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文化特质

2020-01-16 20:52张文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茶道饮茶

张文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旅游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数千年来,中国人发现了茶,掌握了利用茶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各种技艺,创造出“茶道”这个历久弥新的词汇,发展出多姿多彩、灿烂夺目的中国茶文化。茶,在中国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观点,道无处不在,青青翠竹、郁郁黄花莫不有道,茶中自然也有道的存在。

远在1200年前的盛唐时期,中国“茶圣”陆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专论茶的著作——《茶经》。受其影响,又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蔡襄《茶录》,明代朱权《茶谱》,田艺衡《煮泉小品》,许次纾《茶疏》,陈继儒《茶话》,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以及清代陆延灿《续茶经》等近百部有关茶的著作问世,使得中国人对茶的认识、了解和接受程度举世无双。唐中期的《封氏闻见录》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于是茶道大行……。”从今日茶之为饮已遍及全世界的事实来看,陆羽《茶经》的影响决不止于唐代,决不止于中国,而是深远悠长,惠及全人类。

中国人一直都相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164此后,“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1]164到了公元4世纪,茶这种原本只是药品、继而成为饮品的物质,已经悄然而坚定地全面进入中国从上到下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乃至精神生活当中。无数的君王皇帝、王公大臣、文人雅士、佛道信徒,当然也包括更多的芸芸众生,爱茶,嗜茶,以茶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茶为优雅生活的必备元素。

论者多数认同,中国茶文化起于远古,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唐代盛行经陆羽改造后的煎茶法,始有“茶道”之说(1)最早出现“茶道”一词的两个地方都与陆羽有关:其一是前文所引《封氏闻见录》所言;二是唐代诗僧皎然的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是陆羽的亲密朋友。;宋代煎茶之道渐趋衰落,而勃兴起所谓的“点茶法”,即将绿茶饼烘干碾磨成粉,放在黑色厚胎茶碗里冲以沸水,再用圆筒扫帚状的竹制“茶筅”进行“拂击”,欣赏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后供人饮用;在经历了元代短暂而简约实用的茶风之后,起于赤贫备尝疾苦深知民生多艰的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废“龙团凤饼”之茶,全国一律改饮冲泡式的散形茶,逆转了“唐时古典,宋时浪漫”[2]22的雅致考究的茶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茶饮风气在民间的流行。或许正是由于朱元璋对茶风的这一强力改变,明清两代成为中国茶叶制成品种大爆发的时代,中国茶叶六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和青茶中的后五类都是在明清两代创制发展起来的[3]48。

一、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内容的茶道

中国茶道作为雅俗共赏之道,几乎也是全体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历史上,不同地位、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对茶道展现出追求重点和追求层面的差别,既有文化人高雅情趣不离“琴棋书画诗酒茶”之乐,又有流传更广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同时还有“茶禅一味”的极高精神追求。但无论是生活,是雅趣,是人生极乐的享受,还是出世间的精神修行,都可以直接关连到一碗茶汤;在这一点上,茶是唯一的,是最值得中国人继承发扬的传统文化财富之一,按当下的说法,它是中国一张显明靓丽的“文化名片”。

1.百姓日用茶道

讲到中国茶道,最应当关注的是遍存于民间社会各个角落无处不在形态各异的“百姓茶道”。 梁实秋先生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4]236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把茶当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茶有其“道”的话,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茶道。常有人说,中国老百姓喝茶只在乎茶味,这种说法忽视了民间茶饮在“应对有礼、温良谦和、朴素清简、圆融和合”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很多时候,茶在中国民间承载着德化教育的职能,朋友相聚,知己重逢,祝寿贺喜,商务洽谈,敬茶奉茶是中国人人际往来的润滑剂和试金石。茶还能化身为积德行善的手段,中国民间传承已久的“施茶汤”风俗,就是在巷口、村头、十字街头甚至山间小道放置大桶茶水,免费供行人饮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姚国坤两位先生写道: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6]29。

本质上,今日中国人之茶饮,基本上都可划入百姓日用茶道的范围,它与文人茶道、宫廷茶道、寺观茶道有明显的型态差别。今天的百姓日用茶,范围更广,层次更加细分。富豪们为“奇茶珍茶”一掷千金的行为,也不过是百姓茶的畸形变种,是百姓中暴发者炫富心态的可怜发作,与昔日之上流社会茶道的旨趣大相径庭。商务茶也是一样,不过是掺杂了更多更明显商业目的、商业利益的百姓茶而已。但显然,无论何种百姓日用之茶当中,是包含着一种“道”在其中的,整理、发展中国茶道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弘扬百姓日用之茶当中所包含的真正的“道”,防止“富豪茶”“商业茶”之类的东西对百姓日用茶道的不当侵蚀。

2.文人风雅茶道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5]210这活脱脱就是现代文人对古老传统的遥远记忆。我们可以拿苏东坡一首《汲江煎茶》,看看什么是古代真正文人的雅茶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你会在月明星稀的深夜,独自去江边汲取最深处清冽的江水煎茶吗?苏东坡就去了。这首诗展现的场景,是东坡先生月夜在江边用大瓢舀水装入带来的大瓮里,倒映在江里的明月同时也贮存到了春瓮里;再用小一点的杓,把水装入随身携带的瓶子里,东坡先生戏说这是在“分江”。“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画面、声响,无一不使人沉醉其中。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烹茶,这样的情趣、意境只属于古代,只属于东坡先生这样的文人雅士。深谙茶道的苏东坡知道,“活水还须活火烹”,所以才会“自临钓石汲深清”。真懂烹茶的人,是要把“茶水火器”这几个元素同时都调配到位的。还有,对境要作诗,而且要能作优美的诗,倘若不能挥毫泼墨作诗写赋,说到底,还是俗人。“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唐朝的修道人玉川子卢仝曾有“七碗茶歌”,讲“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苏东坡极爱此歌,但此时挠挠头说:只吃三碗茶便有文章五千卷,恐怕不行吧,还是坐下来,静听不远处那座荒僻小城里长长短短的打更声吧!

这种“雅”,让人联想起苏东坡《赤壁赋》里的著名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种“雅”与茶相合,便是古代中国“真正文人的风雅茶道”。周作人先生自己也说,“这种风致唯古人能有,我们凡夫岂可并论”。可惜的是,真正文人的雅茶道似乎只存在于古代,在现代已接近完全消亡。惟在中国台湾,当代茶人们追求“好茶、好水、好环境”,注重茶空间布置,讲究茶席设计,点滴融入中国文人美学、佛教禅宗观念,把它作为一种与当下生活结合的艺术,庶几可以当成对昔日文人风雅茶道的重现努力。

3.宫廷贵族茶道

中国古代宫廷贵族茶道也是极为讲究“雅”的,这一点必须明确,否则,就与暴发户无异了。王公贵族的茶道其实也可说是文人茶道的另一个版本:其风雅品味是一致的,但一以清简素朴为荣,一以至精至美为尚。我们可以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以及宋徽宗御作《文会图》来说明宫廷贵族茶道的两个特点——风雅品味与至精至美。

宋徽宗赵佶宴群臣,召来的是大臣中著名的文人雅士,排宴的地点是宫廷内院的参天古树下。面前的巨案上,不仅有盘碟酒卮,同样有各种茶事用器。徽宗本人在图中作文士打扮,没穿朝服。皇帝文兴大发,与宫廷画家们共同创作了一幅绢本设色画,并在画作的右上角自书《题文会图》:“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左上角则是当朝宰相,也是当时超一流的书法家、文人蔡京所题的和韵诗:“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可以想见,图中虽多大臣朝士,但哪个不是身怀六艺、文采飞扬?否则,恐怕他是没资格参加这样的饮宴华会的吧?宫廷饮茶之雅由此可见一斑。

1987年4月3日,陕西扶风法门寺于6年前坍塌明代真身宝塔半壁处发现唐代地宫,地宫后室的坛场中心发现一套宫廷御用系列茶具,整套茶具式样繁复、富丽精美;材质非金即银,有的则是琉璃。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属登峰造极,绝非民间茶器所能企及。陆羽在《茶经》中主张茶器要用竹木、铁质等朴素材料制成,皇宫朝堂虽大为赞赏,但法门寺出土的宫廷茶具显然并不按这套规矩出牌,可见中国帝王对饮茶用器的讲究程度是务求至精至美,用器如此,对茶叶品质本身、以及用水、用火、环境的追求也断不会马虎。

4.佛道寺观茶道

“寺观茶道”精神意义的最好表达无疑是“茶禅一味”。中国古代常常需要长时间坐禅的僧人们认为,茶可提神,可助消化,多饮亦使人不乱其性。而茶中“先苦后甘”“品饮须静”以及“放下一切方能入道”的特性,使得“茶禅一味”的说法极易被人接受。陆羽著《茶经》的前后,唐代佛教寺院尤其是禅宗寺院里饮茶已蔚然成风,不仅僧人们视饮茶为日常事务的一部分,而且禅宗寺院里还常常举办仪式严格的“茶会”。大约生活在公元720-814年的百丈怀海禅师,率先为丛林定规立矩,确将茶事穿插融汇于佛事活动的种种细节之中。禅师们又常常近取身边之茶以譬喻禅机,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赵州和尚“吃茶去”的公案。唐代夹山善会禅师(804-881)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居湖南澧州夹山寺,首倡茶禅境味之说,促进了茶禅文化的广泛传播。南宋杭州径山寺僧人以点茶法为基础创立了“径山茶宴”,所用的道具、茶书,供佛、待客、茶会、茶宴饮茶习惯和仪式蔚为大观,成为日后日本茶道的仪轨和效仿的对象。

二、中国茶道的六大文化特质

中国茶道虽以社会阶层而有所区别,但其实大道不悖。我们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不同茶道中,不难总结出“益生、品味、游艺、寄情、养德、求道”六种价值取向,可称之为中国茶道的六大文化特质:

1.益生

贵生、养生、乐生等思想是中国哲学不同于其他文明体系的独特之处,是中国哲学实用性的代表性体现。《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孔子的学生向老师请教关于死的问题,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7]129在中国古代圣人那里,人生之大事莫过于“生”,所以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补益生命的功能。因解毒而为药,中国茶本来就是从“益生”起步的。现代医学利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鉴定出茶叶中500多种内含成分,证实了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茶氨酸等物质,正是茶之所以能够益生、养生的源泉。人文历史与现代自然科学已交相证明,倘茶不益生,则世间无茶矣!茶不益生,则无以解神农之毒,无以解神农之毒,茶就不会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茶不益生,就不会有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那么茶在日本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接受,倘若日本人连茶都不吃,何来后世之所谓“茶道”;茶不益生,则不会在17世纪中期登陆欧洲诸国时,被众多的医生、学者、商人狂热地向大众推荐,西方世界也不会有今日茶饮的盛行。因而可以说,益生功能是茶之为茶最基本的要素,是茶最基础的文化特质。

2.品味

为什么十几岁以前的孩子不愿意喝茶?为什么有了一点年龄的人会突然对茶感起兴趣?为什么喝茶越久对茶越是无法割舍?这也许主要是“品味”的结果吧,品到后来,“品味”这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也变成了一个名词,代表了人和物的格调。杨绛先生说:“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大口喝,最配细细品。”梁实秋先生说:“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的一点回甘。”[4]236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感受到的甜味,即所谓后味儿的“回甘”,来源于茶中的茶氨酸成分。咖啡碱是众所周知的兴奋剂,是苦味儿的来源,但由于茶氨酸的存在,人们在饮茶时反而感到放松、平静。茶多酚则给人们带来涩的口感。咽苦、生津、回甘,是饮茶时无法忽略的几种感觉。“中国的吃茶是凡人法”,周作人说,“要在苦中吃到甜,那才是境界。并且,这也是中国的传统。”[5]7-8“在苦中吃到甜”,不仅是品茶的境界,同时也是品味人生的境界。蒋勋先生说:“品尝的‘尝’,就是尝试的‘尝’,人生的滋味、生命的滋味是可以去品尝的,如果你没有偏见,多一点好奇,那么你口腔里的滋味将会非常非常丰富,也会留下人生非常美好的记忆。”[8]61

3.游艺

游艺,即生活的艺术化。在自己所喜爱的活动项目上努力加诸高水平的技艺,以显示某项活动的高雅、洒脱、精邃、幽深、健美、舒展、智力需求等特点,增强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天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生活的艺术,追求艺术化的生活。中国人曾经创造出精绝高妙的武艺、曲艺、琴艺、棋艺、茶艺等种种技艺。甚至从西方世界传过来的竞技活动,我们也不去强调它的比较、对抗、竞赛功能,而给它披上“艺”的外衣,称之为球艺。孔子在谈到教育以及学习的内容时,首先强调了“道、德、仁”的重要性,但也并没有忘记给“艺”以一席之地,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76陆羽《茶经》最广大的篇幅,都是在不厌其详地论述应当如何栽培、采摘、制造、煎煮和饮用茶,以及茶叶的历史、产地、功效,采茶、造茶的工具,煮茶、饮茶的器具,茶叶品质的鉴别、审评,煮茶用水,燃料的选择,饮茶习惯和饮茶风尚的传播等等,应该说,从一开始,中国茶就打上了“艺”的强烈印记,游艺,作为中国茶道的文化特质实至名归。

当代中国人曾经试图以“茶艺”来指代茶道,以避免与日本茶道在名词上的直接冲突,这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不幸的是,这个原本高雅的词汇却逐渐被演绎成沉浸在造作的表演动作而忽视文化底蕴的低俗之物,中国茶人被迫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古老的“茶道”一词。已故茶学家庄晚芳先生1990年在《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茶文化浅议》一文,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9],真是卓见。

4.寄情

中国人据说因为长期生活在以礼法为主导的社会里面,不得不通过寄情外物来调和阴阳。有人考证,古代宫廷、官邸、衙门、大宅,其前庭是儒家的,中规中矩,代表着教化与正统;后院却是道家的,意味着自然与多情,所以后院的花园永远是曲径通幽的,决不可以有直来直去的道路。通过品饮一杯茶来寄情,正是中国茶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在。通过喝茶寄托什么情呢?不外正统社会之外的草木之情、山水之情、隐逸之情。无论你身在何处,是朝廷庙堂通衢闹市,还是现代都市大厦高楼,只要端起一杯茶,人们就可以处在草木自然之中,心中就可能响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汉字的“茶”,常常会被拆解为三部分:上“草”下“木”,中间有个“人”,意为“人在草木间”。草木山水,隐者所居。隐士思想,寄情草木山水之间,是中国文化人的心底梦想,是儒家正统文化的必备补充,中国文化人常常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冯友兰先生说:“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10]32难免就要寄情山水,就要隐逸山林了。但大家都隐迹山林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晋代有《反招隐诗》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为那些似乎看破红尘但又不离市朝的人提供了史据支持,使得无论朝市陵薮,泡茶饮茶品茶,都成为中国人最好的寄情之物。

5.养性

一杯茶是静心养性的开始。“心猿意马”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天性,人们常常会带着种种冲动之心,冲动地说,冲动地做,慢不下来,静不下来。然而这种天性对人的身心却是有害的。先哲告诉我们,“万物静观皆自得”,心静性温可以使人到达智慧的顶峰,而泡茶品茶则是养静养性最佳的途径之一。明末罗凛《茶解》中,就极为强调茶饮应当缓慢。性情的磨砺就在茶饮过程的一点一滴之中:温壶烫杯,动作要轻缓闲适;耐心观察水沸的状态,用心选择是在一沸、二沸还是三沸时注水投茶;执壶注水,须在身侧静持片刻;出汤时要耐心等待茶汤滴完;品茶时切忌一饮而尽。一个毛糙匆忙的泡茶者,会让一款极致的好茶尽失其味;而一个持重耐心的执壶人,会让一杯普通的茶汤充溢暖暖的情意。细致地赏茶、泡茶、品茶,帮助我们慢下来,帮助我们发展出敏锐的觉察力,也帮助我们善养自身温婉而果断的性情。修身可以养性,饮茶亦可,这也是茶能够走入千千万万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原因。

6.求道

求道之“道”,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道家之道,也不能只安放在佛家修行者的头上。体道悟道行道,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在中国的往圣先贤看来,人所有的言行,其追求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去贪除欲、求其道心”。“道”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孔子表述得最为清楚,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7]40陆羽《茶经》上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1]3“精行俭德”,正是得道之人的基本元素。真正的中国茶人鲜有不追求“借茶修道”的,他们强调“即茶即道”“烧水煎茶,无非是道”,希望能够借助饮茶活动体道悟道。诗僧皎然是陆羽的忘年好友,他和陆羽都喜欢茶,也都追求“道”:陆羽宁愿逍遥于江湖,而不接受朝廷给予的官阶,“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皎然则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高唱:“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唐人刘贞亮总结出“茶十德”中说:“以茶可行道。”佛家修行则讲究“茶禅一味”,茶与禅的结合正体现在一个“道”字上面。“由茶入道”,中国茶人求道之心昭然矣!

三、于苦涩中体味生命的甘甜,在饮茶中领悟人生的真相

文化传统赋予了中国人以相对旷达的精神,它教人要看得开,放得下。中国人所传唱所熟知的苏东坡《水调歌头》里这样吟咏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国人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日本人讲“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的试探”[2]3到底是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因为中国人不会对“残缺”加以崇拜,我们承认现实世界有不圆满、不完美,有缺憾、有无奈,但我们不崇拜这种状态,我们知道:“只要人长久”,就可以“千里共婵娟”,倘若人都没了,逝去了,“千里婵娟”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和人生遭际,代表着中国文人的顶峰,自由穿梭于儒释道三家思想中的苏东坡,写过上百首咏茶的诗词:《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说:“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中:“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游惠山》:“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惊破卢仝幽梦,北窗起看云龙”;《送南屏谦师》:“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试院煎茶》:“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等等。热爱茶的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读苏东坡的诗,很少读到他一再用典,卢仝是个例外。”[12]34为什么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会如此抬举文学史上地位远不如他重要的卢仝呢?仔细玩索卢仝的《七碗茶歌》,你会惊异地发现,原来七碗茶里蕴涵的就是真实而全部的人生,原来七碗茶歌早已破解了中国人之所以嗜茶的精神密码: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四碗之内,人生之忧也;四碗之外,人生之乐也。喉吻干渴,可谓身忧;情绪孤闷,谓之神忧;平生不平事,此是事忧;搜枯肠,成文字,又谓才忧。庄子《至乐》篇讥讽道:“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中国人又常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但倘使你愿意投入其中,平生之忧得茶之妙趣均可解之:喉吻可润,孤闷可破,枯肠可搜;吃到第四碗,平生不平事,尽随微微的轻汗从毛孔散发开去。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吃到第七碗,好似道家宗师列子一般,可以御风而行,奔着那神仙居住的清虚之地蓬莱山飞去了!如此境界,难怪千年之后,今世佛门大德赵朴初居士仍赞颂说:“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于苦涩中体味生命的甘甜,在饮茶中领悟人生的真相,这种境界使中国茶道灿然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对茶的认知。中国茶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流布广泛,也是因为吃茶人深深接受了蕴涵在苦中的乐趣。欧阳修《茶歌》中说:“吾年向老世味薄, 所好未衰唯饮茶。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林语堂先生说过:“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如此看来,中国茶道的终极文化指归乃是蕴于苦中的至乐,正如陆羽《茶经》所定义的那样:“啜苦咽甘,茶也”。周作人最为赞赏这句话,认为“此语尽之”,意思是,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意义上,“啜苦咽甘”四个字,把茶的概念统统都涵盖完了。[5]8从苦中喝出甘的味道,进而使人从茶饮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是茶对人类味觉以致生命意义的独特奉献。似乎,世界上还未曾有过任何一种其他饮料,对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产生了如此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猜你喜欢
茶道饮茶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道人生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茶道六百年》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