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菊华,卫 杰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1],《纲要》进一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引导人们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1]。形成绿色消费方式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托和有力抓手。而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社会消费风尚的集中体现,既反映着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的价值倾向,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未来的消费取向。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培育绿色公民就成为当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紧迫任务。
绿色生活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还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样式,践行绿色消费方式是其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的有机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二者天然统一。首先,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生活方式从广义上看是“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2](P519-520),即指人的存在方式;而狭义上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对“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需要”[3],即指人的消费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这样写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P161)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P559-560)可见,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永远不可能独善其身,二者在磨砺中共存,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其次,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绿色生活方式的建构与人的全面发展属于同一个历史过程,具有同一性。而“之所以要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根源于人的发展的片面性”[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个阶段依次对应的是自然人、经济人、生态人,从自然人到生态人的转型,发生了质的飞跃,拥有绿色生活方式的生态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类可以“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P928)。也就是说:一方面,人们可以在满足自身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不受制于自然;另一方面,人们从污染、浪费、野蛮、片面的病态享乐型消费转向了环保、节约、文明、全面的健康理智型消费。可以说,绿色生活方式的着力建构是促使人类不断走向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和助力器,人的全面发展是建构绿色生活方式的目标及归宿。
“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它是绿色生活方式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体现,与近代西方倡导的“征服自然”“人是自然的立法者”“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天人对立”“主客二分”的观念截然不同。在中国哲学中,“天”的形象多是以实在的宇宙自然为主,而掺杂有神明的残存印记[7]。因此,中国古人对“天”抱有敬畏之心,提倡顺应自然,主张既要有所作为,但又不可妄为,唯有如此方能成其所欲之事。如《周易》中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国语·越语》中提出“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张载在《正蒙》中认为“物无孤立之理”。孔子甚至将生态观念上升到生态伦理的高度,他在《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中说道“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中表明了对“天人合一”观的高度评价——“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8]。
绿色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人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生产与生活,从而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因此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根源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不同的价值观也就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的生活方式就是绿色生活方式,富含鲜明的绿色理念。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个体,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其他一切就都是空谈。因此,在国家层面,“富强”是内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富强,“民主”是包含着人们享受纯净生活的生态权利的民主,“文明”是蕴含生态文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重和谐。在社会层面,“自由”是人类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由,“平等”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等,“公正”是对人、对自然的公正,“法治”是保护社会秩序和生态秩序的法治。在个人层面,“爱国”是对国家、对人民、对祖国山河都充满敬意的爱国,“敬业”是将生态责任、环保意识时刻融入日常工作的敬业,“诚信”是对人、对自然不欺不夺的诚信,“友善”是善待他人、亲近自然的友善。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是要落实到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去的。绿色生活方式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具体途径。绿色生活方式的推行,不仅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简单迁移和转换,而且涉及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等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整体深刻转型[9]。
综上,绿色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方式。从人的本质看,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不仅应成为人的应然生存状态,而且也应该是人自觉持续的精神追求。从广义上看,绿色生活方式涉及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维度,体现为人以绿色为价值取向的总体生活样式。从狭义上看,生活方式集中体现为消费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个体的绿色消费方式,即一种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一种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状态。因此可以说,绿色消费既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核心要素,又是其内在要求,是回归人的本质、创造诗意生活、弘扬核心价值的现实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的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对象的类型、范围、品质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消费状况是社会消费状况的一个缩影。在社会整体消费环境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而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一些大学生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一味享乐消费、奢侈消费、物质消费;一些大学生以满足自身虚荣心为目的,进行攀比消费、炫耀消费、面子消费;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智思考而盲目跟风,陷入感性消费、盲目消费、从众消费的泥潭;一些大学生没有计划、没有节制,频频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无度消费。实际上,这些消费现象之间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关的。比如,一味追求物质标配、满足虚荣心、盲目地从众消费,必然导致无度消费;一味攀比炫耀物质,就会贪图享乐,形成奢侈型消费;一味把高档消费作为面子所在,就会不断攀比……这些现象背后指向的共同问题是奢侈消费和不合理消费,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非绿色消费。非绿色消费是以个人价值为主要取向,不考虑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不兼顾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大学生非绿色消费观是一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极易引发负面效应,带来相应危害。其一,对大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消费理念的物质化、庸俗化、扭曲化,催生了裸贷、爱心捐卵、援交等一批匪夷所思的现象。法律知识的匮乏、生理常识的模糊、消费欲望的驱使,促使他们不惜借助各种手段获取金钱,这样的消费欲望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有的大学生甚至因借款过多、利滚利而无力偿还,面对暴力催款几近崩溃,这都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身体损伤和巨大的心灵打击。其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当“何以解忧,唯有购物”的消费主义横行校园时,其主要表现在肆意挥霍浪费自然资源,制造大量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如食物浪费,水电浪费,能源浪费,日常就餐时使用和消耗大量一次性餐具,平时生活中淘汰、废弃大量过时衣物、电子垃圾、塑料包装袋等。其三,造成消费经济的虚假繁荣现象。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社会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从短期看,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不俗的消费实力是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拉动,助推了消费经济的繁荣;然而从长期看,非绿色消费不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真实反映,从而给企业释放了错误信息,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四,助推了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蔓延。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非绿色消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蔓延,对其他群体的消费行为产生误导,带来了不良示范效应。
大学生非绿色消费行为的产生源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既有消费文明教育弱化的问题,也与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直接关联,还与大学生以消费方式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倾向相关。
一是消费文明教育仍处于被弱化的境地。在家庭教育中,大学生在日常起居上倍受家长呵护,独立生活能力和理财能力较为欠缺,自控力较差,消费心理不成熟。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承受的主要是学业竞争和升学压力,缺乏最基础的环保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而在高等教育中,很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环保教育公共课程,各学科的专业课程与环境保护、生态治理联系不紧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环保意识、环境道德教育、生态伦理也并未受到应有重视。高校的考评机制以学业成绩、学术成果作为主要标准,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并未被纳入考核体系之中。
二是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不是为了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追求被文化形式所不断制造出来的消费欲望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它表现为把占有更多物质财富和消费更多高档商品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并以此作为生存意义的源泉和人生价值的尺度。”[10]可见,消费主义追求的是过度的物质欲望,易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成为精神空虚的单向度的人。当前网络传播加剧了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网络传播迅速、智能手机普及,为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使得机不离手的低头族、刷屏族随时都能接收到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这就为西方消费主义的渗入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网络也为透支消费、炫耀消费搭建了便利平台,网络购物可以尽情“花呗”“借呗”,炫富可以花样百出、手段多样。例如,网上曾经流行的“摔倒炫富”吸引了许多网友加入挑战,纷纷用“华丽地摔倒”展示各式各样的高档奢侈品。另外,将商品与意义符号绑定的商业操作助推了消费之风的蔓延。商家热衷于编织兜售一套他们意图给消费者灌输的价值体系,消费者购买的并不是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实际用途,而是它的符号价值,以及它所代表的档次、内涵等象征意义。正如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说:“表面上以物品和享受为轴心和导向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指向的是其他完全不同的目标:即对欲望进行曲折隐喻式表达的目标、通过区别符号来生产价值社会编码的目标。”[11](P69)狂轰乱炸的商业广告激发着大学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并以“物质拥有”作为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
三是大学生以消费方式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倾向。伴随自我意识的觉醒,大学生往往希望通过购买品牌性商品和个性化消费去凸显自身独特性,提升自我价值。因此,他们在购买选择时更加注重商品的档次定位、品牌附加值及其所带来的虚荣满足感。同时作为年轻人,他们又有社交方面的迫切需要,不愿被同辈抛弃,渴望融入某些心仪的群体。张扬个性心理与寻求归属心理并不矛盾,这是大学生既意识到个体独特性,又期待有所归属的结果。“如果说个性化消费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满足自身存在感需求,那么从众消费是为了寻求群体归属感、满足社交需求或是方便自己融入新群体。”[12]在很多时候,通过消费行为融入一定的圈子以获得身份认同是驱动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内在动因。以手机消费为例,在一些学生看来,一种手机品牌代表一种专属生活方式,只有拥有这种手机并且不断更新迭代才能融入相应群体,才能不间断持有这样的生活。由此可见,正是这种消费动因的驱动,附着于商品本身的品牌价值、身份标识、生活品味等符号意义成为了大学生竞相追逐的目标,而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却被忽视,由此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负荷。
从非绿色消费走向绿色消费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必然之选。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13]倡导大学生绿色消费是应对消费主义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们须以绿色生活方式理念为引领,坚持多管齐下,从社会层面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从高校层面加强绿色消费文明教育,从个体层面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环境的“易感群体”,对社会消费的风向标十分敏感,且敢于模仿尝试。社会要主动引领消费价值取向,夯实绿色制度保障,优化绿色产品供给,多措并举营造绿色消费社会氛围。
一是以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消费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西方消费主义的有力应对,也能进一步引领大学生在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中找到精神归宿。网络既是消费主义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社会舆论的主要集散地,同时还是绿色宣传教育必须重视的前沿阵地。庞大的网络群体,高频的上网时间,使得网络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对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络进行绿色宣传教育时,一方面要抓住其开放性、即时性的优势,规避其匿名化、碎片化的弊端,加强监督管制,肃清网络风气,遏制消费主义蔓延;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勇于发声,创造朗朗上口的“绿段子”,打造绿色文化节目,发挥“绿色网红”的示范效应。
二是以绿色制度保障提升治理效能。绿色消费制度保障是保证治理决策长期有效、遏制消费主义的重要手段。要强化政府对媒体尤其是对网络平台的监督机制,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那些具有明显消费主义倾向、带有欺诈行为、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广告应禁止播出、刊登。”[14]进一步严格电影、电视、书籍、娱乐节目等文艺作品审查制度,杜绝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低俗作品泛滥,加大惩治力度。要将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融入法制教育、尤其是环境法制教育中,将环境道德教育的手段与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15],不断完善绿色消费制度,提升消费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如新的环境保护法明文指出:“一切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就为消费文明教育增加了法律权威,使之成为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以绿色产品供给助力绿色生活。优化绿色产品供给既是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推进绿色消费的重要举措。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推动企业绿色革命[16]转向绿色化生产方式,“从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的绿色生产方式转变,以及从灰色经济、高碳经济、直线经济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转变”[17],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步伐。以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为基础,企业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绿色产品供给,在产品的材质、功能、包装等方面都尽量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特别是在营销创意方面,要引导民众提升绿色产品认知度,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绿色产品、克服绿色产品认知障碍,如通过手机支付软件来鼓励民众的绿色消费行为,包括通过购买绿色产品增加支付宝的“芝麻积分”“蚂蚁森林能量”等,并以绿色购物积分兑礼或抵扣现金等方式鼓励人们养成日常购买绿色产品的习惯。
一是把消费文明教育深度融入课堂教学。高校要将文明消费理念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首先要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以“绿色发展”知识板块为主要依托,向大学生系统讲授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式、消费文明与时代新人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单列专题和贯穿相关章节的形式,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绿色认知和绿色素养。高校还可结合实际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伦理学、消费心理学等公选课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环保大课堂”“消费常识”等系列专题讲座。其次,将消费文明教育融入各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中,促使大学生深刻思考“专业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消费文明之间的关系”。最后,要建立协同机制,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消费文明教育中形成育人合力。
二是把消费文明教育精准融入实践教学。在尊重大学生知情权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抓取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轨迹,包括食堂就餐频次、点外卖频次、高端手机等生活用品更换频次、低碳出行频次等,形成大学生消费大数据图谱,生成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精准画像,从而准确把握大学生消费特征与心理倾向。要从中挖掘绿色消费典型,并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打造有人气、接地气的校园绿色达人,以形成强烈示范效应。同时要积极开展“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精减购物车”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入绿色消费积分,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此来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绿色消费方式,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还可依托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摄影、志愿服务等形式实现消费文明教育形式多样化。除此之外,还应把消费文明教育从学校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中去。高校可依托校企共建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绿色志愿者活动等机会,让他们通过参观环保教育基地、环保示范工程,直接到污水处理厂、空气检测局、垃圾处理站等机构接触第一手材料,开展实践调查,从感性到理性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认识到绿色发展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养成绿色消费习惯。
一是强化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的消费行为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方面是‘能不能’的问题,即经济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愿意不愿意’和‘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即伦理与文化问题。”[18]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普遍已不再被“能不能”的问题所困扰,更多的是面临“愿意不愿意”“应该不应该”的思想观念问题。大学生要深刻认识过度消费是人类价值观、消费观扭曲的体现,是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掠夺,是大量垃圾的制造,是无处不在的污染,是悬挂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社交关系是同辈同学,同辈同学对大学生影响巨大。大学生要积极融入正能量消费圈,从中寻找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避免陷入以消费获得认同、以高消费获得成就感的消费主义泥潭。此外,大学生还要努力融入以“兴趣爱好”“学习提高”为共同目的的正能量共同体,提升审美观念,广交益友,构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不一味迎合,不盲目求同,真正找到对自己产生正向影响的同辈群体,获取“同辈动力”。
二是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大学生要明确需求认知,找准人生定位,不攀比、不追风,在衣食住行上追求实用、适度、低碳、环保,主动选购绿色服务和环保产品,形成从物质到精神的“断舍离”。当下一些学生的消费方式可能已经超越“加法生活”,迈向“乘法生活”,他们囤积大量的非必需品,迷失在扎扎实实塞满生活的“甜蜜负担”之中。盲目效仿,冲动购买,其实都是对自身需求认知不足的体现。“断舍离”的要义就是要“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19](P1),“从物质财富的所有权的束缚中逃离”[20](P9)。为此,首先是做好减法,谨慎购买。大学生在购物时要遵循实用、适度的原则,保持简约大方的审美品格,不盲目追逐所谓新款,学会以欣赏代替占有。其次是舍弃废物,精简生活。大学生要学会舍弃那些非必须、不适合的多余物品,过一种简单清爽、井井有条的生活。例如,长期搁置的衣物、闲置的用品,可捐赠、分享,送给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