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动员研究

2020-01-16 17:26邓国军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动员抗日抗战

邓国军

(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党校,北京10210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和国家大局出发,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唤醒民众抗日热情;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国抗日力量;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推进战时动员机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成功地教育和动员了广大农民,凝聚了磅礴的抗战力量,推动抗战形势向前发展。

一、以动员农民抗日为主要目标,全面开展农民思想动员工作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时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坚持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发出全民抗战的呼声。1937年7 月8 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1](P463)。党在全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指出抵抗日本侵略的正确方针是“坚决主张抗战,反对妥协退让”[2](P345)。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指出,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持续展开的大规模进攻,中国需要全民总动员,充分调动人民抗日的积极性。“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2](P480)而在中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可以动员的重要抗战力量。

抗战时期,把农民组织动员起来参加抗战,驱逐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是党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号召把农民动员起来,提出要通过大会、口说、布告、书册等各种方式让农民充分了解时局的变化,为什么要抗战和怎么样去抗战。要抗战“首要的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2](P481)。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不断地向农民进行解释和宣传,以“唤醒民众”。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当时中国很多农民并没有极大的热情去积极抗日,具体表现在:

一是不知道抗日战争的性质,不知抗日。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之时,大多数农民对抗日并不知道怎么回事。“许多边远地区的人民大众还不懂得为什么抗战”[3](P9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没有听到炮声,没有看到飞机炸弹的农民还是按以往方式继续生活,农民没有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

二是受错误观念和舆论影响,不敢抗日。一些农民受“亡国论”的错误舆论影响,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2](P441),对抗战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抗战必败。同时,日本在抗战之初的节节胜利和之后在占领区执行残酷政策的行为,让农民也不敢起来反抗。

三是受旧体制的压榨剥削,不想抗日。在农村,地主阶级继续变本加厉地剥削农民,并没有丝毫放松对农民的控制和压榨。国民政府还是继续执行过去的政策,没有积极响应中共的抗日救国纲领,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在那种体制下,农民对抗战丝毫不感兴趣,他们宁愿让那种体制在战争中毁灭掉而不是修复起来。”[4](P9)农民还是像过去一样被政府限制着无法起来参战。毛泽东就指出,“民族战争照规矩应比土地革命战争更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援助。可是因为历史的错误,民众是散的,不但仓卒难为我用,且时为敌人所利用。”[2](P492)

因此,在复杂和严峻的国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不是仅看到农民的保守、落后的方面,更是看到蕴藏在农民中的巨大抗日力量。如何把这种力量释放出来,关键是要通过积极的努力、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动员,纠正农民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提高农民的民族意识,增强农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使农民积极组织起来、行动起来一致对抗日本的侵略。

二、以揭露日本的侵略事实和本质为基本方针,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日本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还展开了政治攻势、经济侵略和奴化教育,极力掩盖和美化侵略战争,企图使中国人民放弃抵抗。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建立“新民会”等汉奸组织,扶植傀儡政权;经济上,贯彻“以战养战”方针,建立“长期自给体制”,成立会社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强制役使劳工;文化上,宣传“共存共荣”“日中亲善”等思想,奴化麻痹中国人。但是,无论日本怎样掩盖战争的本质,侵略的事实永不会改变。部分中国人可能暂时会被日本欺骗,但其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是不会泯灭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要揭露日本的侵略行为,用侵略事实教育农民,激发农民起来抗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这种悲惨残酷的事实是最能激发同胞的民族仇怨的。只要我们能够很好抓住这种日本的‘王道’加以‘宣传’,是容易把群众发动起来的”[5](P37)。

1.日本的野蛮侵略是教育和动员农民的最好材料

中国共产党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共同保卫国家,就要充分利用日本侵略给农民带来的苦难这一事实,让农民充分认识到不起来抵抗的后果只会越来越悲惨,生存无保障,生活无尊严。1938年,任弼时在《山西抗战的回忆》中指出,日本疯狂侵略,对中国农民采取最野蛮凶恶的残暴行径,滥杀无辜、强奸妇女、焚烧房屋,残忍的行为激发了农民的仇恨情绪。美国学者弗里曼等人也指出,“日军的侮辱和侵害行为是每日谈论和引起愤怒的主题。”[6](P68)日军的残暴行为是党教育和动员农民最好的材料,1939 年,毛泽东在与美国使馆的伊文思·卡尔逊的谈话中指出:“他们(日本人)最大的失策是对中国人民诉诸武力,他们的烧、奸、杀的政策已经激怒了老百姓并且加强了老百姓的抵抗决心。”[4](P78)1940 年彭德怀在《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也指出,“我们必需抓紧每一个具体事实,向民众进行宣传解释,一个个将其揭破,使其不但不能起任何作用,而且反激起民众的厌恶与反感,增加其对敌寇的仇恨心理,提高其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5](P250)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日本侵略事实为教材,充分利用日本侵略给农民带来苦难这一事实,教育农民,增强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引导农民,使之积极行动起来,保卫家园。实践证明,这种针锋相对、基于事实的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农民起初倾向于屈服日本人,但是日本人坚持残暴政策,使得老百姓改变了主意并转而进行武装斗争。”[4](P79)

2.开展锄奸工作,批判汉奸的卖国行径并铲除农村汉奸组织

汉奸是日本在中国进行侵略战争和实行愚民统治的重要工具,其用各种手段欺骗农民,对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影响较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要对农民进行思想动员就必须要清除农民身边的汉奸,让卖国的可耻言论和行径没有生存空间。党要求“共产党员应该随时注意那些奸细分子,用真凭实据揭发他们的罪恶,劝告人民不要上他们的当”[2](P523)。党要开展锄奸工作,就要领导人民从言论上驳倒汉奸,用实际行动打倒汉奸,使汉奸失去生存空间。抗战时期,彭德怀明确指出,“用各种方式暴露汉奸的真面目,揭破汉奸的罪恶,开展广泛的群众除奸运动,今天已成为急切的工作之一。”[5](P250)抗战期间,党利用所掌握的抗日武装,在农村摧毁了大量敌伪汉奸组织,为建立农民的抗日组织和政权打下了良好基础。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开展锄奸工作时也注意区分,对个别盲从的汉奸往往宽大处理,对为虎作伥的汉奸则坚决予以打击。在清除汉奸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党委和军政治部时常召开群众大会,对农民进行集中教育,告诫农民不要受汉奸欺骗,不要做亡国奴,要行动起来,积极抗日。

三、宣传和推行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抗日物质基础

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竞争,也是经济力量的抗衡。党的根据地在农村,党的主要力量来源于农民,边区政府和军队的供给也主要依靠农村。“抗日的一切,生活的一切,实质上都是农民所给。”[8](P35)党要领导农民进行抗日,需要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村的物质储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但农村经济分散且落后,这需要党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农村的活力,发动民力,开发地力。研究中国革命的瑞典学者达格芬·嘉图就指出,“中共领导人经常注意农民的抗战积极性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联系。”[4](P81)由此印证了党对发展农村经济与增强抗战基础之间关系的重视。抗战期间,党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向农民进行宣传解释,适时调整了农村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教育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学习吴满有运动,鼓励农民向新富农学习。

1.宣传和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教育和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为动员一切力量投入抗日战争,中共中央改变了过去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提出“减租减息”政策,以改善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二者力量共同抗日。但是农民对新政策的接受和正确执行却有一个过程,需要党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一是在根据地创建之初,党要想办法打消农民对“减租减息”政策的疑虑。由于长期受地主压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认为“耕地交租,天经地义”,还有的人抱有“八路军走了后,政策还会生效吗?”“减了租,下次他不发地你种呢”等疑虑,因此,很多农民不敢主动向地主提出减租要求,而地主也不会主动减租减息。针对这些情况,毛泽东和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要向农民耐心地讲解政策,化解疑虑,鼓励农民主动提出合理要求,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二是在根据地巩固阶段,党帮助农民积极贯彻“减租减息”政策。“减租减息”政策推行后,得到不少农民的拥护,但也有一些地主拒绝为减轻农民负担而牺牲地租,甚至阳奉阴违,利用各种手段抗拒“减租减息”政策,一些地方出现农民白天减租减息,晚上送物交租,明减暗不减现象。党中央认识到问题后,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八路军深入做群众工作,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执行检查制度和建立农会,教育和帮助农民贯彻“减租减息”政策。三是针对“减租减息”政策推行过程中农民出现的“过火”行为,党及时予以纠正。在党和农会的教育引导下,“减租减息”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但农民觉悟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不交租交息,甚至没收地主土地,乱打、乱罚、乱斗地主现象。党中央及时纠正这种错误做法,教育农民要顾全大局,兼顾地主利益。党在宣传和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过程中,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条件,启发了农民的阶级意识,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是一次成功的思想动员。

2.开展大生产运动,教育和动员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经济

农村生产的发展与抗战形势密切相关。党要有正确的政策和具体的举措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保障农民生活和战争供给。因为“没有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要支援抗日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都是不可能的”[1](P597)。因此,1939 年2 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各地军队和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教育和动员农民开展生产运动和劳动竞赛,积极发展农业生产。1941 年,党中央又下令八路军进驻南泥湾,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开荒种地。经过努力,南泥湾从荒地变成了大粮仓,成为“陕北江南”。党的领导人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党中央全面宣传报道,社会广泛发动,极大地教育了农民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边区政府和各根据地积极贯彻中央要求,通过大力做群众工作,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有机地将打敌人、搞生产、做群众工作三者结合起来,极大地教育和动员了农民。李公朴先生在晋察冀边区考察时记录到,“晋察冀边区政府,一方面积极的尽力改善民生工作,一方面积极的提倡生产”[9](P102)。大生产运动,不仅是一次发展经济的运动,更是党对农民的政治动员。

3.开展“吴满有运动”,提高农民生产热情,改善边区经济条件

培养典型榜样,用典型榜样教育大多数,是我们党对农民进行思想动员的重要经验。我们党十分“注意培养劳动英雄,使之成为新的群众领袖,如果没有千百个群众公认的劳动英雄,想要把生产组织起来是不可能的”[10](P393)。在抗战时期,为克服经济困难,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生产,改善边区的经济条件,党开展了学习劳动英雄运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延安开展“吴满有运动”。1942 年4 月30 日,记者莫艾在《解放日报》发表了《忘不了革命好处的人——记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1942 年5 月6 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吴满有——模范公民》,号召广大农民向吴满有学习,1943 年3 月,《解放日报》再次发表社论,提出“开展吴满有运动”的号召。抗战期间,党开展的“吴满有运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对发展边区经济,增强抗战的经济基础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四、宣传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主张,推行民主政策,增强农民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

在抗战之初,毛泽东向全国发布动员号召,指出要改革政治机构,给民众以民主,让所有爱国的人都有机会和意愿去抗日。1937 年10 月25 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中国要加强统一战线,必须实行革命的政策,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必须实现民主改革,以动员全体民众加入抗日战线。”[2](P373)动员人民抗日需要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只有使人民认识到抗日是在为自己抗日,是在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人民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抗战。但是,在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下,由于人民毫无民主权利,自然也就没有积极性去抗日。毛泽东多次指出,国民政府的制度是在限制人民抗日,害怕人民起来。1939 年9月24 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再次强调指出,“抗日而没有民主,是不能胜利的,抗日和民主是一件事的两方面。”[7](P245)广大人民是愿意作为主人,为自己的权益和国家利益去抗战的,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统治,作为“少数人”的工具去抗战。中国共产党为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提高农民抗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边区和各根据地实行了民主政治改革,建立民主政府,实行“三三制”,推行普选,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

1.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教育农民建立新的政权组织

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调动社会各阶级的力量共同参与抗战,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尝试。1941 年5 月1 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三三制”正式施行。“三三制”的实行有利于克服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各阶级的抗日力量。但是“三三制”在农村贯彻执行时也面临不小的阻力,主要是农民对“三三制”的不理解。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对农村政权进行了民主改造,村政权基本上是由贫下中农控制。推行“三三制”,地主又参与选举和管理,农民害怕地主反攻,因此比较排斥,对党的政策比较疑惑。同时,“三三制”一定程度上也和“真正平等普选原则相违背”[8](P15)。因此,为了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党在农村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向农民充分宣传讲解“三三制”的内容,实行“三三制”的意义,同时切实发挥好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三三制”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党推行的“三三制”,既改变了地主的态度,动员了地主参与抗战,也教育了农民如何更好地参与农村政权建设。

2.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遍的直接选举,教育和引导农民获得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军民与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战斗的同时,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遍的直接选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规定除患有精神疾病和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力的公民外,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男女、阶级成分、民族,都享有完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通过在农村推行普选,动员农民积极参与选举,选出自己的政府和代表机关。从1937 年下半年开始,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就开始实施第一次民主选举,要求各地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长。针对当时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不识字,对民主选举又认识不足的现状,党开展了广泛的关于选举的宣传活动。例如,派宣传队进村宣传,通过发传单、贴标语、召集群众大会、打锣喊口号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动员。而且,创造性地发明了投豆法、画圈法、烧洞法、投纸团法等具体投票办法。通过推行普选,党成功地领导农民改变了当时农村的落后政治面貌,撤换了一批欺压农民、鱼肉村民的旧村长,选出了一批代表人民利益的新村长。1940 年,党领导农民又开始了第二次普遍的直接选举活动,由于第一次普选的成功已经打下良好基础,再加上党的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的教育工作,农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高涨,参加投票的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抗战期间,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普选,使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落实,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而且也提高了农民对党的认同度及参加抗战的积极性。

五、加强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战时条件下,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受到重创,文教系统崩溃。但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实现民族解放,需要提高农民的民族意识、爱国热情,以增强其取得胜利的信心,因此党十分注重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并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作为动员农民的重要手段。1937 年7 月,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发布《民主政府施政纲领》,提出实行国难教育,推广免费义务教育,普遍建立日校、夜校及补习学校,开展消灭文盲运动。1939 年、1941 年陕甘宁边区又两次公布施政纲领,始终坚持实行免费的儿童教育,发展民众教育,提高农民的民族意识和政治文化水平。在党的正确文化教育政策引导下,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识字运动、冬学运动等社会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对农民思想的动员。

1.开展以冬学为主的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是党在抗战时期教育农民的重要手段。社会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内容,使之更贴近生活实际,与农民的生产活动和抗战形势紧密结合。如一些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抗日、锄奸、反扫荡、反清乡、反清剿等实际教育活动。1943 年陕甘宁边区指出,“陕甘社会教育要和各县其他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如生产运动、防奸自卫、拥军、拥政、爱民运动、减租减息等。”[11](P220)“晋绥边区社会教育以政治宣传和破除迷信、讲求卫生、反对早婚为主要内容。”[12](P175)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识字班、冬学、农民俱乐部、民主学校等。1941 年,晋西北行署公布《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确定社会教育有冬学、识字班、大众补习学校、民众教育馆、剧团、民族革命室、读报组七种形式。

冬学是抗日根据地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最经常、效果最好的一种教育形式,冬学是利用农民冬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其定位是“普及国防教育的战斗学校”。1937 年10 月,陕甘宁边区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冬学通令》指出“冬学就是国防教育领域内总动员的具体任务”[13](P285),是国防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冬学教育的内容以政治常识、国语和算术为主。“冬学均以配合政治动员与中心工作为主,不是单纯的或孤立的文化运动。”[12](P191)如1944 年晋绥行政公署发布的《冬学实施纲要》和《冬学工作计划》,要求冬学课程设公民课(占70%)与文化课(占30%)。冬学运动自开展以后,各根据地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冬学教育,利用冬学向农民灌输党的方针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热情。

2.发展反映新内容、新生活的秧歌戏剧等文艺

秧歌戏剧是农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对农民进行思想动员和社会动员的有力武器。抗战期间,党高度重视秧歌戏剧对农民的教育作用,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2](P848)1943 年党中央又确定了戏曲“为战争,为生产及教育服务”的方针。为了充分利用戏剧,延安的鲁艺、延大、民政剧团、文工团等积极创作反映革命要求的新秧歌戏剧,并奔赴农村各地进行演出。各根据地也积极成立新的文艺团体,并对民间草根艺术团体进行改造,审查演出内容,使党牢牢掌握了对文艺演出的领导权。在党的领导下,延安文艺界和各根据地的文艺团体创作了许多反映革命战争、生产运动、农民生活变化等内容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保卫和平》、《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作品宣传了革命精神和党的政策主张,弘扬了民族国家意识,被农民群众广为传颂。马克·赛尔登在《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中高度肯定了秧歌戏剧等文艺形式的作用,“这些秧歌剧生动地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政府的政策展示给那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大众。”[14](P253)

实践证明,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动员是有效的。党成功地唤醒了农民的革命意识,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情,使农民知道了为国牺牲奉献、抗敌救国的路径;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进一步促进了农民的思想解放。新时代,我们党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这需要我们吸收借鉴抗战时期党对农民思想动员的成功经验,更加重视对农民的思想动员。我们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农民的头脑,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能被农民理解,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党对农民思想动员的阶段性目标,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利用现代性的思想动员手段,增强思想动员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动员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音乐迪斯尼
抗日英烈马威龙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