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圣涛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一词在政治及社会生活领域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理性的政治认知,能否认同乃至能否坚决拥护我国政治体制,直接影响大学生成人成才、社会稳定有序及国家改革与发展。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了政治主体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和政治参与水平[1]。大学生政治认知是指大学生对其看到或接触的政治现象的理解与判断。政治认知作为政治心理的重要因素对政治参与行为具有驱动性[2][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这一发展态势日益影响到政治生活领域。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政治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着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政治认知能力的高低;给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品质带来快速提升机遇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成长认知和成长过程的苦恼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的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判断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作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完善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是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需重点考虑的事。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观念淡漠、欠缺政治认知理论深度和广度、缺乏政治参与热情。大学生政治认知正经历这样的一个时期,新时代给大学生完善和提升政治认知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如认知渐趋理性、认知渠道多样化等;但同时大学生政治认知也存在着诸多挑战,面临诸多的困境。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让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需要迎接新常态发展的挑战,使大学生能够在挑战中不被挫折所束缚,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涂序堂(2006)提出:“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热情不足的现象,对于一些跟自己没有很大关系的政治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淡漠,甚至是消极的态度”[5]。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社会在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也给它们贴上诸多消极的标签,如自我中心、敏感、自私等。因而他们在面对政治问题时就表现出一些不同常态的特性。如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往往只按照个人的意愿,只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治社会问题,对其他同等重要的问题却存在漠视现象;他们有着顽固的自我个性,很多时候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关注点,导致他们表现出政治认知的冷漠现象;他们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利的政治知识,而忽视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
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深度是指了解政治事物本质的程度,不仅能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还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当代大学生总体上都形成了一定的政治素养与政治态度。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基本政治理念,但对于某些具体的政治问题的认识却不到位。比如,有关我国的“国体”“政体”和民主等概念问题,他们基本能描述出来,但这些词在实际中的具体运行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回答出来。这说明大学生掌握的政治知识仅限于某些运用较普遍的概念,但这种掌握是很肤浅的,不能系统准确地阐释。
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广度是大学生政治认知的范围问题,通过一个政治问题的提出可以分析归纳出与之相关的系统化的政治知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不缺乏对政治相关问题有细枝末节上的了解,但大多缺乏广度的诉求。在政治认知过程中呈现出碎片化地、被动地,甚至是临时性地获取一些政治知识,部分大学生甚至还存在明显的政治认知层面的欠缺和不足,这与个人的政治素养有关,也与其政治认知塑造的环境有很大关联。
王功敏(2006)认为,“大学生政治认知存在一定的理想化”[6]。90后的大学生可能存在自我实现和急切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等倾向,他们往往持着“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尺度,简单地用知识储备不完备的头脑来分析某一政治现象,这可能会使他们在认识这些问题时呈现出明显的自我倾向性的陈述和判断,缺乏客观性,更缺少理性。加上大学生处在大学这个相对比较单纯的围城里,可能会以一种简单、乐观,甚至是激动的态度阐释某一政治现象,这就造成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理想化倾向。大学生如果在政治认知上持有太过理想化的价值诉求,往往会使他们遭遇现实层面的政治认知困境。大学生在校园里获得的政治认知往往存在被既定价值观圈定倾向,这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缺乏环境复杂性的塑造和锻炼,也可能会使大学生在接触社会感知政治问题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落差。他们可能会觉得社会,或者他们的政治认知与学校学习的不一样,会感觉不适应,甚至遭受现实的打击。
当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政治现象,但这种多样化也给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提出了挑战。如果大学生缺乏是非辨别和正确政治认知的选择能力,他们在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时就可能有失偏颇。随着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些信息技术在给大学生提供便利获取政治认知素材的同时,也遭受诸多困境。如面对诸多价值理念的宣扬,甚至是张扬的态势时,大学生是该遵循原本的价值理念,还是在价值理念的乱象中迷失自我?在触及不合理、不规范的政治认知层面的言论与行为时,大学生是选择回避还是直面出击?在众多有碍核心政治认知塑造的现实中随波逐流还是做核心政治认知形象塑造的中流砥柱呢?目前,这些问题的应对可能都会遭遇多元的不规范的政治认知素材获取、塑造渠道的困境束缚。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完成创新改革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当代大学生原有政治认知水平的完善和提升。欲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须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传授政治认知层面新理论、拓展新领域和开阔新视觉;其次,高校要采取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提升学生掌握政治认知层面新知识的能力与技巧以达成自主、高效地完善自我;第三,高校要多措并举实现教师新教法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政治认知的水平。
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教育须实现政治认知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完成这一目标,高校教育者应有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就责任意识层面来说,教育者应树立政治认知责任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把相关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就问题意识层面来说,对于新时代这一关键时期,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树立问题意识。教育者时刻反省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成果和不足,用阐释、批判和重构的理性思维去实现教育理念的提升。大学生既应思辨地考量政治现象,也要坚定不移地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政治观;另一方面高校教育须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传递传统政治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本身、内容布局和内容呈现方式的创新,确保大学生既不遗忘过去、割裂历史,又可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新时代。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政治理论,帮助大学生完成其领域内的知识体系建构,还要兼顾新时期、新形势下政治领域的新问题,因为它们是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王功敏(2006)提出:“党团组织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大学生政治观念教育,还可以发挥党团的带头作用”[6]。大学生个体自发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政治认识的绝大部分来源。只有亲身参加过政治活动,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理解才能更加具体和深刻,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在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相对于大学生个体自发的实践活动,群体层面乃至组织层面自觉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是因为不论组织层面的目标导向、协作意愿塑造和信息系统建构,还是群体层面的情感导向、活动参与和相互影响氛围孕育对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知的行为约束、过程管控和预期达成都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对于班级而言,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员,时刻处在班级这个组织体系之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班级管理条例、规章和班级目标的制约。所以提升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知就必须发挥班级组织的引领作用。当然除了班级以外还有党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其他的群团组织,它们发挥着同样的积极作用。再如,群体,即通常意义上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在这里是指由有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爱好或处于同一生活、学习空间内形成的没有明确目标、无系统化规则体系,甚至没有固定成员的人群。这种非正式组织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而新时代背景下这种态势更加明显。如,大学生通过QQ、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形成一些非正式组织,并在这个平台中实现情感共鸣,探讨他们感兴趣的政治问题,分享他们在某一个领域或视角的看法和见解。这样不仅可以不断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还可以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情感渗透作用。当然这种激发、提升和渗透作用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和良性的氛围塑造,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群体的政治引领作用。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这里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维品质教育两个层面展开阐释。国家和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思维品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大学生在新常态背景下处理好政治层面的逆境与大势的认知问题,正视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并积极应对之。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来说,高校应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课程教学品质。高校应尽可能地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中心,有针性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使之能够较好地应对政治层面的理想和现实问题。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经历还不是太多,心理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应对逆境的能力也不是很强,易产生挫折感。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不能很好处理生活、学习挫折而遭遇不幸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种情形在大学生政治认知层面也同样存在,他们因不能正视政治领域的现实和理想问题而常常愤慨、苦恼,甚至走向冷漠亦或走向极端。
除了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还应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品质。只有具备较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区分真理与谬误,才能判断善恶美丑。在政治新常态的今天,无法确保大学生触及的所有政治现象在高校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有所提及;也不能保证传授的知识能够阐释所有的政治现象。但高校能做到的是尽力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具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已知政治认知推导出未知的政治认知;使他们能够准确、严密地表述和论证相关政治认知;使他们有能力揭露政治认知层面的谬误,驳斥其诡辩;使他们能够养成理性的分析精神和思辨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提升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环境塑造。也就是说,应该从源头抓起,规范大学生政治认知渠道,完善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环境塑造。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规范大学生政治认知渠道:一方面,是网络层面的环境塑造。信息时代带来了网络沟通的普及和新媒体传播的延伸,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知必须面对的时代特征。而关于网络环境的优化,在国际层面,应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给大学生塑造一个文明规范的国际网络环境以防止文化霸权横行、抵制意识形态渗透。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政治认知层面的网络文化传播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传播者资格、传播方式、传播过程和传播结果都必须得到审视和规范。否则就会给大学生政治认知带来困境,甚至是误导。例如,对于网络传播者来说,如果政治素养不高的人在网络发表不严谨、不合理的政治判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大学生很有可能迷失方向。在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辨识能力,不能让自己的政治认知被网络上一些不全面、不严肃和不合法的信息误导,而应保持一颗明辨是非的头脑;另一方面,是现实层面的环境塑造。如何才能实现“规范大学生政治认知渠道,正视现实环境导向作用”的预期呢?一是高校责任意识落实。即高校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新闻、报刊和阅览室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资料购买经费等事项有严格的制度化管理。管理人员应秉承着负责任的原则,为大学生挑选的相关资料应覆盖一些时下热点的、学生感兴趣的政治现象或政治问题,且带着正确政治认知导向、适合大学生阅读;二是高校周边环境的规范。高校周边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政府或公益组织可以在高校周边帮助、甚至是强制一些经营性组织、生活性群体为高校周围生态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和负责任的组织形象或群落态势,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正能量、社会正风气,从而塑造和完善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三是社会大环境的优化。社会大环境对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不容小视。社会大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在利用好的社会大环境完善大学生政治认知塑造的同时也要对不好的社会大环境进行优化。如强调伦理道德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积极影响,利用伦理道德约束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的行为,强化大学生价值观塑造。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各方面发展都处在相对平稳而又呈现重构的态势——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富有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将由青少年的一代来实现的,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首当其冲。提高并完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知意义重大。然而欲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大学生应恳切接受理论教育,高效学习,认真思考;其次,将优秀且政治素养高的大学生吸引进党、社团组织或其他群团组织,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最后,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实际操作和应对能力,使其能驾驭实际、畅游政治,做一名合格的“政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