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笔录的历史

2020-01-17 03:28
传记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独山黄埔军校爱国

这是一个女孩在抗战时期写的日记。日记开始时她还不满10岁,刚会写孩子气的日记,而到日记结束时她18岁了,已在抗战中度完了少年时代。整本日记以孩子的眼光,记录了从1937年到1946年抗战历史中的生活经历。

在战争和逃难岁月里,小作者用当时所能得到的纸笔记录着她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思,这些日记纸张粗糙,手工装订,原稿现存大小厚薄不等的十几册,还有不少散篇。全亏作者的慈母细心保管,得以保存至今。

时光匆匆,世代更迭,用爱心保管日记的母亲早已逝世,当年天真稚气的日记作者如今自己已是九旬老人。两年前女儿雁雁来到身边陪伴她。当第一次看到这批七八十年前的残破不全的小簿册,雁雁一读就被牢牢地抓住了,再也放不下。雁雁把现存日记的全部文字录入电脑,一节节和母亲核对,把它们整理出来。于是,依靠伊甸在战争艰难条件下的坚持记录,依靠母亲的长期保存和女儿的认真整理,祖孙三代接力,把一段历史传承到了今天。

这是一个孩子看到的战争,是一个孩子感受的灾难,是一个孩子笔录的历史,它记载了成千万中国人共同经历过的逃难生活,包括无尽的轰炸和奔逃,难耐的疲劳饥饿病痛和死亡;它也记录了孩童的欢愉乐趣,亲朋的相携互助和各地的风俗民情。这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如能排印出来,可为后代保留一份珍贵的记忆,给当今少年儿童阅读,也一定能引发他们的兴趣,从中感受那个艰难时代的实况与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这些日记的主体是“八一三”事变后的逃难日记。最前面的部分日记作于1937年初,这部分逃难前的日记可和逃难中的生活作个对照。

我是伊甸的弟弟瀑落,我曾与全家人一起经历了日记记录的那些岁月,受姐姐嘱托再写点补充说明。

先介绍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亲汪静之和母亲符竹因,都是20世纪早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父亲是最早用白话写新诗的青年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集《蕙的风》1922年出版后曾引起文坛轰动。后来父亲和母亲都做教师,向他们的学生传播“五四”的新思想。我们家中一贯有开放的民主空气,孩子们也有看书自学的习惯,这为作者伊甸创造了写作日记的好条件。

姐姐名汪伊甸,两个妹妹名汪伊霓和汪伊虹。“伊甸”出自《圣经》典故,寓意“乐园”,是个诗意的名字。解放后参加工作,为避免被误认为基督徒,改名汪晴。我小时候母亲叫我阿波(寓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父亲叫我瀑落(寓意“普罗文学”),报考大学时我改名汪飞白,笔名飞白。

概括一下抗日战争和我们家的战时经历。大家知道抗战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然后日本又于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我国转入全面抗战阶段。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第一次重大战役,而1944年冬日军进犯广西和贵州南部,是日本对华最后的一次进攻,独山则是日军侵华战争攻占的最后一城。

“八一三”事变时我们家住在上海浦东,碰巧遇上了抗日初期的第一场大战,听到第一声炮响,直到机枪声逼近门口才弃家撤离。而日军最后进犯独山时我们家又碰巧住在独山,真可说是叫日本侵略者给缠上了。进攻独山其实已是侵略者的最后一赌,然而日本再猖狂也摧毁不了中国。1945年8月,我们在战时陪都重庆得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兴奋地见证了全民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节日。

汪静之选注《爱国诗选》

抗战前我们的父亲原在上海浦东中学和暨南大学教书,因中国东北遭日本侵略,他和母亲合作,在教学之余从历代诗文选材编注《爱国诗选》和《爱国文选》。1936年形势越发危急,他便辞去教职,集中全力编注,1937年7月已完成《爱国诗选》四册。“八一三”事变,全家逃难离开浦东,家里所有东西都丢光了,只带出未完成的《爱国文选》文稿。

1937年浦东杨家花园左起:伊霓、伊甸、飞白

1938年夏天,朋友介绍父亲到广州黄埔军校教书。我们家到达广州时,因广州危急黄埔军校已经西迁,我们便随后跟去,随着军校先后到了广东德庆、广西宜山和贵州独山。黄埔军校本是国共合作大革命时代的军官学校,培养了北伐的骨干力量,国共双方都有许多名将出自黄埔军校。后来国民党把中央军校迁到南京,抗战时再迁成都,留在广州的是中央军校第四分校,但习惯上仍在叫黄埔军校。父亲在黄埔军校教国文,《爱国诗选》和《爱国文选》正是最好的教材。1944年独山危急,这时因第二次国共合作眼看面临破裂,父亲便决定离开军校,全家来到重庆。战时公教人员靠工薪是很难维持生活的,父亲在独山后期已兼做生意补贴家用,可是到重庆后他经商失败,又不得不再找教书工作。就这样艰难地撑过了八年战乱的岁月。

日记记录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生活,虽然不是前线或敌后,但大后方不断遭到敌机轰炸,百姓生活十分艰苦,可大家都在为坚持抗战而努力。

日记的内容有很多是生活小事,但从少年作者的字里行间,可充分感受到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坚持和韧性,感受到中国人坚信抗战一定最后胜利,不折不挠地向这个目标努力。由于作者年少,评论时事常带稚气,例如对中国的战果有点夸张,对日军有所低估,对美国则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这反映的也正是当时大后方民众的普遍观点和良好愿望。

根据伊甸2001年所写《回忆父亲》及其他相关材料综合整理,并经反复诵读由伊甸定稿的《伊甸自序:不可磨灭的岁月》一文,对抗战经历作了连贯性讲述,回忆了许多趣事,展现了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对作者的影响,为日记的缺失部分作了重要补充,与日记参照阅读更增趣味。

2018年7月23日 于昆明

猜你喜欢
独山黄埔军校爱国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独山打磨石器(组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独一无二的独山玉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独山县举办独山古城文化及发展专题讲座
刘英杰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