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2020-01-17 21:33陆颖颖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德国思政

陆颖颖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的“匠人精神”闻名世界,这种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匠人精神离不开德国润物无声的职业道德教育。德国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大国工匠”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忽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也就是说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有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调查显示,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且存在理解性误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办学初衷功利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本主义”“器本主义”、工具理性等渗透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中,这些西方的“工具人”思想开始动摇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办学任务;随着地方办学热的兴起,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高职院校要想在众多地方院校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鲜明特色、大量的资金支持、源源不断的生源及高就业率,而在这样市场化、大众化、功利化的办学环境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逐渐流于形式,更不可能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任课教师的思想觉悟不高。调查显示,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仅仅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工作,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职业道德、诚信、敬业等都是一带而过,潜意识认为这不是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同时,在高职院校内承担德育教学的思政课并不受重视,加上很多职业院校重技能、轻德育,导致学生认为思政课无关紧要。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就会出产生“思政无用论”的错误认知。

(二) 缺乏“中国梦”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劳动者从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发,对职业前景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1]高职院校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帮助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抱负。然而,高职院校重技能轻德育的教学环境和特殊的就业模式,使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及正确的职业规划引导;加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又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自觉,他们在选择职业理想时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切只向“钱”看,忽视自己的历史使命。调查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太遥远,与他们“凡夫俗子”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所以他们在学习上只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好找工作及容易挣钱的专业,在选择就业时更是缺乏对国家急需岗位的了解,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对祖国前途命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肩负起“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完全沉浸在“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小圈子里 , 个人职业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严重断裂 。

(三) 缺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本位观教育职业本位观是指对自己工作的定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职院校办学更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工作意识。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多元化、消解责任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大学校园内肆无忌惮的蔓延。由于校园环境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社会工作岗位的价值与意义缺乏一定的认知,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形成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职业本位观,认为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获取财富,让自己生活无忧,完全忽视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初衷。调查数据显示,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没有及时有效对这些受西方错误思潮所影响的大学生进行思想纠正,甚至任其发展,以至于很多学生为了谋求高薪而误入歧途等。新时代大学生如果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那么必然缺乏精神追求,生命缺乏张力,不利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

(四) 缺乏爱岗敬业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调查显示,很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并没有把爱岗敬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对待自己的工作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拿自己在校园里追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六十分刚刚好”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工作,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做事拖沓、喜欢搞形式主义、投机取巧、眼高手低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如果只把日常教育的重点落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重要性,那么高职院校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与国家需要的匠人相冲突。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自身岗位和事业的忠诚。一旦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大学生就会缺乏责任意识,更不可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二、德国职业道德教育之显著特色

(一)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具体而明确德国大学里并没有专门设置教授道德的学科,而是依托于各门学科的“隐性教育”,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德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重视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或终极目标就是道德教育,而德国职业教育正是传承了这些“大家”的道德伦理精神。为了引起学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德国颁布了《高等学校总法》,明确规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守法精神,崇尚人性、民主与自由,有自尊心和责任感的可依赖的自由公民、劳动者 ”。虽然德国各个州制定的法律有所不同,但关于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却高度统一,即通过学校的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行为标准、具有责任感、自我克制、相互体谅、群体观念、协作精神等,能为将来的工作、生活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提供参考。

(二)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务实而有效学者潘芳曾说:德国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效果, 可以在德国各类行业工作中的大学毕业生身上强烈地感受到。可见德国职业道德教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德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神圣和职业平等的观念,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职业都值得被社会尊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最新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为20.6 %,而将近80 %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走上工作岗位的,可见德国人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并不认为职业教育出身就低人一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得益于职业院校极其重视学生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不管是实习还是在正式工作中,总会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工作岗位,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追求完美和细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把“匠人精神”贯穿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学校和企业长期的专业训练,德国大学生会把爱岗敬业、严谨负责、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职业道德教育形式丰富而完备德国在长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认识到,仅依靠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甚微,所以德国更注重社会“合力”,即各种教育机构、企业、学校和大众传媒等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学校教育为主、企业和社会教育为辅的浓厚道德教育氛围。德国社会存在大量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 ,积极承担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如举办专家讲座、报告会,讲解国内和国际大事、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通过社会浓厚的道德氛围深化学校道德教育。大众传媒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导向作用,德国依托报纸、电视、网络、期刊等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结合的方式引起公民对职业道德的兴趣,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约束及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利用这些大众传媒,时刻向人们包括学生灌输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和原则等[3]。

三、德国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一) 塑造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备军,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与“中国梦”并肩前行,从观念上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首先,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理想。我国著名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说过,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即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为人民服务。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重大责任,不管在理论或实践教学时,都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政治方向,使大学生明白只有把个人职业理想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才能实现个人职业价值。其次,引导学生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原则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频繁更换工作成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特色,据调查显示,在90后就业的大学生中,超过50 %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没有满一年,40 %的人不能坚持半年,频繁的辞职和跳槽现象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不足和慵懒的就业观。高职院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丰富传统的职业道德课,转变“填鸭式”教学,选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爱岗敬业的鲜活事例,在情感上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深化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敬业精神。

(二) 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任务,既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又要改变“两张皮”的现象,就必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师德和教风建设,严格要求教师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职业理想与伟大复兴中国梦相结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本位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道德情操,努力形成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氛围;教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举止感染学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担任技能教学教师道德素质的考核,在考核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思想,提高其道德素质建设,辅助思政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优质的教风、全方位的服务和科学管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出表率。其次,加大思政教育类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只有办好思政课,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做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所以高职院校要提高对思政教育类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思政教育类科研项目的整体比例,对科研成绩突出、勇于创新的思政课教师要重点表扬、给予奖励,对优秀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资助的方式来重点培养;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思政教育类专业讲座的经费投入,举办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这不仅为本校思政教师提供重要的学术交流、学术碰撞的机会,而且也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度,塑造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知。

(三) 打造“校企合作”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的帮助外,更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只有学校与企业有效地沟通与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二者的优势,确保教育目标、教育任务的实现。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模式。“走出去”即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专业课或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和实训,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提前让学生适应角色的改变,真实的接触工作环境,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优化自己的职业规划,更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请进来”即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优秀毕业生、成功企业家等到校进行职业道德宣讲,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对自己成长成才的关键性。其次,打造校企结合的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要坚持引进优秀企业所奉行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文化,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职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企业文化折射出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积极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理想、目标自觉地与企业人才需求和中国梦相结合。校企结合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社会的职场规则,发现自己综合职业素质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校企结合的文化氛围会让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就懂得职场规则、提高职场的抗压能力、摆正自己的求职心态、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德国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在德国喝啤酒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梦梦”“娇庆”德国行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