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炼化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洛阳 471012 )
全面预算管理是紧盯效益目标,准确核算成本,控制费用开支,确保经营成果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公司围绕价值创造,坚持目标管理,深化全面预算,各项成本费用大幅降低。
围绕年度收入和效益目标,比对同行业及本单位先进水平,公司设立“双台阶”经营目标,突出考核重点,实行差异化考核,激励各单位奋力创效。公司所属各单位紧扣年度效益“双台阶”目标,按照稳步压实确保值、努力实现奋斗值的要求,千方百计增收创效,严格进行过程管控和结果考核,按月兑现,保证了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坚持召开月度计划审定会和经营分析会,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控制修理费用、机物料消耗等,压缩非生产经营性开支。深化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考核应用,强化预算执行的监控、分析和考核,不断增强规范性和约束性。强化资金统筹平衡,加强资金管控,合理安排支出,优化资金运作,努力降低财务费用。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确保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积极梳理低效无效资产,实施盘活清理,提高了资产收益率。
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严格风险识别和过程管控,加强重大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和管控。生产业务以降低单位加工费用为核心,细化生产装置成本核算,开展重点装置用能攻关,做好蒸汽、水、电、燃料等能耗物耗控制,努力提升经济技术指标。经营业务以加强成本分析为重点,灵活把握大宗物资采购节奏和量价配合,大幅压减成本费用,努力打造低成本竞争力。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公司各单位资金集中管理和调度,防范资金风险,降低资金运营成本。
通过狠抓全面预算管控,公司全员防风险、降成本意识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改进和解决,目标考核倒逼机制更加完善,部分低效和无效资产得到优化,资金使用更加有效,五项可控费用指标连年下降,达到了降成本、保效益的目的。
优化提升是稳增长增效益的有力抓手。公司紧盯效益目标,坚持实施全方位优化提升,持续在生产运行、贸易服务、经营管理等全过程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提升经济技术指标,倾力打造全产业链竞争力,不断增强稳效增效能力。
化工业务聚焦价值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着重全流程优化和柔性生产,及时调整装置负荷,优化产品结构。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积极打通醚前碳四直进碳四裂解的加工流程,实现“三烯”进厂,提高加工量,以变应变打赢了效益翻身仗。化纤业务抢抓市场回暖机遇,及时开启三线,狠抓工艺纪律、操作纪律,精心组织高负荷平稳生产,避免生产波动,提高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同时,研发气流纺专用涤纶短纤维等新产品,实施来料加工,增加产品总量,实现了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供销业务积极参与市场调研,加大新型乙二醇供应,想方设法降低原料成本;强化市场研判,灵活营销措施,努力做到满产全销。成品油业务主动应对消费税新政影响,逆势打拼,积极拓展新的业务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度。油气装卸业务及时调整劳动组织,拓宽装卸品种,先后进行装卸车改造,开通醚前碳四出厂,装卸量再创新高。检维修业务完成安全阀校验资质升级,探索实施外包业务,拓展“走出去”空间,内修技能,外拓市场,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纯净水业务不断调整经营思路,持续强化服务意识,稳定了市场份额。
通过持续抓好管理优化、技术优化、系统优化、结构优化,适时召开推进会,推动牵引优化过程,做好优化成果评估、发布、推广等,使优化经验做法共享,优化攻关更加主动,生产组织、技术指标和节能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破解。2019年,公司实施各类优化课题87项,累计增效1 658万元,能耗指标同比下降9%。
通过实施全面优化,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公司上下“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生产平稳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向增量要效益”意识不断增强,开源节流,降本压费,协同作战蔚然成风。公司朝着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不断迈进,优化对效益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优化成果得到充分认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公司面对原料供应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严峻形势,将调结构、破瓶颈、转型发展作为根本出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向外紧盯资源和市场,向内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全力推动公司转型发展,谋求长远最大效益。
从破除发展瓶颈、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促进长远健康发展等多方考量,2016年9月,公司与洛阳国宏投资集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借助国宏集团的国资背景优势及资源支持,着眼洛阳市提出的“大力发展高端石化”规划,经过多次调研论证,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公司合资成立了洛阳宏兴新能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60万t/a工业三苯项目。目前,项目已经顺利建成,步入打通全流程开工阶段,预计二季度全面达产。
公司致力于补短板调结构,紧盯技术进步趋势,围绕核心业务和板块,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工艺路线,推动现有装置的填平补齐和延链补链,构建内涵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转型升级突破。近年来,围绕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完成化工二部APC改造、增上卸车压缩机、高烯烃汽化器、聚酯热媒炉油改气、增上高压瓦斯线等技改项目。2019年装置大检修实施了一批提质改造项目,例如宏力公司实施MTBE一单元叠合改造和高含盐水处理回用等项目,推动化工转型。合纤公司实施聚酯DCS改造、短纤变频器更新升级,提高装置稳定运行能力;实施酯化余热利用改造,优化公用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华龙分公司配合洛阳石化新产品出厂,完成化工二班装卸车设施升级,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等。这些项目的投用,都为企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公司发展战略委员会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基础上,2018年11月,公司召开了石化产业链发展战略再聚焦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发展路线;经过多次调研,研讨化工转型方案,形成碳八烯烃精制、SBA装置盘活等技术方案;参股组建油气终端销售公司,开拓推进加油站业务,调研启动工业智能、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目前,碳八烯烃深度精制项目已经启动,预计2020年9月分建成中交。今年还将按照国宏集团统筹安排,努力推动PTA产业链项目落地实施等工作。
同时,充分依托科研院所技术资源,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解决一批难题,提出一些有前瞻性的建议,形成了新的技术创新储备。
通过全力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延伸主业链条,引入战略合作者,积极融入新业态,整合有效资源,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公司逐步形成多元经营、优势互补、差异竞争的经营新格局,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成功挺进百亿企业阵营,2019年,位列河南省百强企业第36名。
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管理出最大效益。公司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全过程精细管理攻坚突破,激活力提效率,为企业增收创效提供了管理支撑。
公司坚持推行集团化管控、专业化运营和分级管理思路,积极发挥总部战略决策中心、统筹协调中心、制度风控中心、考核评价中心作用,加强资源调配和内部协同,推动资源向高效业务流动,促进管理创新和效率提升。供销分公司立足打造洛化宏达专业营销平台,牢固树立大供销、大经营意识,强化内部业务整合,积极开展自营业务,抓好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紧盯市场变化,把握节奏,加强沟通协调,完善价格结算机制,不断提升了供销环节对效益的贡献率。行政事务中心作为公司生产经营、跨领域、跨区域发展可依托的后勤平台,加强劳动组织和人员优化,努力体现专业管理优势,抓好交通运输、后勤物业、门禁治安管理,推进“三供一业”移交,为服务服从公司改革发展做出了努力。
生产经营工作有没有落实、落实得怎么样,都要靠管理考核来评价、定性和推动。自2016年起,公司着手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运行,不断完善和优化,现已经形成全员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成为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内部活力的“指挥棒”。一方面,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坚持并改进专项检查、月度岗检、督查督导等有效作法,用好电子考勤、门禁管理、工作提报等系统,优化考评办法,拉开考核档次。另一方面,机关部室以强化“三基”工作和“三制两纪”检查为重点,充分发挥监督检查、指导服务作用,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全体员工遵规守纪的行动自觉。
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先后完成三期建设任务,建成了协同办公、ERP系统、银企直联、全面预算、电子商务及智能物流等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了MES系统,在化工装置全面实施了APC系统,积极探索先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的融合,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同时,扎实做好人员培训、内外沟通、运行维护、网络安全等相关工作,统筹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深度优化提升,保证信息化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通过实施全过程精细管理,公司形成了工作布置—检查—考核—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队伍活力有效激发,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从严从实、从严从细的管理生态业已形成,为企业增收创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