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艳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427)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企业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大型企业因为自身规模快速增长,为了提高财务运营效率、加强运营管控及降低人工成本建立的。通过构建全组织、全财务流程、一体化的财务共享系统平台,实现多系统集成互联应用,不仅能支撑业务创新发展,也支撑财务管理转型。虽然财务共享中心被很多学者视为一种创造卓越绩效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的创新管理手段,但由于在我国实践应用时间较短,尚不成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对财务共享中心现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能够为企业运营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借鉴与帮助。
共享服务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Barbara Quinn 等人(1995),对共享服务的提出以顾客为中心,加上服务收费,得到商业价值,他们认为这种全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就是共享服务。
Kagelman(2000)指出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是流程再造,通过将重复性步骤从工作提取出来,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能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及优化资源配置。Bergeron Bryan(2004)提出建立共享中心的目的在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Martin Fahy 和Andrew Kris(2005)从专业角度出发,表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以及工作效率的关系,指出企业集团在工作方面的低效是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的非标准化。
国内学者对财务共享中心的研究是从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开始研究,探索并分析其运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寻找问题。陈虎和董浩(2009)提出,财务共享中心衡量能否完成设计目标的量化标准是5 个维度的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达到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在绩效评价的管理水平上更上一层楼。李少武(2011)的设想是针对“一个会计主体”提出的,以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为例开创整个省可以统一应用的运营模式,其中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结算、数据信息和票据档案等会计服务。程平、赵敬兰等(2017)提出从大数据和云会计出发,对绩效管理流程中的目标制定、目标分解、预警监督、原因分析、考核激励和总结改进等六个闭合的流程进行了叙述。陈翼(2018)通过研究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得出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应该包括服务满意度、业务处理质量、服务水平协议达成度、人力成本节约率、业务处理时效和个性化服务六个指标。
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目标是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出来的,因此很多员工对此不够了解,共享中心的平台已经开始应用,但是员工并不清楚财务共享中心在他们的工作及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尽管公司将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然后制定员工的目标,但是考虑的首要依据仍然是员工的基本职责,而不是根据财务共享中心所制定的战略规划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对于共享中心战略目标的知晓度,使员工缺乏对共享中心战略中自我地位的认知,导致积极性不高,不去主动适应和完成相应的目标。
在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中,很多绩效考核制度仍然采用以前的制度,并未按财务共享模式进行调整。首先,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中,绩效评价的时间通常为三至六个月一次,评价周期较长,考核时更容易受员工近期工作表现影响,一旦出现较大的变动因素就会对当期的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公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员工的不满情绪,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没有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设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模式,对不同岗位制定的绩效评价制度标准过于统一,会在绩效评价的结果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公平性。
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目标应与各部门的具体目标相互衔接,但实际工作中财务共享中心与细分业务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性。共享中心如果将工作的高效性以及优化意识渗透到共享中心的源头部分,从根源出发,将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落实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在后续的业务流程优化中体现其便利之处。既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又可以使财务共享中心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想要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目标,要靠部门间和岗位间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使整个公司以及财务共享中心真正实现良性循环。
由于很多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信息的管理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运作时间较短,绩效管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虽已开始使用,但是出现的问题较多,无法对绩效管理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其流程中需要标准化的内容不能与实际同步,实施过程中就需要面对将流程重新梳理规范的难题。目前可参考的同行业企业数据较少,规范化的内部管理统计信息更是匮乏,对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税务数据进行整合的难度较高,过程较复杂,导致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整合这些绩效管理信息的平台。
企业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其目标的制定应该与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在设立财务共享中心满足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同时,要使绩效评价的效果得到真正的落实,企业必须将新型的管理模式融合到公司的运行机制中,使得对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模式的理解不再仅限于管理层,应该获得员工在认识上的赞同和行动方面的支持。由于财务共享仍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很多理念以及措施需要真正落地,为了让员工尽快熟悉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使得共享模式和战略目标更好地融合,需要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并将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然后制定员工的目标,避免其在工作中出现漫无目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虽然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可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依然要通过增强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来提高运行质量以及效率。因此,财务共享中心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离不开员工的稳定发展。第一,员工在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管理层可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将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相结合,通过旅游、升职、学习交流等全方位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降低离职率的同时激发员工自我工作热情和自主服务意识。第二,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差异化管理,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根据员工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职位调整,建议企业自身从人员管理方面入手,设定定期轮岗制度,以使员工熟悉并且掌握不同的业务,促进员工对不同的岗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开阔员工的眼界,帮助员工综合发展,激励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使得绩效评价体系得到更全面的应用。
财务共享中心为了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必须与各个业务部门进行有效对接,不仅要加强共享中心和业务部门的相互融合,还要增进共享中心岗位和业务部门岗位间的联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共享中心工作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财务共享关键的环节在于流程管理,流程在满足企业内部推广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在合理的设计思路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改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重新塑造管理流程,另一个是优化管理流程。管理流程的重新塑造在其建设的初期,而管理流程的优化需要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始终。在财务共享中学实施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标准操作流程方法来进行改进,借此来适应发展的需求和变幻莫测的环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一个强大的信息沟通管理平台是企业整合各方资源的首要条件,财务共享中心在应用之后应该继续加大信息共享平台的升级,完善各个共享服务模块的绩效评价机制,强大的平台可以为企业的在收集信息、资料研究与分析上提供基本保证。有用信息的筛选可以找出更多数据指标的关联性以及趋势变动,对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更合适的方案。不仅可以对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具有优势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对实施过程的结果进行反馈,产生双向作用,均衡各方能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结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带来很大挑战,财务共享中心能促进企业的业财融合,使企业在处理业务时更加高效,优化企业的管理系统。针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模式及其绩效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明确绩效管理目标,提高共享中心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以便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更加及时、准确、标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