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关统计分析处课题组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虽陆域面积较小,但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港湾众多,外贸区位优势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列强对海关的控制权,浙江对外贸易开始恢复。70年来,浙江省外贸经历了从百废待兴到全面繁荣的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浙江省外贸更经历了东海潮涌、奔腾向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2018年货物贸易规模比1958年增长了2.6万倍,(1)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主要承担外贸出口收购任务,从1958年起,开始开展部分外贸自营业务。全国出口位次由1980年的第13位上升至目前的第3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列沿海主要出口省市第一位,外贸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70年来,浙江由外贸弱省转变为外贸强省,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外贸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不断优化,贸易主体、市场分布趋于多元,外贸成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70年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有效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起了巨大作用,外贸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70年来,浙江省对外贸易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不同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国际竞争中充分体现韧性和活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2)本文所涉及数据来源如下:1952-1984年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情(1949-1984)》,1985-1993年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浙江经济年鉴》,1993年之后的外贸数据来源于海关统计数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还是经济非常薄弱的农业国,工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组织物资出口与国内需求的矛盾突出。根据当时中央计划要求,国内市场销售要服从出口需要,对于肉、水果、茶叶和部分土产应压缩国内市场销售量,优先保障出口,以换回国家建设所需的工业设备。浙江省可供出口的物资较为丰富,当时主要组织出口商品的收购与调拨,即根据国家下达的外贸收购调拨计划组织出口货源,收购商品后将其调往上海、天津、广州、青岛等口岸出口。1958年,浙江省开始经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直接出口,但经营范围仅限于食品、土产、丝绸、畜产4个类别中的20种商品。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缓和,物资拨付、换购奖售、出口工业品专项贷款、短期外汇贷款等一系列外贸生产扶持措施得以施行,一批外贸生产企业得到了资金和物资支持,生产开始恢复。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逐渐优化,商品种类从解放初期以农副产品为主的10余种,扩大到1978年的500余种,其中轻纺工业品出口已占67.8%,重化工业品占9.0%,农副产品则降为23.6%。1952-1978年,浙江省对外贸易收购值从1.2亿元增至11.7亿元,增长8.8倍。期间,有两个阶段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一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浙江省对外贸易收购值连续3年下降,最高降幅达15.5%;二是十年动乱时期,浙江省对外贸易收购值出现连续6年的下降,最高降幅达12.3%。这段时期,浙江省对外贸易规模小、水平低,是全国外贸的“参与者”。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浙江省对外贸易开启新征程。1980年2月,浙江省首次开展远洋自营出口业务,开始从货源调拨省向自主出口省转型。同年7月,浙江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西湖藤器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这标志着外商投资企业在浙江起步。随着国家开始实施沿海地区大进大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外商和海外侨胞来浙江投资。全省外贸自营业务连年保持高速递增,对外开放驶入“快车道”。1985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突破10亿美元关口,达到10.6亿美元。1988年,浙江省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自主权,外贸企业开始从国家计划安排、统负盈亏的“大锅饭”的经营模式,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转变。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浙江省掀起新一轮开放热潮,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1980-1993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从2.5亿美元增至67.3亿美元,增长26.9倍。其中:出口值从2.4亿美元增至43.2亿美元,占全国份额从1.3%升至4.7%,在全国位次由第13位升至第7位;进口值从0.07亿美元增至24.1亿美元,占全国份额从0.04%提升至2.3%。货物进出口总值占全省GDP比重从1980年的2.0%升至1993年的19.9%,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浙江省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1995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5.1亿美元。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浙江省外贸依然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148.5亿美元,其中出口108.7亿美元,增长了7.7%。2000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对外贸易大力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把中小企业特别是集体、私营企业作为扩大出口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关键期,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外贸新体制的探索期。1994-200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从89.9亿美元增至328亿美元,增长2.6倍。其中:出口值从60.9亿美元增至229.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份额从5.0%升至8.6%,在全国位次由第6位升至第4位;进口值从29亿美元增至98.2亿美元,占全国进口份额从2.5%升至4.0%,在全国位次由第8位升至第6位。同期,货物进出口总值占全省GDP比重从28.7%升至39.4%,浙江省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浙江省向外贸大省跨越积蓄能量。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入世”),浙江省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历史阶段,发展动力开始由政策推动向制度驱动转换。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作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将开放纳入“八八战略”。(3)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简称为“八八战略”。2004年,浙江省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要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同年,浙江省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民营外贸企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浙江省外贸发展开始注重规模和效益并举,政策目标也向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倾斜。机电产品在浙江省出口商品中的占比超过纺织和服装的占比,成为浙江省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2002-2007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从419.6亿美元攀升至1768.5亿美元,增长了3.2倍。其中,出口值从294.1亿美元增至1282.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份额由9.0%上升至10.5%,稳居全国第4位;进口值从125.5亿美元增至485.8亿美元,占全国进口份额由4.3%上升至5.1%,数次跻身全国第5位。同期,货物进出口总值占全省GDP比重从43.4%升至71.7%的历史最高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国民经济指标比较,货物进出口增速最快,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浙江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最强动力。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贸易出现大幅下滑。以出口为主的浙江省外贸面临着国际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成本上升等多重考验,受此影响,浙江省进出口在2009年出现了入世以来的首次下滑,降幅达11.1%。中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先后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贸易融资环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政策“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浙江省积极克服不利影响,主动作为,逆境突围。重点围绕“4+6”国家改革试点,(4)“4+6”国家改革试点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四大国家战略,以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民营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创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民营银行、设立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邮件交换站等六大改革项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强省。同时,浙江省外贸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持续优化贸易结构,企业活力进一步被激发,民营企业出口增速明显。2013年7月,中国(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2014年,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落户杭州。同年11月,全国首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改革试点在义乌正式启动。新业态迅速转化为新动能,带动浙江省外贸稳步增长。这段时期,虽然开局即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浙江省外贸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出口份额不降反升,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外贸发展较快省份,彰显浙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韧劲。2008-2014年,浙江省货物进出口总值从2111.4亿美元增加到3550.4亿美元,出口在全国位次由第4位进至第3位,进口在全国则稳居第6位。由于精准施策,应对得力,浙江省外贸在恢复性增长过程中,率先实现企稳回升,为中国外贸发展贡献了浙江力量和信心。
这一时期,浙江省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内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攀升,传统的成本、规模优势逐渐减弱。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多元化战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贸易竞争新优势,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2015年2月正式开通中欧(马德里-义乌)国际铁路集装箱回程班列,这标志着中欧(义新欧)班列双向运行常态化。同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贸新业态在浙江省蓬勃发展。2018年2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加快推动从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的转变。2015-2018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从3467.8亿美元增至4323.6亿美元。其中,出口值从2763.3亿美元增至3210.4亿美元,居全国第3位;进口值从704.5亿美元增至1113.2亿美元,居全国第6位。这一时期,浙江省货物进出口总值占全省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0%左右,浙江省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虽然较前期有所降低,但在消费、投资的拉动下,浙江省外贸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的后劲更足,韧性更好。特别是2018年,虽然受到中美经贸摩擦、全球市场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但进出口规模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当年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且分别突破4000亿、3000亿、1000亿美元大关,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70年来,浙江省外贸发展虽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期间近30年的曲折发展,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经济高水平开放。
20世纪50年代初,浙江省供出口的外贸收购商品主要是初级农副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工业产品比重只占10%左右,出口农副产品主要用来换取外汇以购买发展国内工业所需的技术设备。20世纪70年代以后,浙江省外贸收购商品中五金矿产、化工、机械类商品等工业制品的占比进一步上升,商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开始向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为主转变。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传统行业和新兴工业都有很大发展,化工类产品、塑料制品、机械工具、中小水电设备、机床、汽车和农机配件的出口比重也逐渐提高,农副产品、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入世后,随着浙江省工业体系的逐步优化和升级,相关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也被带动起来。出口主导产业逐渐由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电、高新技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进口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作为重要的出口农副产品收购基地,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的需求量很大。在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主要通过国家统一进口、计划分配解决。1964年,经中央批准,浙江省开始使用地方外汇自行进口,主要从西方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进口一些工业样品,然后按样品仿制、生产,规模很小。1981年,浙江省开始全面自营进口业务,主要从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美国等地进口机电仪器、钢材、化工医药原料、医疗器械、纺织机械、成套设备、船舶、汽车、家电等商品,这对促进浙江省工农业生产,丰富国内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省进口商品逐渐从工业制成品向原材料、能源、高端技术、装备方向转移。近年来,为满足国内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合理增加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中国从2015年开始,先后5次降低部分服装、箱包、特色食品、药品、日用化妆品、家用设备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对外交流的伙伴和渠道较少,仅限于对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直接出口业务。1980年开始远洋自营出口业务后,贸易对象和范围迅速扩大。至1984年,浙江省已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往来,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地区、日本、美国、欧共体等。其中,中国香港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转口地,在浙江省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后,浙江省在继续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拉美、非洲、俄罗斯等市场。入世后,浙江省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经济体为保护本国产业、促进就业和经济复苏,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浙江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维持传统贸易市场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市场多元化来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贸易风险。70年来,浙江省贸易伙伴由近及远,遍及全球,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广,已实现对所有经济体的全覆盖。根据贸易量划分,2018年浙江省前三位贸易伙伴依次是欧盟、美国、东盟,进出口值分别为844.4亿美元、700.2亿美元、479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2.4%、13.1%、25.7%,全部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分别为19.5%、16.2%、11.1%,三者合计占比46.8%。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规模达到1359亿美元,增长15.3%,双方在产业互补、经贸合作方面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浙江省外贸主要由省市(地)县(区)级国有外贸公司集中统一经营,主体较为单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省外资企业开始在进出口领域崭露头角。随着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明显扩大。入世后,外资企业在浙江省外贸中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其数量占浙江省外贸企业总数的比重连续4年增长,至2006年达到41.2%的历史最高峰。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浙江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业创新,民营企业继续快速发展,逐渐成长为拉动外贸发展的主引擎。2018年,浙江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已达3097.1亿美元,增长15.7%,占同期浙江省进出口总值的71.6%;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6.9万家,增长9.9%。经过20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主引擎”。70年来,伴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浙江省外贸经营主体经历了由最初国有企业“一家独大”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再到民营企业成为“绝对主力”的转变,浙江省外贸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实行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制度,浙江省对外经济联系仅限于少量的一般商品进出口,以及部分无偿援外项目出口货物,贸易方式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自营进出口业务逐步扩大,外贸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货物不断增多,并逐渐发展成为浙江省外贸的主要贸易方式。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浙江省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外贸发展自主性不断加强,“浙江制造”和“浙江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带动了浙江省一般贸易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分别在2007年、2011年和2018年突破1000亿、2000亿和3000亿美元大关,占浙江省外贸比重从1993年的60.2%升至2018年的79.0%,一般贸易进出口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稳固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加工贸易业务从零起步,早期以“来料加工”为主,规模不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浙江省进料加工业务快速发展,并占据加工贸易主导地位。1993年,加工贸易占全省外贸总值的份额攀升至29.2%,并在1996年达到30.9%的历史峰值。金融危机后,加工贸易增速放缓,占比随着其他贸易方式的崛起而出现下滑,目前占全省外贸比重已不足10%。此外,2005年8月,宁波保税物流园区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个直接建于港口、区港合一的保税物流园区。之后,杭州、嘉兴、舟山等地的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纷纷叠加保税物流功能,拉动保税物流业务快速增长。2018年,浙江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4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9.0%。同期,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为40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9.4%;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总值为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54.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2%。
浙江省积极拓宽对外开放思路,创新市场采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使得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内涵不断丰富、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贸易动能逐步转换。
浙江省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家级示范区,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2012年底,杭州、宁波成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15年3月,杭州获批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此后,金华、义乌、温州等地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也相继开花结果。浙江首创省级公共海外仓模式,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不断完善,营销商品种类丰富,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G20杭州峰会为契机,全面推进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试验区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加速培育新动能。
义乌小商品市场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2002年4月,金华海关设立义乌临时监管点,开始办理小商品进出口业务。2009年,海关总署规定,义乌小商品可按照“旅游购物”方式申报出口。2014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替代旅游购物方式的政策率先在义乌落地实施,明确了出口商品(增值税)不征不退等扶持政策,提升了小商品出口的规范性和便利性。义乌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相关经验已在全国得到复制推广。此后,浙江省海宁皮革城、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也分别于2015年、2018年获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当前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市场采购出口表现出良好的抗压性和成长性,对拉动浙江省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可有效整合外贸各环节资源,是为广大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新业态企业。2015年,浙江省商务厅、杭州海关等部门联合出台《浙江省重点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并同步组织申报、评估认定工作。2018年,浙江省商务厅提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专业化、本土化、规范化、跨境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外贸出口创建良好环境。浙江省先后于2017年12月和2019年7月分两批次公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名单,共认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55家。其中,省级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30家,外贸综合服务成长型企业9家,新设立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16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得到长足发展。纵观70年来浙江省外贸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演进,展示了浙江省经济优化升级的转型路径,诠释了浙江省从“资源小省”向“开放大省”的嬗变动因。70年浙江省外贸的恢宏成就启示我们:
解放伊始,浙江省即成立贸易管理机构,组织收购土特产,为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开展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历届省委省政府均高度重视外贸工作,省、市(地)、县(区)各级政府和各级外经贸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为扩大开放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支持。开放伊始,政府就积极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取得外贸经营权,并从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外贸发展。入世后,浙江省迎来战略机遇期。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要求:“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16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三驾马车”同时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积极扶持外贸新业态的发展,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模式,提升“浙江制造”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对外开放基础,发展高能级开放平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在风云激荡中不断开辟对外开放新境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毗邻东海,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具有丰富的港口和岸线资源,开展海外贸易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浙江省还处于长三角南翼,环杭州湾六城市(杭州、宁波、嘉兴、舟山、绍兴、湖州)接轨上海都市圈。区域内通江达海、交通便利,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消费总量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条件为浙江省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和市场环境。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丰富的外资、技术、管理资源,其辐射有助于浙江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升浙江省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就了浙商“求真务实、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是一种地域性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而且还是促进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文化特质在浙江省外向型经济上具有突出的表现,在面临困难与挑战时,绝不轻言放弃,发展韧劲十足。同时广大浙商善于把握机会,开放图强,争取走在发展的最前沿。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在浙江省诞生了全世界的小商品之都,成就了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均发轫于斯并茁壮成长,成为带动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为全国外贸发展贡献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改革开放后,浓厚的吴越文化与敏锐的市场意识相融合,浙江省的市场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均先行一步,并迅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的要求,将浙江省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深化。改革开放所激发出的市场活力,推动广大浙商走出“资源小省”,融入“开放大局”,做出“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好文章。改革开放不仅“倒逼”出浙江省的实力、活力,而且造就了一批创业型人才,成为新时代推动浙江新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浙江省各地纷纷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因地制宜地发展起各具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这种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小商品大市场的结构,使得浙江省的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在国际市场也更具竞争力。进入新时代,浙江省紧密结合世界发展大势、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浙江经验”,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管理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不断续写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篇章。
浙江省的民营企业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成长于市场化意识浓厚的沿海地区,深受吴越传统文化的洗礼,具备优秀的贸易基因。民营外贸企业多采用一般贸易方式,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知识产权管理以及品牌建设都由企业独立完成,这种模式具有“内生增长”的特点,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小。目前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占全省七成以上,成为浙江省外贸的“绝对主力”。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广大民营外贸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嗅觉敏锐、转型灵活的优势,签下大批小单、短单、散单、急单,表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进入新时代,广大民营外贸企业不仅努力化解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危机,同时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开展海外投资和并购,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实现国际产能合作,更加高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浙江省外贸发展的基础更牢,前景更宽。
为有效规避和防范国际贸易风险,浙江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抵御外贸风险的能力。例如:建立政府企业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订单+清单”系统加强外贸监测预警,及时掌握国际形势发展演变趋势,强化政府应对风险的政策储备,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外贸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升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努力实现出口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深耕、巩固传统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增加对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尽量缩小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减少贸易摩擦。进一步优化贸易主体结构,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注重发挥高水平开放平台的集聚、辐射作用,积极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促使浙江省外贸健康、平稳、持续发展。
浙江省外贸70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开放才能实现繁荣,只有坚持“八八战略”总纲领,才能科学把握浙江省实际,推动浙江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当前,浙江省外贸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关键期。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浙江省外贸发展应重点关注: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应重点考虑如何找准全国总体目标与本省特色优势的结合点,从而明确自身定位,增强枢纽功能,更好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落户浙江省。针对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发展不平衡、物流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深入市场调研,加大资源型原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实现进出口平衡发展。以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为关键支点,推进海、陆、空、铁、邮、网的国际开放大通道全面发展,率先在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上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的平台功能,探索发展宁波-义乌港模式并尽快复制推广,畅通内陆腹地与口岸物流。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创建制造模式先进的全球精准合作示范基地,积极谋划、分步建设“一带一路”境外系列站。推动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重大项目稳步发展,将产业互补性落实为实实在在的经贸合作,共建共享,互利双赢。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开放较早、具有较强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已成长为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超级巨轮”。浙江省应积极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和《长三角地区合作近期工作要点》的精神,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对外开放、绿水青山、民营经济、数字经济等优势,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是推动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度融合,以大湾区作为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主平台,重点打造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新区改革开放大平台。要发挥杭州大江东作为大湾区核心区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的优势,力争在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上走在前列。二是提升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水平,探索构建沪浙自贸区协同合作的新机制,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平台,推动自贸区建设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三是整合浙江省港口资源,推动港口经济一体化进程。其中,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要尽快实现实质性突破,大力发挥嘉兴港的河海联运优势,台州港依托港区发展临港产业。四是加快推进嘉兴、杭州、绍兴等环杭州湾城市全面接轨上海,合作共建G60科创走廊,共同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牵头抓好数字长三角、世界级港口集群、油气贸易中心建设,推动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减税等经济刺激政策,为其制造业回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内综合成本的上升,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为主要竞争力的低端制造业正从浙江省向相对更低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面临双重挤压的浙江省外贸亟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一是加强贸易强省建设,加快外贸出口优化升级,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按照市场规律开展海外并购和国际品牌创建,加快建立出口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体系,从价格竞争向服务、标准、规则竞争转型,不断提高出口附加值和效益。二是加快培育高水平海外经贸投资平台。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中小企业海外抱团发展、集群发展。跟踪研究国际投资规则,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三是大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保持浙江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把服务贸易放在突出位置,做大做强外贸新增长点。积极为贸易强国建设贡献浙江智慧和浙江力量。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塑造新兴产业的新优势,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
目前,浙江省已形成包括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义乌国家贸易改革综试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多个对外开放平台。但总体而言,还存在制度创新的影响力不强、业务发展规模不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因此,未来应着重打造省内多类型、多层级、广覆盖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一是强化制度创新,突出先行先试,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外贸新业态等方面,着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支持各类综试区以承担国家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为己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二是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的功能,对平台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出台政策鼓励平台内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积极引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制造、纺织等先进项目入驻平台。三是在既有平台基础上,重点打造以数字贸易为标志的新型贸易中心。鼓励和支持阿里巴巴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全球化布局,推动平台秘书处落户杭州,建设杭州电子世界贸易平台试验区,推动杭州、宁波、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联动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基础,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适应浙江省外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持续改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一是全面深化对外开放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建成国内领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确保整体通关时间处于全国前列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努力,力争贸易便利化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外资“准入之门”更加宽敞、开办企业更加便利,同等享受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等改革成果。三是紧随经济技术发展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更新监管理念,找准企业、政府在数据治理方面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持续优化政府服务,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推动贸易便利化。
加入WTO以后,“浙江制造”凭借“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迅速进入国际市场,但同时也成为经贸摩擦的重灾区,具体表现为摩擦的数量明显增多,形式日趋多样,涉及产品和国家日益增多,造成损失不断上升。尤其是2018年爆发的中美经贸摩擦,对浙江省外贸造成较大影响。服装、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汽车零配件以及电器、电子产品等浙江省传统出口商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对美订单减少、流失、利润下降、产能利用率下降等情况。因此,应对摩擦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一是坚持实施多元化战略,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全面分析“浙江制造”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例如:做好产品在美市场的占有率,国际市场的替代性等分析工作,制定好近中远期的精准应对方案。二是中观层面应全面提升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加征关税和出口管制虽然短期给浙江省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负面影响,但辩证地看,如果应对得当可化危为机。三是微观层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市场多元化,及时修复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的薄弱环节,尽快实现跨国价值链调整。四是宏观层面需逐步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市场层面应加快培育国内市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目前已经有3亿多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未来五年,将会有5亿人进入该阶层,这孕育着巨大市场潜力。因此,应鼓励企业从长远考虑,注重对国内市场培育,重视内销替代和扩大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