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冠景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未来发展中,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和监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生产厂家,做好预制构件的质量监管工作,规划运输路线,做好规范保护措施。在正式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和质量监管人员掌握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点,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各项章程,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施工图纸的有效落实,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确保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模数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预制厂的工业化生产,运输至现场装配式的施工,在建造的过程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体现了建筑工业化。第一,在对建筑结构拆分、拼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数制对构件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工业的批量化生产,从而降低构件的施工成本。第二,在预制厂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工生产构件,由于构件的生产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构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毫米的误差,构件的强度高,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建造的成本。第三,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起重机械的吊装、拼接形成整体。无须现场养护,施工速度快;构件尺寸精度高,墙体的垂直度和板的平整度高;减少了现场的现浇工程量,对环境的影响小,实现了环保的条件;现场施工人员少,提高了人工的工作效率。第四,运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增加参与单位的沟通和信息共享,避免管线布置不合理等建造问题的出现,实现了科学建造的目标。
预制构件在厂家生产制造后,由生产厂家直接运输到现场,在这一过程中对构件的运输与堆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需要针对构件的特点规划运输的线路,明确存放场地的要求,并做好一系列保护措施。寻找专业安全的大型运输车辆运送构件,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的场地以及堆放方式,并做好不同的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底层和层间需要设置垫块,确保上下对齐平整,保障预制构件的质量符合施工的具体标准。
在窗体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窗台的方向,然后利用螺栓将窗体提前预留的螺母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调整工作,保障窗体的安装施工质量。在楼梯施工中,需要根据楼梯的大小形状准备吊具,在每个构件上标注好序号,然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吊装。为了确保吊装的合理性,在施工前可以设置控制线,便于施工人员校对轴线和标高,确保楼梯的平衡稳定。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水建设,需要合理的规划排水路径,遵循导水为主的原则。选用防水材料并设置排水构造,将外墙内的部分水导出到室外,防止进入室内威胁到整体的构造。防水材料的应用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天气对墙面的影响,通过防排结合这一方式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进而提高住宅的使用寿命。
在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中,首先需要检查好各部分的质量问题是否完整。为了确保安装的平稳性,还需要采用模数化的吊装梁放置叠合板。为了防止叠合板出现破损,无论是起吊还是停顿,都需要保持平稳性,保障叠合板的质量问题。其次在阳台吊装过程中,控制好阳台的停顿位置,确保阳台吊装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在安装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速度,保障阳台的水平。安装结束后再次进行校对,确定位置,保障施工质量。
在墙板吊装施工中,根据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选择恰当的起吊点,利用卸扣连接预留吊环和钢丝绳,然后起吊,确定具体的吊装位置,并检查构件的质量以及吊环是否连接恰当。在起吊前,将多层板放置于预制墙板的下侧,然后缓慢匀速的吊起预制墙板。将预制墙板平稳运行至楼面的50m处停止降落,然后由操作人员进行引导,降落墙板时需要有操作人员进行引导,避免预制墙板被损坏。缓慢降落到垫片后检查钢筋是否对孔完毕,然后检查墙体的水平线和垂直度,构件轴线应当控制在8mm内,垂直度控制在5mm内。
建设单位还应当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正式施工前开展施工技术的强化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严格遵守各项章程,落实好每一项操作。通过这一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装配式住宅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优化各道工序,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和安全管理,消除施工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积累更多的经验,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力量支持。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在新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但在实际的施工中,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埋管道施工质量等存在问题,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都影响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