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资源,由于受各种现实条件制约,“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各种困境。
关键词:非遗保护;困境
一、非遗保护困境
第一,社会关注度低。很多人虽然知道非遗项目,但是却并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逐渐消失的。不同艺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非遗保护困境大不相同。不过不论是站在哪一个角度来看,非遗保护问题都体现在政策、经费、理念以及机制层面。
第二,国民非遗保护观淡薄。就目前来看,我国国人对于非遗的认识还处于不关注,不深入的阶段;同时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往往也只有很少的途径,比如旅游景点的简单介绍或者是电视和当今短视频平台的有限宣传,再加之非遗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晦涩难懂且不与时俱进的形象。可以说非遗不能有效地进行发扬与传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人对于非遗的认知不足,大众缺乏对非遗传承意义的认识。非遗之所以有百年传承,作为文化遗产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力于传承人代代相传的作用。随着众多平台输出,多个网络平台也随之催生了多元的次文化诞生,如“网红文化”“屌丝文化”。这些新生文化在不断更新着年轻受众的世界观,娱乐性的泛文化导致受众群体对非遗文化继承的漠视和手工技艺认识的缺失,这些都使得在非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缺失传承的样式。其次,作为网络主力军用户的年轻受众对非遗认识度普遍较低。年轻群体作为时代的新生群,是文化主流传播的主要群体,但更多呈现的是忽视和漠视。我国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同时,缺失了对年轻群体于非遗的认识,也可能是非遗文化的单一发展形态,导致了年轻受众对非遗文化认识不够。措施:采用一些创新的,简单的方式让非遗贴近群众,贴近群众的生活,让非遗与群众文化结合到一起,继而实现两者的相互联系。例如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地方特色的非遗上来,让两者结合起来,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融入现代化元素,借助新媒体手段增添一些传播的趣味性,引领群众在娱乐活动中认识这些非遗,让更多的群众喜欢上它。用网络流行语、时代主题元素、网络主流元素等形式,以引导群众对非遗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地方文化中来,发动大量的群众自觉地投身到保护与传承的队伍当中。
第三,非遗的地域特征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域息息相关;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也就谈不上保护、传承和发展。地域性既体现又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一个明显的实例就是文化地名的变迁,由于对地名文化的重要性缺乏普遍认知,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很多反映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老地名受到冲击,致使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老地名或变更、或消失,造成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导致老地名保护工作出现了地名流失严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及社会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根据南京市地名办的统计,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鼓楼区、下关区、雨花台区六城区已经消失了1900个老地名儿,特别是近15年来,南京已有180多条有历史含义的路、街、巷名从地图上消失。除了自然消亡之外,目前房地产和旅游开发也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重要原因。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说,一些地区打着“人民有权享受现代化”的旗号来搞大拆大建,许多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随之一起消亡的还有传统民俗与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
第四,非遗手艺人日渐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态文化”,它是依附在人身上的文化形式——人在则在,人亡则亡。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掌握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不绝的核心与纽带。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都高度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但是目前情况并不乐观。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衰亡的高峰期。不少民间文学杰出传承人,如今都已年逾古稀,有的甚至成了故人。虽然老故事家的作品有些记录下来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随着他们的逝世而消失了。甚至现在一些专家惊呼:我们每天都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传承人的去世和后继无人,让原汁原味的“唱新闻”成了“绝唱”,以后也许只能在文字、录像中寻找独特的韵味了。因为“非遗”是以人的声音、形象和技艺作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心授得以延续。如果抢救保护不利,因传承人的消失,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人亡艺绝”。
第五,舶来文化造成了冲击。全球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对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对文化多样性的损害也不容忽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承认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进程在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在缺乏保护资源的情况下,这种威胁尤为严重”。“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换所存在的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威胁”。这一判断警醒了人们,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并非百分之百的“现代文明”,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往往还伴随着“现代野蛮”的严重破坏与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日益严重。
第六,保护管理机制不完善。近些年来,对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一些人认为,只有建筑、街道等“实”的东西才最重要,而技艺、生活方式等“虚”的东西可有可无。对于古镇有形物质遗产的保护在很多地方已深入人心,但对于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生活形态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目前在相当多地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一幢古宅的拆除,很多人会痛心疾首,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呼吁加強保护,避免其遭遇被毁灭的噩运,但对于一种风俗的消亡、一种手艺的失传、一种方言的消失,很多人却觉得这压根儿不算什么,有人甚至还把这看成是顺应时代进步的趋势。其实,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应包括两个方面,有形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而相较于有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更应当重视的,因为它们是古镇的文化精髓与核心。但是不仅是某些地区,我国很多地区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注重非遗文化的保护,而有部分地区即使对非遗进行保护也是处于经济考量,改变了对非遗本质的保护,一些古镇恢复了古戏台,唱起了江南名剧,但居然用萨克斯伴奏江南小调,曲声响起,显得不伦不类,魏晋古城中的古风婚纱摄影,甚至于汉服disco着实令人扼腕!
二、非遗传承困境
(一)传承人的高龄化严重
“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增强传承人自身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非遗”保护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下文化强国战略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通过对“非遗”及其传承人的特殊性与区域性理解、认识,积极探讨“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路径,认为“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项持续性工作,对“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提升文化知识水平、拓展艺术审美视野,另一方面也是增强“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大多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高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普遍面临人亡艺绝的濒危处境。2017年初,文化部公布的《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指出,非遗传承人队伍高龄化问题形势堪忧,据统计,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约50%以上超过70周岁。以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为例,《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项目申报书》中专门列出了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谱系”。据对健在老艺人的考证,列出了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等5项手工制瓷工艺的传承谱系,共13位老艺人。但这仅存的13位老艺人中,健在的仅6人,其中2人已转行。更令人担忧的是,古窑瓷厂集中保护的老艺人平均年龄接近70岁,且大多数都没有收授徒弟,使得青花玲珑、彩色釉等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工艺走到了消亡的边缘。
事实上,作为传承人,他们觉得担负起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薪火相传的重任是使命也是本分,也希望自己钻研一辈子的技艺能够被更多人知晓,被更广泛地流传。但同时,他们也异常焦急,因为会的人越来越少,学的人越来越少,而自己的年龄却日益渐长。即师傅有心教,但徒弟没心学或没人学。因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竞技,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二)传承观念的因循守旧
血缘社会里,社会变动的速率较低,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代际传承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同时也带来了传承观念的固化。一是传内不传外。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往往被视为家族的无形资产,是家族兴旺繁荣的根本保证。正如费孝通在其著作中写道:“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它是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因此它便成为群体所有权的基础。”因而,技艺的保护和垄断成为必然,这种重视技艺血亲种系代际延续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以子承父业、家传世学的方式传承着,但往往因尽可能缩小传承范围的封闭性使得某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因不可控因素而面临失传的风险。二是传男不传女。除去织染、刺绣等偏向女性传承的技艺,大多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秉承这样的传承理念,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一方面源于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在中国传统家族观中,婚姻关系不是夫妻之间的横向对等,而是偏向父子之间的纵向传递,这寓意着女性并非独立的社会个体,而是依附于男性的附属存在,另一方面源于技艺保护的考虑,如果不对女性技艺传承进行限定,那么技艺很可能伴随着女性出嫁而外流。不可否认,这样的传承观念确实较完整地保留和延续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脉络,但由于家庭结构、社会文化的变迁,原有的传承观念难以为继,更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矛盾。
(三)传承的学习难度过大
人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根本要素,后继乏人是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同度不高。由于社会地位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人才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专业院校毕业生加入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不足1%,高级工艺美术师仍在从事传统工艺的不足20%。在訪谈中也发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做成长规划和职业选择的时候依然深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倡导学历教育而轻视从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空间;二是技艺习得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大凡是足够高深之技术,都与魔法无异。纯熟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反复练习的结果。通常技艺的繁复、长期和辛劳使得很多学习者望而却步。如黄酒酿造技艺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体力活,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强度偏大,太过劳累,太过辛苦。反之,也只有真正热爱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学习者,才会凭借浓郁的兴趣和深厚的情感,乐此不疲地攀登技艺的高峰;三是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选择多样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带来思想观念、文化意识、风俗习惯的改变。兼容并包的现代化社会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为宽广、丰富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不可避免地被整体边缘化,无法赢得年轻一代的青睐。
(四)传承利用质量不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缺乏统一的品牌和宣传推广平台。各类文化生态资源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较为单一,部分优质资源长期闲置,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对遗产保护的支撑作用不足,不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简介:孙方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专业: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