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2020-01-17 18:04蒋晨曦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大学生

蒋晨曦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秩序是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而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在我国举全国之力进行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国各高校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严格禁止大学生未经许可私自提前返校。但是仍然有数名大学生“明知故犯”,违反相关规定,对疫情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挑战。可见,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规则意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提高综合素质,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一种由人的内心深处所认同的、以各种规则为行动准绳的意识。主要指遵守国家、社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人作为行为主体,其规则意识养成经历着四个过程,即规则认知、规则情感、规则意志、最后外化为人遵守规则这一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人的规则意识的养成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规则内容的认知和了解,更重要的是产生对遵守规则的信念以及行为。

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强烈的规则意识来应对历史和现实问题,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环境中,要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将规则内化于心,经过一系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等实践活动,愿意身体力行地去遵守,并对其产生坚定的信念,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自觉自为的行为的社会公民。这对于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环节

当代的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与其他的社会阶层相比,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接受规则意识的教育也较多,特别是法制观念强,“权利”意识重,会容易过度追求自由与个性,便会产生对规则的漠视。特别是大一新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过渡时期,初次踏入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环境以及高校老师教学方式的不同,加上此时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转变的重要时期,要想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生活环境中,更好地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就必须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规则意识只有在大学生心中养成,他们才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大环境,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良好守法环境的必然要求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多样化的社会关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社会整体。马克思关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表明,个体作为组成整体的一部分,会影响并制约着整体的发展。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社会各成员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大学生是各社会阶层中流动性最大、文化素质最高、能动性最强的群体,其个体生存发展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环境的建设。大学生对法律的尊敬和信仰,就是要对法律和规则产生敬畏心理,形成遵守规则和法律的良好行为习惯,由此产生的积极行为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带来重要的影响,营造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助推社会守法环境的形成。

(三)构建和谐法治国家的必需力量

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一方面在于政府是否制定了相对完善合理的法律规则体系,更体现在全体社会公民是否养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社会公民的共同参与,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当下中国的法治化水平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养成和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为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致力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必须要有其规则意识的养成。在良好规则的制约下和大学生自觉自发地主动遵守规则的双向影响下,会更大程度地使大学生产生对规则的敬畏。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掌握者和创造者,从中散发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中走出的创造人才,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创新活力,会播散到国家建设的各个角落,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生规则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强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源。社会环境是推动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客观条件,主体对规则意识养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才是主观条件和内在动力。大学生规则意识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大学生本身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对规则的客观认识。过渡时期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较为封闭,接触社会较少,社会道德评价相对宽松的环境不容易使大学生对于各项规则产生敬畏心理;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大多数时间都在接受理论方面的教育,对部分规则内容的认识程度只停留在表面,流于空谈,到实践层面就容易出现与认知相反的行为,没有形成对规则功能在实践中重要性的认识。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我行我素”,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标签。他们强调主观感受,重视物质与现实,社会责任感不强,导致对规则的遵守也出现主观性与功利性的偏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上购物的普及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现象,部分学生无视规则,参与刷单,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体现了大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忽视了对他人及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此次防控疫情期间部分大学生“私自返校”的违规行为,根本原因还是自我规则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社会责任感较低,给国家和政府的工作带来不便。

(二)传统“人情文化”的影响

在人们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样式形成了“文化”,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传统封建社会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人们长期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在继承精华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负面、消极的文化,短时间内难以被剔除,在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中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情文化”,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鲜明特征。人情文化发展到今天的合理性在于,能够引导社会树立感恩、宽容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情”却发生“异化”和“扭曲”,使人受到这种“人情”文化的束缚,对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法不外乎人情”“情大于理”等“重人情”的不良价值导向,挑战了法律的权威和价值,对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造成阻碍。其中,一些“有困难找熟人”“找关系好办事”的说法充斥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下,会导致其以“价值”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法则,感受不到友谊的真诚和亲情的温暖。

(三)高校规则教育不完善

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高校承担着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在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过程中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分的追求学业成绩而忽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和考核,成为高校的常态。同时,高校常常是“重管理、轻服务”,制定一些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统一管理,导致在规则内容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发挥“服务者”的职能,没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没有发挥其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对规则的内容缺乏认同感,成为学校行为规范的被动遵守者,这对学校规则的执行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最后,校园文化在大学生长期的校园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校园中弥漫着消极厌学氛围,部分大学生就会产生理想信念的缺失,继而形成无视规则的不良校园文化,这种消极风气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效仿违反规则的行为,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管理的有序进行。[2]对于此次疫情期间违规的大学生,相关高校的负责人也受到了一定的处罚。高校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教育者,一定要对大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和警示教育,让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战胜疫情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路径探究

(一)坚持大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规则养成的自我意识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场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则要以培养懂规则、尊规则、守规则的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帮助其树立正确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这样写到“伟大的东西是闪光的,闪光会激发虚荣心,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热情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热情的东西;但是,被名利迷住了心窍的人,理性是无法加以约束的,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召唤他去的地方;他的职业已经不再是由他自己选择,而是由偶然机会和假象去决定了。”[3]当下大学生中规则意识的淡化,少不了虚荣心在作祟。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不强,再加上虚荣心的驱使,很有可能会漠视规则,误入歧途。大学生自身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身警惕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锻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炫丽的光彩。”[4]当代大学生的眼界不应止于外表的光鲜,而应追求更高的人生成就和精神境界。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为实现人生的高远追求而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就主动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在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才能够不为功利所惑,始终守住底线。

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规则意识培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根本原则,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规则、认识规则,认识到遵守规则与追求自由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辩证关系,遵守规则就是要获得更多的自由,从而明确自己在学校生活、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要注重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将规则意识的培育内容与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联系,才会使大学生摆脱在规则面前被动遵守的现象,从心底里积极接受。例如,部分高校由于允许图书馆占座,从而出现一些座位“书在人不在”的现象,导致座位紧缺,很多学生对此也有很大意见。高校图书馆要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服务,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制度来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最后,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吸引大学生参与制定和评议,展现集体的智慧,使大学生从规则的被动遵守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制定者。这会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面前,必然从主观上更愿意去身体力行。

(二)发挥高校育人功能,优化规则意识培育形式

学校是加强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主要场所。为了使大学生认同规则、遵守规则,就必须积极优化规则意识的培育形式。现阶段,规则意识养成的教育工作更多是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道德教育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从而容易降低规则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优化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形式,坚持发展的观念,不断与时俱进。

一般来说,规则意识的培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具体规范教育。[5]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前,高校都会对其进行入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学生的反馈。学校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和主要特点适时开展规则教育,因材施教。同时要寻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阐释自己对于相关学习的理解,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同时,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有促进作用,如果把规则意识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行为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将规则文化融入到高校校风建设之中,要注重教学精神的建设,形成与时俱进的优良教学精神和学习作风,这是学校加强规则意识培育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要创新培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在规则意识养成过程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社会约束力量,完善规则养成的制度建设

“制度”是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准则,为了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而产生的。[6]制度的优势体现在,在社会生活中仅仅依靠道德自律会存在风险,而通过规则制度的建设来约束个人行为会降低这种风险的发生。当前,我国社会规则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可以说,规则作为我国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涵盖我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没有完美的政党,也没有完美的法治。我国在规则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学校中,一些规章制度实施保障机制还存在问题。高校管理实现法制化的前提是“依法治校”,这就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化,但是大多数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属于宣传式规范,相关规则内容不够规范,可操作性也不高,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社会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自然资源产权、自然生态空间权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有些人试图钻法律的空子来违反规则、逃脱处罚。大学生将来要成长为“社会人”,刚从高校步入社会,突然摆脱学校规则的束缚,会使部分大学生在社会规则面前出现选择性遵守的问题。所以,社会不断完善规则养成的制度建设,使学生在高校接受规则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规则制度的约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的意识。

大学时期是青年面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奋斗期,也是价值观塑造期。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培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力量,推动大学生在未来更好地步入规则如麻的社会。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