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鸟源H16N3 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0-01-16 07:15LiYu-lei,LiMing-hui,TianJing-man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野鸟哺乳动物致病性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家禽或野鸟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其病原为有囊膜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病毒,属正黏病毒科A 型流感病毒属。野生鸟类被认为是AIV 的天然宿主和基因储存库,在AIV 的保持、变异、重组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除高致病性H5 和H7 亚型AIV 外,其它亚型AIV 通常仅引起禽鸟的轻度或无症状感染。但是,随候鸟的季节性迁徙,AIV 可以传播给其他鸟类、家禽或哺乳动物,与其他AIV 重组或致病性发生改变,给野鸟自身、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H16 亚型AIV 最早于2005 年从1999 年采集自瑞典黑头鸥的样品中被鉴定出来。至今,多个国家检测到H16 亚型AIV。早期研究显示,H16 亚型AIV通常只感染鸻形目的鸥科鸟类,该亚型AIV 与从鸭和鹅中分离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在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显示出显著差异,相比其他亚型AIV,该病毒更容易附着在人的呼吸道、角膜和结膜,引发人们对其可能在人和鸥之间潜在传播的担忧。但在我国尚未有关于H16 亚型AIV 的报道,其在我国流行情况及生物学特性也未有研究。

近期,《Transboundary Emerging Diseases》发表了“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H16N3 subtype influenza A viruses isolated in wester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持续对野鸟进行AIV 流行病学监测,首次在我国西部地区分离到两株H16N3 亚型AI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H16亚型AIV 的生态分布,进化特点和致病特性。2018 年,研究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采集了248 份黑头鸥新鲜粪便样品,从中分离到两株H16N3 亚型AIV,分离率为0.8%(2/248),这是该亚型AIV 首次在我国检出。HA 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两株病毒均属于欧亚分支,与2011 年在荷兰流行的H16N3 病毒最为相似。内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同时也揭示出两株病毒均具有种间重配的特征。

不仅如此,该研究还揭示出两株H16N3 亚型AIV 均具有同时结合人源和禽源受体的双受体结合特性,其中GBHG/NX/1/2018(H16N3)株病毒显示出更优先结合人源受体的能力。两株病毒接种MDCK和A549 细胞后,其生长滴度不高,但在鸡胚中能够高度复制。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哺乳动物细胞,鸡胚更适合该病毒的生长。此外,AIV 感染哺乳动物模型-BALB/c 小鼠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两株H16N3 亚型AIV 均不能在小鼠体内有效复制,表明目前该病毒对哺乳动物无致病性。

本研究首次阐释了H16N3 亚型AIV 在我国的出现及其生物学特性,丰富了我国AIV 生态学和流行数据,对我国H16 亚型AIV 的监测预警及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评述论文来源:Li Yu-lei, Li Ming-hui,Tian Jing-man,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H16N3 subtype influenza A viruses isolated in western China[J].Transbound Emerg Dis.2020 Apr 7.doi:10.1111/tbed.13511.

猜你喜欢
野鸟哺乳动物致病性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野鸟与笼中鸟
野鸟
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
北京野鸟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