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南常住少数民族142.54万人,占总人口的16.44%。海南有六个民族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的市县有5个,分别是五指山市73.4%、琼中县63.4%、保亭县69.5%、陵水县57.3%、白沙县66.2%。黎族人数最多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4%,其次是苗族4.8%,而壮族、回族等共占4.8%[1]。
海南先后建了8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潜力巨大,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民族文化。
(一)民族村寨产业缺乏整体规划。旅游业是海南省的特色也是支柱产业,政府也致力于把海南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产业优势。经过31年的建设和发展,海南已经拥有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上的优势,逐渐将“吃、住、行、游、购、娱”融为一体,吸引海内外每年上千万流量的游客来海南。海南的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也依托着旅游行业,为了迎合旅游市场,有些地方选择背离民族村寨文化的方式,甚至改造破坏了村寨原本的面貌,这种毁灭性的灾难摧毁民族村寨的独特性;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和庆祝活动,也脱离了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经济发展压力大。虽然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扶持之下,海南的特色民族村寨已经得到了很多经济发展机会,但是海南特色少数民族村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功利主义思想在村寨中蔓延,转变质朴村民的思想,这种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行为不可取,不利于村寨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农村青年轻发展路径狭窄,只能通过务农获得经济效益,民族村寨中的少数民族青壮年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选择去大城市,造成民族村寨人员构成逐渐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两头是留守儿童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而中间是青壮年;加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手工技艺开始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经处于濒危的状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落后和信息闭塞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原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年轻人不愿留在山中,无法继承这些传统的技艺,如今黎族纺染工艺的传承人基本上都是老人。
加强海南民族特色村寨的振兴发展,需要树立起牢固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独属海南的发展路径,实现海南特色特民族村寨的振兴发展就要做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责任—经济和文化双驱动发展。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中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4]。海南特色村寨经济落后及贫困产生源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面对这个状况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政府在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海南特色村寨受益颇多,成为村民提高收入和获得保障的重要政策。自这些政策实行以来,一些村寨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不但通电通气通路甚至还通了网络,在未来通过政府的职责的履行,发展特色村寨经济依然任重道远。
(二)社会回馈—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同步发展。提升特色村寨的经济发展水平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在一个国家,有的区域要担当起经济中心的功能,那么另一些地区就需要承担起生态保护的功能,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距,这些差距也许会永久存在[2]。民族特色村寨就承担着生态建设的功能,这些地区向城市提供生态利益,而城市则有向这些地区输送经济利益的任务,这是利益的平衡也是利益的互补。
(三)村寨网络—化零为整协同合作发展。民族村寨发展过程中,单一村寨竞争力有限,无法满足海南地区整体村寨的振兴发展需要,而且各个村寨的同质化也比较严重,造成不同的村寨间的竞争加剧,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因此,海南的特色村寨在区域整体保护原则之下,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对某一区域的少数民族村寨采取整体性打包,构建竞争合作机制,打造统一的区域品牌特色,用这种机制解决区域整体性的贫困问题。
本文在总结海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民族特色村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发展,得出以下的结论:其一,在内外驱动力下,海南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了从单一产业到向多样性发展的转变;其二,建立互联互通的发展网络,实现了不同村寨间和村寨内部的相互作用,对于调整村寨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有积极意义;其三,对于村寨的振兴发展从政府、社会、村寨自身等维度进行探讨。不仅对海南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乡村振兴也有着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