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同长城修筑始末及相关名称考释

2020-01-17 03:12杨建林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明长城边墙三边

杨建林

包头市文物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104010

明代大同的辖区,相当于今天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这一带是明朝阻止蒙古部落通过大同盆地进入京畿的重要区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洪武至万历年间,明朝在这里反复修边,形成了现存于内蒙古中南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东南部)、蒙晋交界处、大同市新荣区北部(东西均与蒙晋交界处长城相接)三道长城。在明代,这里的长城先后出现过大边、小边、二边、三边、“偃月形外塞”等历史名称。今天习惯上将蒙晋交界处的长城称为大边,内蒙古中南部及新荣区北部的均称为二边或二道边,这样的称呼与明代文献所载有很大差异,需要溯本求源、辨析明白。拙文《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兴废考》[1]对明代大同(包括偏头关)大边的历史进行了探讨,初步考证了小边、二边、三边、“偃月形外塞”的出现时间,但受篇幅影响,部分问题并未讲清,于是在此基础上,通过阐述明代大同长城修筑简史,讲明上述相关名称出现的历史背景、前后承接关系以及对大同一带现存长城如何称谓等问题。与《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兴废考》重复论述的部分,文章从略。

1 明代早期大同边防建设及大边的形成

明朝在大同一带修边,始于洪武五年(1372年)。这一年,明朝的北伐大军在漠北腹地的“岭北之役”中遭到重创,扭转了自明初开始的明军主攻、蒙古被动防守的局面,使双方基本处于对峙状态。明朝开始注重经营北部边防。洪武五年十二月,筑大同城。第二年正月,明廷又令徐达、李文忠到“大同、北平等处修理城池,练兵训将,以备边陲”①。此后又沿着今天山西内长城一线,在雁门关太和岭,并武州、朔州等州县的山谷冲要之处“俱设戍兵以防胡寇”①。洪武二十年(1386年),明朝逼降北元丞相纳哈出,二十一年(1387年),击败脱古思帖木儿汗,明朝对蒙古取得了绝对性胜利,随即向北推进防线,在辽东设置了大宁都司及大宁诸卫,元上都附近设置了开平诸卫,河套重置东胜诸卫,构筑起了“东起开原,历广宁(辽宁北镇县)、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开平(即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沿黄河、贺兰山而西,至肃州(今甘肃酒泉市),抵嘉峪关”[2]的防线。在大同北边的开平和东胜之间,由西向东,还设置了镇虏卫(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黑城古城)、云川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红城古城)和玉林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榆林城古城)。从内蒙古丰镇市双台山明长城大边沿线发现的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修边石刻题记[3]来看,明朝这一时期在大同北边还有修边活动,但是规模应该不大,只是在一些重要的关口修筑了障墙及配套的墩台。

永乐时期是明代大同构筑长城的开端期。标志性事件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在山西修了东、西两路烟墩,“东路自天城卫,至榆林口,直抵西朔州卫暖会口;西路自牤牛岭,直抵东胜路,至黄河(西)对岸灰沟村”。天城卫即今山西省天镇县城,榆林口即今山西省天镇县谷前堡镇榆林口,朔州卫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暖会口应当在今天朔州市平鲁区阻虎乡暖会村一带。那么,东路烟墩应该基本上沿着今天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一线分布。牤牛岭即玉林故城(今内蒙古林格尔县榆林城古城)南面的山岭,灰沟村应当在今天山西省河曲县城区(这里有明代灰沟营)黄河对岸。可见,西路烟墩东起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榆林城古城南,经清水河县,向南延伸至山西省河曲县城区,这一带分布着明长城大边。可以说,永乐时期,形成了大同及偏头关大边西段的雏形。同时,朱棣还亲自为山西所修烟墩定了标准,即“高五丈有奇,四周围墙高一丈,外开壕堑吊桥,门道上置水柜,暖月盛水,寒月积冰。墩置官军三十一人守瞭,以绳梯上下。”②

洪熙、宣德时期是大同大边的形成期。关于这时大边的具体修筑过程,拙文《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兴废考》有详细论述,不再赘言。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阐明。宣德时,大同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防区,“大同分地,东自烂柴沟,西至崖头墩,迂直险易,几逾千里”③。大同西与偏头关相接,据《(成化)山西通志》记载,二者的分界在崖头墩和窑子头墩之间④。崖头墩是大同西起第一墩,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城区北侧;窑子头墩是偏头关东起第一墩,在清水河县城区南侧。两个墩台之间,有清水河自东向西流经清水河县城区,该河在明代可能被称为宁边河。那么,明代大同和偏头关在大边上的分界线应为宁边河(清水河)[4]。

2 小边出现、大边得名与大边重修

从天顺年间开始,蒙古部落相继进入河套,到了弘治中后期,甚至长期驻牧于其中。这给明朝造成了很大的边防压力,迫使其开始了长时间、大规模的修边运动。成化十年(1474年),巡抚延绥、都御史余子俊在延绥镇东起黄河东岸的清水营、西至花马池,修了一道1 770里长的边墙⑤。同年,宁夏镇西起北流黄河东岸的黄沙嘴、东至花马池,修筑了387里的“河东墙”[5]。延绥边墙和“河东墙”,东西相连,在河套的东南部从东北向西南划了一条线,构成了明朝对河套的防线。蒙古部落进入河套,特别是长期驻牧于其中之后,也危险着黄河东岸的明朝大同防区。从成化二十年(1484年)开始,余子俊又参照延绥边墙的规模在大同、宣府修边,至弘治八年(1495年),断断续续修成了东起西阳河、西至偏头关,延袤635里的边墙。⑥这次修边,应该主要集中在今天蒙晋交界处明长城一线,形成了它的雏形。此后,大同出现了大边与小边的称呼。小边即大同在成化至弘治年间所修之边。大边在小边之北,即前述大同于永乐至天顺间所修之边。这是大边首次得名,一直使用到它退出历史舞台。

弘治十四年(1501年)四月,明朝“会调兵校壮庶,凡六万人;而分率以督之者一百五十四员”重修大边。修边工程“兴于夏四月,迄于秋八月”。修复后的大边,“其城之广一丈五尺,高一丈三尺。其延亘起西阳河,接偏头关,凡九百八十里,其增置斥候也百,加筑堡砦也六百有七十,挑凿坑堑也百万,高深形势,如冈如川,而保障复故矣。”⑦这是历史记载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大边,今天人们看到的大边,应该均是这次重修之后的孑遗。实地调查,大边东起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交界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芦草沟村东南,向西随后向南穿行于双山山岭,跨过西洋河后,在新平堡至保平堡间与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叠压,于兴和县店子镇南口村和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分开,向西经内蒙古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和林格尔县,至清水河县北堡乡五道峁村一带墙体消失不见。墩台分西南、南两路继续延伸。西南路延伸至黄河老牛湾。南路穿过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延伸至山西省偏关县护城楼。

3 二边、三边的出现与完善

嘉靖时期,明蒙关系紧张,明朝投入很大人力、物力修边,“九边”长城基本成型。正德末年至嘉靖初年,大同防务废弛,长城防线遭到了很大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嘉靖元年(1522年),直隶巡按、御史张钦建议恢复宣宁、水口、黑山三堡,以加强大同北边的防御⑧。这三座堡城大概修筑于大边重修之后的弘治后期。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翁万达修缮二边时,也利用了这三座堡城,“补修水口、宣宁、乱草营旧堡三座,……水口堡改名镇羌,实军一千名,宣宁县堡改名拒墙,乱草营改名拒门,每堡实军各五百名”[6]。可见,宣宁、水口、黑山三堡的位置在今天蒙晋交界处的“镇羌五堡”(镇羌堡、助马堡、拒墙堡、拒门堡、保安堡)一线。嘉靖二年(1523年),大同巡抚张文锦在张钦建议恢复宣宁、水口、黑山三堡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在三堡的东边添柳沟堡于南(阳)和界,西边添桦沟堡于大同左卫北。因为这些堡城离镇城太远,请求在中路驴间(圈)、西路窑山、东水路尽头三处先筑墙堡,逐渐恢复关头、红寺、沙河三堡,以及水口等处。⑨《大同平叛志》中说:“于是城红寺、胪圈、窑山墩、水尽头、沙河堡”[7],即修建了红寺、胪圈、窑山墩、水尽头、沙河五座堡城。堡城筑好之后,需要派兵戍守。被遣士兵担心五堡离蒙古人太近,拒不奉命。张文锦等人强行逼迫,激起兵变,张文锦被杀,屯戍之事也就不了了之。红寺堡、水尽头堡、沙河堡分别是后来的宏赐堡、镇川堡和镇河堡[8]。胪圈堡在今大同市新荣区古店镇北榆涧村,窑山堡在今大同市新荣区西村乡大窑山村西南。那么,张文锦所筑五堡大体在“弘赐五堡”(弘赐堡、镇川堡、镇边堡、镇河堡、镇虏堡)一线。在这里,士兵都觉得离蒙古人太近,畏葸不敢前往,更不用说在它之北的宣宁、水口、黑山诸堡以及二边和大边了。此时出现的二边即弘治年间见于史籍的小边,具体论证参见拙文《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兴废考》。

张文锦的修边计划因大同兵变流产之后,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又发生了一次兵变,防务进一步颓败。“初,张文锦之议筑五堡不成,水口诸堡悉废,是后虏寇无岁不警,警无不至镇城下者。”[9]这一状况到了嘉靖十七年(1538年)才稍有改观。这一年,前巡抚都御史樊继祖、佥事王世爵在大同修复了聚落、高山二堡。⑩第二年,总督尚书毛伯温,巡抚大同都御史史道等人修筑了弘赐、镇边、镇川、镇虏、锡(镇)河五堡,并募兵三千往戍之。大同镇城北边门户的防守稍有加强。从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542-1544年),大同镇守官员在“本镇迤北新建靖虏堡起,由弘赐、左右威平、朔州,接至山西丫角山墩东西,修完边墙,添墩建堡”[6],形成大同西、北边的边墙。嘉靖二十三年,总督宣大、尚书翟鹏向朝廷汇报大同修边成果,同时申请“于破虏、灭虏、威虏、宁虏、杀胡、拒胡、威胡、迎恩八大堡各设守备官一人,靖虏、破胡、残胡、败胡、阻胡、灭胡六小堡,各设操守官一人”,以加强防御。大同西、北边的这道边墙,东起今天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正宏堡村,向西经大同市新荣区、左云县,然后沿着蒙晋交界,直至当时大同镇与山西镇的分界点丫角山墩。翁万达称这段边墙为三边。[6]嘉靖二十三年,大同镇守官员“用防秋官军,自大同左卫二边马头山起,东由黑山门、宣宁、水口至榆沟,补修过边墙一百五十余里。旧有墩台三十一座,填筑新墩八十二座,补修水口、宣宁、乱草营旧堡三座”,并将水口堡改名镇羌,宣宁县堡改名拒墙,乱草营改名拒门。[6]这段边墙西起内蒙古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大虎口村,向东沿着拒门、拒墙、镇羌诸堡北侧的蒙晋交界进入内蒙古丰镇市黑土台镇,最后止于黑土台镇忻堡村云门山西麓。虽然此后的相关史籍称这段长城为二边,但它与正德及嘉靖早期所谓“二边”有很大差别,后者泛指出现于今天蒙晋交界处断断续续的边墙,前者特指大虎口村往东至忻堡村的边墙,我们不妨称其为新二边。在补修新二边的同时,大同镇守官员“又将原挑三边墙壕东西五百余里帮修,各加高厚三尺,内挑品坑六百一十一万八千有余,并遏虏骑。”[6]

在修筑大同西、北边边墙的同时,大同镇守官员也在筹划修筑大同东路的边墙。“今议自阳和口起,由天城至李信屯止,东西沿长一百三十余里,修墙挑壕,添台筑堡。”[6]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总督宣大、侍郎翁万达等修筑大同东路之天城、阳和开山口一带边墙一百三十八里,为堡七,为墩台一百五十有四”。大同东路长城东起今天平远堡北边的西洋河东岸,向西沿着双山南麓至新平堡北边南折,再沿着蒙晋交界西南行至阳和县城西边的阳和口。前文所述三边东起于阳和口附近的靖虏堡,那么,东路长城与三边应当在阳和口一带相接。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大同修了“偃月形外塞”[10]。“偃月形外塞”的具体分布与走向,史籍无载,推断应当是在今天大同市新荣区北边,西边沿着马头山东麓、东边沿着御河,修了两道南北向的边墙,将新二边、三边连了起来,形成偃月的形状。修完“偃月形外塞”后,大同长城整体形成,这道长城“东自宣府西阳河起,由天城、阳和、左、右、威平、井朔,至山西丫角山止”,总长650余里。此后,这道长城便成了大同的主要边防线。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宣大总督杨博又在大同中、西二路修筑边墙160余里、墩台120余座。杨博这次修边,其实是对翁万达等人所修边墙的补充与增修。

4 蒙晋交界处长城成型,大边废弃

“隆庆和议”的达成,使明蒙双方大体实现了和平,明朝乘机大力整顿边务,掀起了大规模修边的最后一个高潮。大同在万历三年(1575年)议定,从万历四年起兴工修边,十年讫工。修边的重要内容是增筑墩台。万历二年(1574年)便规划了墩台样式:仿照蓟镇,将沿边墩台改筑在内,每里先骑墙筑一座,每座三层,下层实心,中层发圈空心,各开箭眼,上层盖屋立垛,俱用砖砌。万历五年(1577年),兵部又提议“墩台位置,必处台于墙之突,收墙于台之曲。突者拒敌,曲者守之,方便战守”,同时建议将空心敌台建在河口、临近城堡等“缓急可恃守御”的地方。从万历七年(1579年)开始,明廷又命大同分类依次修筑屯堡257座,敌台1 028座。这项工程持续了多年,万历十一年(1583年)修好了冲堡41座、敌台168座,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又修好了大同北、东路边垣城堡。至此,大同修边应该完全结束,因为这一年明朝朝廷“以边工完”赏赐了宣大总督郑洛。

大同这一次修边,实际上是对东起西洋河、西至丫角山的边墙的大规模修缮,形成了今天所见蒙晋交界处的长城。这道长城也成了此后明蒙双方稳固的边界线,在这条边界以北的大边,被明朝放弃。大概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人们开始将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称为大边,而原来的大边被称作了“二边”或“二道边”。[1]

5 小结

综上所述,从洪武年间开始,明朝便在大同防区修边,至弘治年间,形成了大边与小边。正德及嘉靖前期,小边又称为二边。嘉靖中后期,大同修筑了新二边、三边、东路长城、“偃月形外塞”,基本形成了今天所见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隆庆和议”后,明朝又对这道长城进行了大维修,使其最终成型,并成为明蒙双方稳固的边界线。这条边界以北的大边,被明朝完全放弃。时至今日,民间将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称为大边,新荣区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明长城均称为二边或二道边。这样的称呼,在将这三条长城放到一起讨论时,容易造成混乱,有必要追本溯源,重新定名。内蒙古中南部的明长城,在明代一直称为大边,今天可以相沿历史称谓。蒙晋交界处及新荣区北部的这两条,主要利用新二边、三边、大同东路长城、“偃月形外塞”形成。“偃月形外塞”将新二边和三边相连后,在今天新荣区北部呈偃月形分布,将三边御河以西至马头山这一段分隔在了偃月内,形成今天新荣区北部被民间称为二道边的长城段落。可见,新荣区北部这段明长城,是三边的一部分。而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则比较复杂,中部是新二边,东部是大同东路长城,西部是三边西段。在明代,所谓大边、二边、三边,均以大同镇城为基点,由北向南排序。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参照此例,将蒙晋交界处的长城称为二边,新荣区北部的称为三边。另外,偏头关的明长城称谓,也可成为我们以上定名的参照。嘉靖时,偏头关称今天蒙晋交界处丫角山至黄河岸边的长城(大同蒙晋交界处明长城向西延伸部分)为二边,今清水县境内的明长城(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西段)为大边[11]。民国时期,偏关县地方志上仍然相沿这种叫法[12]。

注释:

① 胡广.明太祖实录(卷78,洪武六年正月壬子),1962:1425,1478.

② 杨士奇.明太宗实录(卷144,永乐十一年十月己丑),1962:1709.

③ 陈文.明英宗实录(卷2,宣德十年二月庚申),1962:56-57.

④ 李侃等.山西通志:卷三《烽堠》.明成化十一年刻本,37.

⑤ 刘吉.明宪宗实录(卷130,成化十年闰六月乙巳),1962:2467-2468.

⑥ 刘东阳.明孝宗实录(卷130,成化十年闰六月乙巳),1962:1911.

⑦ 胡文烨.云中郡志:卷13《重修大边碑记》.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514-516.

⑧ 张居正.明世宗实录(卷16,嘉靖元年七月己巳),1962:515.

⑨ 张居正.明世宗实录(卷31,嘉靖二年九月乙亥),1962:816-817.

⑩ 张居正.明世宗实录(卷217,嘉靖十七年十月乙卯),1962:4441.

猜你喜欢
明长城边墙三边
消力池贴坡式混凝土边墙稳定复核
三角形中线与高之间的三个几何不等式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三边特有的关系——谈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放眼明长城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走三边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探析山海关老龙头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