风家规文化墙,将邻里和睦、孝老爱亲、明礼诚信等内容融入其中,如春风化雨,传递崇德向善的力量,滋润着大家的心田。
正是因为有多年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学校才在2018年正式开班孔子学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开班当天,一系列庄重严肃的“拜孔礼”“拜师礼”过程瞬间“震”住了现场观看的师生和家长,也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走近孔子学堂,朗朗读书声传入耳中,学生们整齐盘坐在书桌前,跟着老师的节奏,逐字逐句朗诵古典文学。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针对性地授课,针对低段的孩子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三字经》《千字文》中的道理,针对高段的孩子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论语》的道理。”一年级的班主任王芳老师笑着解释。她是学校特聘的专业国学老师,和其他十几位语文老师一起,常年担任孔子学堂教师,为孩子们讲解国学之美。
在她看来,小学中特别是刚上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最为活泼外向,也最调皮,老师既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要循循善诱,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和孩子有效沟通,不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因此,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她更倾向于故事引导,将“仁义礼智信”等美好品质穿插其中,让孩子们能懂、还能做。
一年级的男生小昊(化名)是班上出了名的“刺头”,从小娇生惯养的他进校之后依然按照自家习惯来行事,面对老师的批评不但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给老师甩脸色,摆出一副“你凭什么管我,你算什么”的嘴脸,小小年纪却给人不礼貌、不懂得尊重人的印象,关键是这孩子还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觉得老师多管闲事。
王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国学讲堂上开始有意识地给大家讲解《三字经》中一些道理,“三字经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我就给孩子们举例,在家对父母要尊敬,那么在学校对老师也是一样,要学会尊敬师长。”虽然只是几堂课程的时间,孩子的变化却很明显。因为他们会思考:古人这样说,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我尊敬别人,别人也就会尊敬我了。
不到一学期的时间,小昊变得非常懂事,和老师和同学见面了主动问好,以前许多不好的习惯也改变了,现在他已经融入班级,交了许多新朋友。
王芳说,跟孩子们上课,特别是国学课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小朋友的具体表现和对事物的理解力来备课,就算给高段的孩子讲解论语,她也是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小故事,随时在课堂上调动气氛、帮助大家理解意义。“感觉适当的时候,你得说学逗唱,得会‘编’才行。”说着,她不由得笑了起来。
从2019年10月开始,应家长要求,渠江镇第三小学的孔子学堂又增设了“夜读国学”这门课程,每周选择一两天时间,从晚上七点到八点的一个小时里,邀请学生和家长到场一起诵读国学经典。
因为场所限制,每次的夜读课选择30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每个班选择五名,依次轮换,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
其实算起来,夜晚的七点到八点正是普通人夜生活的开始,忙碌了一天的家长正是想要放松、休闲的时候,不过自从参加过学校的国学活动之后,他们对校内活动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夜读国学”这个课程出来之后更是争相报名。“有家长反映,说怎么老是轮不上他们家孩子来上课,还有的家长会问,能不能多上几次课,感觉时间太短了。”王芳说,家长的积极性和孩子会互相影响,也会互相促进。“参加多次活动之后,有家长说感觉自己都变得更爱读书了,比起以前下了班就是棋牌、看电脑,读书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问及老师,累么?王芳说,只要学生有变化,再累都值得。
上课的老师不累、学生不累、家长不累,参加过几次活动的五老、相关部门人员都不累,这类活动依然会持续下去,只是因为大家都坚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校长感言
让经典永远流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和文化根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学堂宗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孔子学堂”是我校践行国学新的起点,弘扬国学精神,让师生、家长都能领悟智慧真谛,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儒学回归校园,让经典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