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 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媒体运作模式,就是融媒体。也就是说互联网各项功能,互联网中各项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确保实际的互联网资源进入到更加融通的状态。基于这样的内涵界定,实际的融媒体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融媒体是有时效性的。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完成实际的融合,才能够展现其效用。(2)融媒体是有多元性特点的,也就是说其容纳了不同的媒介,渗透了不同的资源,因此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3)融媒体的发展性,在各种媒介交互融合的过程中,使得整个媒体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意识先于实践,这就要求在融媒体背景下可以正确的认识采编创新和融合能力的提升问题。当前融合媒体移动端的使用人数是比较多的,无论是信息接收频率,还是信息接收质量,抑或是信息交互活跃度都处于超前的状态,因此成为新闻信息的媒介,因此媒体传播需要将重点放在移动端上。基于这样实际情况的考量,新闻编辑工作者就需要树立创新意识,考虑多元化的诉求,思考自身的优势所在,然后坚持重点出击的原则。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此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此时就需要懂得发挥自身的优势,确保创新思维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详细来讲述,就是要意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要正确看待旧媒体的优势和劣势,两者相互整合,才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力在融媒体的环境中,需要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实时性是很强的,但是很容易出现缺乏深度的情况。在对于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调研评价,发现有将近六成的受众认为电视信息的可靠性更加高,还有15%的人认为网络的信息更加可靠。很明显,相比较新媒体在信息可靠度上,人们更加相信电视的公信力,这就是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的优势所在。理解这一点,就需要实际新闻编辑者能够坚持以内容为王的原则,高度关注电视节目的优化设计,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融媒体实时性的优势,确保自身的短板得以克服,继而进入到深度报道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实现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单一新闻报道而言,需要从不同的维度来进行归结,这样就可以得出 不同的结论。对于新媒体而言,需要看到其在观点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真实性特点,要学会在权威性上下功夫,确保新闻报道严谨性,使得受众能够对其产生信任感,由此使得实际新闻的内容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提升自身素养,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制作质量的高低同编辑的创新意识及专业素养关系密切,电视媒体如果无法实现移动时代的平台化转型,将很可能如温水中的青蛙,生存方式逐渐丧失在新媒体生态中生存的能力。为此,新闻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利用团队作用,明确分工和配合协调,确保新闻在内容、结构及价值上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统一性,通过团队合作编制出优质的新闻内容。融合不是改弦更张,我们要把全部力量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无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从微观角度上来讲述,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不断去研究精品新闻报道案例,对于其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采编的质量,新闻采编的技巧,新闻采编的交互方式等进行归结,进入到鉴赏状态之后,确保对于优秀的新闻报道有着更加客观的认知,由此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善。(2)要以虚心的态度去接受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能是来自同行的,可能是来自同事的,可能是来自受众的,这些声音都可以引导采编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做好对应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继而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3)要树立反思意识,常常对于自己的新闻编辑成果进行检查,思考在新闻内容上,在新闻结构上,在新闻价值观上是否 存在问题,如果是逻辑性的问题就需要对于逻辑结构 进行优化。(4)要树立合作意识,在融媒体的背景下实际新闻采编需要与更加多的人实现交互,保证在实际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发挥自身效能,继而确保实际的素养提升可以在更加理想的团队环境和格局中进行。
总而言之,新闻编辑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整体内容的丰富性。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加强新闻的鲜活力量,以此保证这个行业的可持续性以及稳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