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迎迎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四川好人》是20 世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1940年创作的戏剧代表作。这部作品为达到布莱希特本人所提倡的“陌生化”、“离间”等效果,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四川首府。故事主要围绕三个神仙来人间遍寻“好人”,唯一的“好人”——沈黛却在现实社会中难以生存、立足,经历重重冲突后不得已分裂出“坏人”——崔达这一身份而展开。人性的矛盾、复杂,在《四川好人》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同时代的美国,戏剧家奥尼尔在1923 年创作完成了其现代主义作品之一的《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这部戏剧作品的主人公,埃拉——白人女孩、吉姆——黑人男孩,两人间的感情在当时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肤色歧视观念下,饱受着心理、感情、精神等方面的摧残。埃拉这一女性形象,最终在肤色的黑与白、爱情的坚守与妥协的不断冲突下,精神崩溃、分裂,走向疯癫。
沈黛和埃拉,虽是出自不同国家的不同戏剧家笔下的形象。但这两个女性都经历着来自外部(社会)和内在(自身)的多层面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个体“唯一”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两个“我”之间的冲突。最终,在冲突的步步紧逼、不可调和之下,沈黛和埃拉在崩溃中走向分裂。无解、无望的结局,宣告了两人同样的悲剧命运。戏剧家布莱希特和奥尼尔,通过这两个相似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自我言说。
个体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而存在。但作为个人的沈黛和埃拉,从出场就显现出与群体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特征。个体的“唯一”、“独一”作为他者,始终与社会“群体”之间矛盾、冲突着。
在戏剧《四川好人》中,不论是沈黛还是崔达,都作为社会群体的对立面——他者而出现。三位神仙来到人间寻找“按照人的尊严生活的好人”,多次失败后才找到妓女沈黛。沈黛生活窘迫,纠结后放弃招揽客人,让三位神仙留宿在她房间。于是,沈黛就成为了神仙眼中的世界上第一个“好人”,最后一个“好人”,唯一的“好人”。此为沈黛作为个体“唯一”的第一点体现。三位神仙为鼓励沈黛继续做好人,给了沈黛一笔钱。沈黛以此为本金,开了香烟店。原本与沈黛相同生活处境、地位、阶层的一个个生活困苦者,开始出现在香烟店。沈黛坚守做个好人的信念,善良收留、施舍、帮助他们。可是这些生活困苦者在香烟店打架、抽烟、吃喝,几乎要毁掉她的营生。这时善良的沈黛,已成为“群体”眼中的“唯一”——可索取的他者形象,此为第二点。沈黛不得已为保护自己的生意,女扮男装成表哥崔达——冷酷、不近人情,甚至后来开了工厂,剥削这些生活困苦者。崔达这一压迫者、剥削者的个体“唯一”,无疑是他者形象的最好体现。因此,沈黛身上所体现出的个人“唯一”与她身处的社会“群体”之间始终存在着对立、冲突。
在奥尼尔的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第一幕中,八岁的白人女孩埃拉和玩伴黑人男孩吉姆,互相喜欢,羞涩地牵手,单纯地都想拥有对方的肤色。这样的开场,在其他小伙伴的如“黑乌鸦”、“黑鬼”等辱骂性的歧视言语中,将埃拉作为个体“唯一”凸显了出来。但九年后,长大后的埃拉意识到了肤色的问题,“我已经拥有了很多朋友,他们和我都是同一类人”,认为“你我又不再会有什么共同点”,冷淡吉姆并成为了白人男孩米基的女朋友,再给米基生下孩子后,被米基抛弃。最终埃拉被吉姆感动,认为“他是我唯一的朋友”,“他是这世上唯一的‘白人’!善良而正派”。两人决定要结婚。婚礼当场,街区的白人、黑人按照种族站成对立的两排。这时,敢于与黑人吉姆结婚的埃拉,成为了街区这一社会“群体”敌对的眼中他者的存在。埃拉的个体“唯一”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在婚礼场面达到高潮。
沈黛与埃拉,个体内部都存在着互为他者的两个“我”。
在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中,沈黛身上的两个“我”,分别是被称为“郊区天使”的“好人”沈黛和“郊区恶魔”的“坏人”表哥崔达。表哥崔达的三次出场,都是在“好人”沈黛因行善而生存陷入困境的时候。第一次出场,是因为沈黛收留了许多生活困苦者,甚至几乎要毁掉她的香烟店。这时表哥崔达突然出现告诉众人,“自我来店以后,她再也不能为你们做任何事情了”。崔达不仅不近人情,手段冷酷利落,而且与沈黛在观念上也截然相反,他认为“这个城市的苦难太深重了,个别人不可能改变它。”表哥崔达在根本上否认了“好人”沈黛及沈黛存在的价值。第二次出场,是为了沈黛的爱情。“好人”沈黛在戴上崔达的面具前,“为了吃一顿午饭,需要铁石心肠”,以此肯定了“坏人”崔达及其存在价值。但沈黛清楚地知道,“他和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他的想法不对。”沈黛在生存上需要崔达,却又将崔达看做是与她对立的他者的存在,多次告诉邢氏崔达不回来了、永远不再回来了。但是第三次,崔达出现是因为沈黛发现自己怀孕。“我的儿子啊,对你我要尽心竭力,对其他的人,我要像猛虎和野兽,需要这样的时候,就得这样。”之后崔达抢了别人的烟叶,开了烟厂。最终被人怀疑谋杀了沈黛而被告上法庭。
崔达在法庭上承认,“崔达是我,沈黛是我,两人都是我”。沈黛个体内部存在的这两个“我”——崔达否定沈黛存在的价值,但又为保护沈黛而存在;沈黛肯定崔达存在的必要性,但又不认同崔达的观点。两个“我”互为他者,对立且冲突地存在。结尾部分极度绝望的沈黛对消失的三位神仙喊出“救救我吧”。
同样需要拯救的是《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埃拉。白人埃拉在和黑人吉姆结婚后,面对的主要冲突由之前的个体“唯一”与身处的社会“群体”之间冲突,转向埃拉个体内在两个“我”的冲突。埃拉身上的两个“我”,分别是理智、理性的埃拉和无法克服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白人优越感、种族歧视的埃拉。埃拉在理智上清楚地知道黑人吉姆的善良与优秀,“你是其他所有方面都远比他们优秀”,最终才会被吉姆所感动,答应嫁给吉姆。但是婚后,埃拉身上无法克服的种族歧视彻底爆发。在和吉姆妹妹哈蒂的相处过程中,她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白人的优越感。埃拉对房间挂着的刚果面具,极度鄙视、抗拒、厌恶,同时充满挑衅地要求吉姆不再去参加律师考试。哈蒂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这就是白人所谓的公平!——他们担心他们的优越地位受到动摇!”可很快平静下来、恢复理智理性的埃拉,努力挣脱心中的白人优越感或种族歧视,她又重新鼓励吉姆去参加考试。可又很快再次陷入集体无意识中,拿着一把切肉刀,打算杀了正努力学习的吉姆。“对个人而言,无意识投射通常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投射后,她生活在幻影中,丧失了区分现实与梦幻的能力,不仅在心理上认为吉姆是邪恶的化身,威胁着她作为白人的优越地位,而且在行动上必须除掉他。”[1]
埃拉就这样在两个“我”之间来回切换、冲突,让吉姆精疲力尽的同时,自己最终彻底走向崩溃、疯狂、分裂。
沈黛与埃拉经历着相似的冲突——个人“唯一”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两个“我”之间的冲突,最后走向分裂的悲剧命运,体现了人性的复杂矛盾。但是在相似的冲突与分裂的悲剧命运背后,创作者布莱希特与奥尼尔有独特的自我言说,这也就赋予了沈黛与埃拉不同的悲剧色彩与审美效果。
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试图探讨的核心命题是:好人能否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沈黛与崔达,就是这个命题的正方与反方。同时,结尾部分对沈黛陷入无解的绝望处境有这么一段收场白,“我们已无能为力,这不是装模作样!唯一的出路或许就来自这种不幸:您自己设身处地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好人得到一个好结局。”布莱希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观众的反思。在这样的世界上,神仙都没有办法,好人活不下去,好人得变成坏人。沈黛变成崔达,是为了生存,为了对抗身处的社会“群体”,是这个社会把“好人”沈黛逼成了“坏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主人公的善恶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矛盾,主要源于主人公与周围人的相互联系,对此剧本作了最为充分有力的描述。”[2]布莱希特的戏剧《四川好人》强调社会环境对人造成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最终,引导观众得出这样的主题:如果想让好人生存下来,需要改变的是这个世界。这是布莱希特的核心创作意图。但在实际的戏剧效果中,沈黛变成崔达,还有沈黛自身内在的原因。这就与《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埃拉的分裂所产生的悲剧审美效果正好相反。
奥尼尔的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具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女主人公埃拉经历着与沈黛相似的多层面的矛盾、冲突。但与作者布莱希特要批判社会、改造社会,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创作意图不同,奥尼尔塑造埃拉这一冲突、分裂的形象,更多强调的是种族歧视对白人埃拉、黑人吉姆造成的难以磨灭的精神和心灵上摧残。因此,奥尼尔细腻地从心理、精神等层面表现了埃拉在两个“我”——双重人格之间的苦苦挣扎,以及埃拉的分裂对黑人吉姆造成的伤害。奥尼尔将结局处理的极具宗教意味,用宗教来安抚人心的创伤,甚至移用了《圣经》伊甸园原型。已疯癫的埃拉与吉姆重新回到了小时候未受肤色、种族歧视观念影响的人类早期阶段,做起了幼年时的游戏。而吉姆像是曾背叛上帝又重回上帝怀抱的亚当,两人作为上帝的子民平等,且无肤色、种族差异地相依为命。
沈黛和埃拉这两个分裂的悲剧形象经历着相似的冲突,又各有侧重。沈黛身上体现的是由社会“群体”所导致的“好人”“坏人”两重身份上的矛盾与分裂。布莱希特通过沈黛这一形象,主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改变这个世界才能让好人生存下来。埃拉则更多地是个体内在精神、心灵方面的两重分裂人格的冲突,最终将安抚心灵、拯救灵魂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