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雯娇 云南广播电视台
随着社会文化艺术水平的进步和流行音乐传播媒介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音乐节目编排在市场上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人们有了更加广泛的渠道来了解世界,听音乐的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音乐节目在节目编排、听众的年龄层次、听众在不同时段的生活节奏等维度要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掌握,在节目编排策略上下功夫。
很多音乐节目,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音乐广播的模式,缺乏对听众群体的调查了解。音乐广播的节目,是以流行音乐为主要内容,对应的主流听众年龄段在15岁到45岁之间最具消费力的人群。因为版权的限制、曲库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很多流行前线的音乐未能及时出现在广播音乐节目里。音乐类型不够丰富,音乐风格不够多样,听众在收听节目时找不到共鸣和认同感,对节目的好感度会逐渐下降[1]。
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都想通过媒体广告的形式,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有着最广泛听众基础的音乐广播,成为企业广告的首选。听众选择音乐广播放松心情,享受歌曲的时刻,广告横空插入,必然会非常影响情绪。如果广告的时长和数量甚至超过了音乐内容本身,对音乐节目造成的损伤更是难以补救的[3]。
音乐广播节目类型众多,范围广泛,大到中央广播电视台,小到校园广播站。不同的广播节目,主创人不同,专业技术水平也良莠不齐。其中,主持人的业务素质是影响节目质量的最直接因素。音乐节目是艺术的一类,主持人对艺术的理解,对音乐的解读,都影响着音乐节目的质量。
广播音乐节目,受播出时间和播出媒介的限制,在节目编排时,很难兼顾所有的时段和收听人群。一天之中相对冷门的时段,很难培养固定收听习惯的听众群。另一方面,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加快了新媒体占领大众传播市场的速度,我们接触音乐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选择音乐的手段也越来越自由,广播节目的地位逐渐下降。
音乐节目的对象是听众,节目内容应该要以引领听众的音乐取向为编排的核心。节目编排时,要对听众群体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如年龄结构、音乐喜好、收听时长和收听时间段比重等。调查年龄结构和音乐喜好,可以更好的规划音乐节目的内容,最大范围的覆盖听众群体。调查听众的收听时段分布,可以掌握收听规律,将音乐节目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精准高效的投放节目资源。同时,设立专人管理和完善音乐数据库,定期对曲库素材进行筛选替换,参考权威音乐网站各类榜单,经过专业的筛选,对应到不同的播出时段,让各个年龄层的听众都能听到自己满意的音乐[4]。
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不仅仅是单纯的播放音乐,还应该包含“说”和“听”的艺术。
首先,广播节目是“说”的艺术,音乐节目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播放音乐、播报新闻资讯时,要传播真实、有价值的新闻。客观陈述,与听众共情共鸣,传递积极健康的音乐态度。节目主持人在播报稿件时,要把稿件的内容进行文字转变为语言艺术的二次创作,亲切自然,以丰富鲜明的情感,配合音乐节奏的高低变化,转接到自己语调的此起彼伏,让语言和音乐听起来更生动有趣。
其次是“听”,音乐节目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主持人的基本功之外,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也是必备的业务技能。音乐节目主持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用音乐编排思路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听众的音乐审美力;在发达的科技时代,音乐节目可以通过融媒体手段与听众建立互动机制,及时了解听众的反馈和意见,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让自己编排的作品成为听众真正想要的,能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作品。
音乐节目的编排并不是主持人一个人的责任,而应该是一个团队共同打造的作品,在要求主持人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重视音乐编辑团队的建设,培养团队成员的默契和信任。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灵活处理节目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广播音乐频率要加强新媒体建设的力度,创建数字化广播平台,不断突破传统广播条件的限制,在内容上,节目组可以将文字、图片、音视频进行多元融合;积极利用新手段,新技术改变落后的运营机制。
总而言之,音乐节目是历史最悠久的精神文化产品之一,只要音乐节目在内容编排上不断创新实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广播音乐节目,在未来无数个世纪,依然会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洪流中不可替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