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路径探索

2020-01-17 21:33王笑一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供给主体

王笑一,张 元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

近年来,中央高度关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使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对应的供给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需要农村地区乡镇政府积极联合社会力量,探索农村文化供给的新模式。现阶段,受自身利益的影响,政府之外的供给主体并未在农村文化供给中发挥实效作用,影响供给主体与农民联系的紧密性,使供给主体无法掌握农民需求,不能为其提供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我国农村乡镇政府需要充分联合其他供给主体,加强主体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掌握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建设,有效构建农村文化供给新模式,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积极健康发展。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问题

(一) 主体问题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已经在公共文化服务对应的供给工作中,形成相对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如个人、社会文化组织、企业与政府等。但是供给主体不均衡,政府始终是向农村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其他供给主体很少参与供给工作。企业参与供给的文化服务大多带有较强的盈利色彩,无法做到吸引农民。社会文化组织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但是其借助商业形式组织公共文化活动,以盈利为目的,难以吸引农民参与活动。个人这一供给主体通常会面临自身经济能力与素养方面的限制,其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对应较小受众面的公益活动,无法提升农民参与兴趣。农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还面临主体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大多农村的公共文化设置由政府供给,公益文化活动的组织也是政府牵头,很少有个人、社会组织或企业主动参与这类活动,其能够提供的供给大多源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联系,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果。

(二) 供需问题向农村地区供给符合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供给新模式的构建关键点。针对农村地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供给公共文化活动与基础文化设施。但是现阶段,公共文化活动与基础文化设施的供给并不符合农民需求。如,供给主体提供的基础文化设施包括健身设施、文化广场与文化活动室等,虽然设施配备齐全,但相应的技能培训与文化活动组织尚不完善。受技能掌握不足影响,基础文化设施也难以发挥服务供给作用,影响农民使用设施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主体与农民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供给主体以传统调查方法收集整合农民需求信息,同时,大多农民不愿主动表达自身对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致使文化供给出现供需错位问题,影响文化供给效果。因此,构建文化供给新模式,需要重点解决供需不匹配与沟通不畅问题。

(三) 能力问题高质量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要对应较高的供给能力,而供给能力需要对应具备较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文化供给面临文化人才危机。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专业人员不足与人才队伍断层的问题,尤其是乡镇政府的人员构成呈现出干部老龄化,严重影响农村文化供给成效。由于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具有位置偏远、经济水平落后、福利待遇较低等特点,文化供给方面的人才大多没有到农村进行工作的意愿,乡镇政府的干部队伍面临人才留不住到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同时,乡镇文化工作者大多不具备高学历与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使农村地区的文化工作者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使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难以实现有效创新。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 多元发展供给主体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供给新模式,需要多元发展供给主体。虽然大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个人、社会、企业与政府等供给主体,但供给主体在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参与比例不均,政府占据很大比重,其他主体占比较少。因此,构建供给新模式,需要多元发展供给主体,增大每一个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供给工作中的参与比例,形成由政府主导,其他主体协助的供给模式。社会力量需要借助“政企合作”“政府购买”“项目招标”等方式,在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供给活动中进行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服务能力、资金投入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例如,针对农村地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构建个人、民间、社会组织、政府一体化供给模式,按照供给内容对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如,乡村文化活动室、乡村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需要政府这一供给主体提供供给;而商业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与活动需要由企业供给,政府可进行适当补贴;特色文化艺术组织或团体需要民间主体供给,政府提供适当资助;个人艺术作品展等本地特色场馆需要由个人供给,或者政府与企业以资助的形式进行供给。多元化发展供给主体,加强供给主体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效供给模式。

(二) 完善供给运行机制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有效构建,需要完善供给运行机制,提升供给机制的运行效率。在供给模式中,运行机制是保证模式运行的关键,运行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文化供给科学性增强,促进模式运行效率实现整体提升。首先,完善运行机制需要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趋向民主化、标准化与专业化发展。统一民主决策与依法决策,结合民间路线与专家指导。其次,完善运行机制需要对资金筹集机制进行完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提升社会筹资能力,创新筹资方式,并对社会各方组织的筹资能力进行激发,共同建设筹资平台,使筹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再次,完善运行机制需要对需求反馈机制进行完善,保证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如借助新媒体载体搭建沟通平台,创新文化服务供给的沟通方式,丰富农民表达自身需求的渠道,使农民能够畅通表达自身需求,实现农民与供给主体之间的双向需求反馈,且这种反馈具有一定动态性特点。最后,完善运行机制需要对考核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以该机制保证供给过程的可持续性与完整性,提升文化供给科学性,使文化供给对应精细化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完善运行机制,也需要加强各级文化之间的联动,使农村地区能够吸收优质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供给品质,提升文化供给质量,实现文化供给新模式的有效构建。

(三) 建设文化人才队伍针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高质量的供给模式,需要积极建设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人才队伍是供给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与基础,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要建设专职化与专业化的文化人员队伍,保证文化供给事业持续发展。建设文化人才队伍,需要针对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公务员的定编定制,并设立农村公共文化负责人。现阶段农村乡镇政府的编制占用与混用问题明显,很多人员占用文化编制却并未切实落实文化服务工作。同时,很多切实在做文化服务的人员却尚无编制,这种现实问题容易造成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流失。基于此,当地政府需要对县乡文化体制进行理顺,统一管理县乡文化编制,保证专职专用,使公共文化服务岗位能够匹配文化服务人才。在此基础上,我国各地农村需要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与大学生村官计划,建设乡村文化专员制度,对农村文化工作者加强技能职业培训,使其成为文化供给人才。另外,农村地区积极建设文化人才队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需要借助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力量,吸收文化人才。由于短期内培养乡村文化工作者成为文化供给人才并不现实,因此,乡镇政府可以联合当地艺术院校,双方达成协议,使艺术院校学生在农村进行志愿实习,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水平提升,实现文化人才的有效供给,提升农村文化供给成效。

三、结语

针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供给新模式,需要正视现阶段农村文化供给存在的供给主体联系不紧密、文化供需不匹配与文化人才缺失等问题,对应采取多元化发展供给主体、健全供给运行机制、加强文化人资建设等措施,有效构建农村文化供给新模式,促进农村文化供给事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供给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何谓“主体间性”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