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年轻干部培养经验启示

2020-01-16 11:02邵长威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本领干部

邵长威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1]64重视年轻干部培养与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年轻干部是青年群体中的先锋力量,是干部群体中的生力军,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一、相关概念厘定

通过查阅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讲话,除了“年青干部”外,“年轻干部”与“青年干部”均有出现。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改革现行的干部工作制度,建立有利于提拔年轻干部的制度。”[2]246叶剑英也指出:“我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需要尽可能地增加中年、青年干部。”[2]210因此,针对中国共产党年轻干部的研究,首先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年轻、年青、青年、年轻干部、年青干部与青年干部。

根据年龄划界新规定:“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经过种种测定,决定将人生年龄重新划分如下:凡44岁以下者为青年人(过去是35岁以下),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者称之为长寿老人。”[3]1021有的工具书指出“年轻”也做“年青”,对青春期到成熟期这个年龄段年纪大小的评价;暗示缺少经验、不成熟或易冲动;暗示有活力[4]861。干部:名词,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士兵、勤杂人员除外);指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如工会干部,科室干部[5]445。陈云在《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中指出:“我们所要提拔的干部,不仅是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而且在数量上占多数的应该是四十岁左右的人、四十岁以内的人。”[6]121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年青”与“年轻”基本是同义词,均为形容词,二者某些情况下可以混用。但“年轻”用词范围较“年青”广,可以用来进行年纪大小的比较;“青年”是名词,可以单独使用,指年轻人或年青人;“年轻干部”“年青干部”与“青年干部”三个词基本词义非常接近,通常可以混用。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培养年轻干部的方式考察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中国共产党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经历了全国执政探索期、改革开放完善期和新时代纵深发展期等阶段,选拔和培养方式日益制度化、规范化。

(一)全国执政探索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此时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基本处于中、青年的年龄段。刘少奇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干部专业化”。毛泽东在1957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又红又专”思想,“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7]309从工农群众中选拔干部是这一时期的干部主要来源,即“以工代干”。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虽多次强调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问题,但由于对于领导干部的选拔存在个人意志决定以及大规模政治运动的影响,使得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事业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二)改革开放完善期(1978-2012年)

这一时期针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党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老一辈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退休制度的建立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大改革。领导干部退休制度于1982年写入党章。同时,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化干部队伍建设标准。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包括领导干部选拔在内的各项政治体制改革愈加完善,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公开选拔、公推直选逐步铺开,具体形式包括“一推双考”“双推双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以及“凡进必考”等多种形式。进入新世纪,党内相关干部法规陆续出台,为年轻干部培养提供了党内法规保障,干部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如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三)新时代纵深发展期(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与任用更具有新时代特色,更加突出政治标准,注重过程性考核,完善能上能下运行机制,突出勤政为民思想,强化年轻干部的全方位培养,着重激励与约束并重,强调学习和基层历练对于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作用;更加强调党规党纪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为党内相关规章制度愈加完善,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

三、党对年轻干部培养的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针对年轻干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并发布了相关规章制度,对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标准。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期五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突出体现了新时代党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

(一)政治标准占首位

邓小平指出:“首先要看政治标准,要考察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表现。”[6]456-45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8]通过严把政治关,明确对年轻干部教育与培养的方向。

政治标准就是让党放心的标准。赵乐际指出:“改进推荐考察办法,解决好用什么方式选人的问题。要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突出把好政治关,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9]

(二)德才兼备是根本

讲求德与才的统一历来是我党对于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10]德才兼备,前提是以德为先。作为党的干部,德首先是政治品德,对党忠诚、表里如一,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

对年轻干部而言,有德是前提,有才才能克服“本领恐慌”,才能切实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最后一部分着重指出了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包括增强政治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三)实践标准不可少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实践的标准就是基层一线的历练与高大情怀的统一、知与行的合一。柏拉图曾有言:“我们必须寻找坚持原则孜孜不倦为他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服务的那些护卫者。我们必须从他们幼年时起,就考察他们,要他们做工作,在工作中考察他们。”[11]128-129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对党的干部的选拔逐步经历了非制度化到制度化、规范化的转变,从“以工代干”到大中专院校学生选拔,再到90年代公务员制度的正式确立,“逢进必考”和“逐级选拔”是当前党的干部来源的主要方式。“我们党从来都是在重大政治任务中、在火热社会实践中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12]“铺‘路子’不如压‘担子’,这才是培养干部的好办法。”[13]2

(四)勤政为民展作风

年轻干部不仅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同时也是关系党风和形象的窗口,尤其是基层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4]勤政,就是要做到干净担当、一心为公,积极履职尽责,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并敢于同歪风邪气坚决斗争,以良好的工作实绩回报党和国家。为民,就是切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尽心尽责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自身岗位当作事业,投入年轻人的激情与热血,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五)注重学习提素质

“学习”与“奋斗”等词语多次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更为紧迫。“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1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与奋斗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16]

四、新时期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培养效果的举措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059.4万名。从党员的年龄结构来看,30岁及以下党员1273.9万名,31至35岁党员937.7万名,36至40岁党员860.4万名,41至45岁党员863.5万名,46至50岁党员932.6万名,51至55岁党员911.9万名,56至60岁党员679.5万名,61岁及以上党员2599.9万名[17]。通过计算,45岁以下党员总数为3935.5万,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3.44%。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从这个角度讲,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年轻干部,甚至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年轻干部的一些弱点,如“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有的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磨炼,有的缺乏关键岗位扎实历练,有的做群众工作本领不够强,有的担当作为的底气还不足”[18]。

(一)进一步加强党内年轻干部教育体系建设

培养年轻干部应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既要强本固基又要做到顺应时代,因势而为,通过完善年轻干部教育体系来加强党内年轻干部教育。从内容上看,年轻干部教育体系应注重政治素养教育、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业务能力教育的整体布局;从教育途径上看,做好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协同推进,常态化教育与非常态化教育相统一。同时要合理统筹规划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

党管干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根本原则和遵循。教育体系建设首先应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干部水平并不是仅仅取决于文化和学历高低,极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他们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19]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就加强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了重点论述,形象地将党性教育喻为共产党人的“心学”。《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贯穿于源头选拔、日常考核、提拔使用等各个环节。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历来是我党选拔干部的原则。干部选拔标准要统一,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为党和国家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根据工作和岗位需要配备年轻干部,力戒论资排辈、照顾平衡等不良风气。“对干部的最大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18]能上能下是对年轻干部的激励与督促。

(三)强化制度保障

制度问题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的重要作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并重对党内年轻干部培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进入新时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多项党内法规,如2014年出台《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2016年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2018年出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9年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以制度强化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对不遵守制度与纪律的负面行为加大处理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156

(四)严字当头强化监督管理

成长为一个好干部是自身努力与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年人才的成长规律与人的思想变化规律决定了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长期性与任务的艰巨性,新时期条件下年轻干部的培养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同时要用科学办法进行管理,切实管到位、管到点子上,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1]监督管理重要的一方面是实践检验,在实际工作中督促、提升年轻干部的实际能力。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本领干部
小透明,大本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谁的本领最大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谁的本领大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