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2020-01-16 07:39张丽娜
传奇故事·百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冼星海大合唱

张丽娜

摘要:《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作者介绍,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冼星海;大合唱

有这样一部交响乐,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有这样一首大合唱,生动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壮阔,向全世界发出了全民族解放的呐喊。以母亲般的黄河为背景,以反抗外来侵略为诉求,以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为目标,以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为理想。这就是诗人光未然作曲家冼星海共同创作完成的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它被誉为民族危亡时刻奏响的时代最强音。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是歌声的海洋,从清晨到傍晚,漫山遍野回荡着抗战的歌声。历史将这一特有的文化景观凝固在这样一幅画面上:在延安古城北门外鲁艺校舍的山坡上。一个身穿土布军衣,赤脚草鞋,俨然是一名音乐指挥者的人,他昂首挺胸,挥动着手臂,指挥着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引吭高歌,夕阳下的背景高大优美,与青年们的朝气活力一起感染着每一个在场的人。这幅画面上的主人公就是被毛主席稱作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他和他的学生们正在排练《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在澳门一个星夜大海的渔船上,母亲给他取名为星海。童年时代的冼星海酷爱音乐,立志要用音乐拯救自己苦难的祖国和人民,开始了对音乐的追寻,先后在上海、广州、北平学习音乐。他曾经给母亲的一封家书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国土部之沦丧了多少同胞又不知被屠杀了多少。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希望用洪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些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那一切苦难的人们。

1930年,他告别母亲,怀着音乐救国的伟大抱负,漂洋过海来到法国巴黎学习,异国他乡,风餐露宿。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成为伟大音乐家的梦想。从来没有忘记过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母亲和苦难深重的祖国,在他29岁那年,终于成为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的第一位中国人。回国后的冼星海看到了外国殖民者举鞭向着同胞脊背的猛烈抽打,他心如刀绞,怒火难平。国难当头,更激发了他民族自尊和奋起救国的热情,他投身于抗日救亡歌咏的运动中。从上海到武汉,他忙碌于车站、街头、工厂的工农当中,为他们教唱抗战歌曲。无数苦难的民众被冼星海的声音感染,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1938年9月,冼星海收到了来自延安鲁艺副院长沙可夫和音乐系全体师生亲笔签名的邀请信,邀请他前往延安担任音乐系主任。1938年11月,他与新婚妻子钱韵玲来到延安,此时的延安到处都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革命热情。冼星海的创作激情被点燃了。在延安,他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和近百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让冼星海的名字更加响亮。

1939年,冼星海听到诗人光未然激情的朗诵《黄河吟》,被那火热的诗句所感动。冼星海一把抓过歌词激动地喊道:“我能谱曲,我有把握写好它”。冼星海回到了他居住的土窑洞里,夜以继日地开始谱曲,时而把破旧的桌面当作琴键,用手轻弹;时而又突然站起身,把小柴棍当作指挥棒用力挥舞着。夜深人静,炭火熄灭,但这位音乐家的创作热情比炭火还要炽热。六天六夜不眠不休,一串串音符喷薄而出,如黄河一泻千里,汇成了一曲波澜壮阔的雄浑战歌。

冼星海呕心沥血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八个部分的全部曲谱。1939年5月11日,在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百余人演唱《黄河大合唱》。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晚,冼星海激动地写下一则日记说:“当我们写完时,毛主席都跳了起来,连说了三声好。”当时的延安鲁艺没有大型的管弦乐器的伴奏。他创造性地用口琴,京胡,锣鼓,镲等中国传统乐器,夹杂着锅碗瓢盆做成的打击乐,创造出雄壮的波浪般的声音来衬托《黄河大合唱》的演唱。这首诞生在延安土窑洞里的历史巨作,成了每一位有血性的中国人,不得不挺起胸膛的战鼓和号角。

《黄河大合唱》一经在延安唱响,像黄河之水般汹涌澎湃,迅速地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奔向抗日的最前方。周恩来为他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今天,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黄河大合唱》仍在传唱。每当听到或者唱起《黄河大合唱》时,人们心中总会有一股强烈的力量喷薄而出。它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它彰显出的精神是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它必将永远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猜你喜欢
冼星海大合唱
帮助与报答
帮助与报答
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有感
转角遇萌物
春天的大合唱
极贫乡演绎脱贫“大合唱”
用自尊赢得成功
大合唱
冼星海的傲骨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