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
新高考重视对学生阅读广度、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高考要求的变化。教师要全面探究小说教学方法,将“以文带书”“以问引思”“以情促悟”“以读促写”等作为小说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打造高效的小说教学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以文带书,拓展阅读视野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试卷大幅度增加了阅读量,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此,高中小说教学要回归语文教学本源,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性阅读,采用“以文带书”的方式,从小说节选片段拓展到整本小说阅读,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在拓展性阅读中,教师要明确阅读主线,围绕主线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此篇为《红楼梦》的节选,而《红楼梦》是高考必考的名著之一,所以教师必须从整部书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教学关键环节如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描述王熙凤,激发学生一睹王熙凤“风采”的兴趣;在初读环节,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小说重点写凤姐的头饰和服饰的目的是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文章对凤姐的整体描述给人带来什么印象;在品读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最精彩的段落语言描述,让学生找出反映王熙凤性格的动作细节,理解“忙转悲为喜”中的“忙”为何意,并让学生结合王熙凤与黛玉的对话和与王夫人的对话,分析下王熙凤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拓展阅读环节中,教师将阅读范围从课本上的节选拓展到《红楼梦》原著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原著对王熙凤性格特征描述的有关章节,进行小组内讨论,并在课堂上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在新高考背景下,整篇小说的阅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新任务,教师必须将阅读教学内容从课文延伸到整本名著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中掌握典型人物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
二、以问引思,培养阅读能力
新高考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就要求高中小说教学要根据课本知识体系设定能力目标,采用“以问引思”的方式,通过提出一系列思辨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
以《炮兽》为例,这篇课文属于选修教学内容,教师可将自主阅读作为主要的阅读方式,设定多个能力目标,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阅读课文。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并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文中的老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老人是遇事沉着冷静的人,有的学生说老人是十分勇敢的人,还有学生说老人赏罚分明……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看法,之后再引入下一个问题:文章是如何在场景描写中应用的对照法?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有的学生说勇士的慌乱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形成了鲜明对比,有的学生说老人“天使”般的声音与“魔鬼”般的声音形成对比……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见解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能够将对照法的手法借鉴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在小说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思考性问题,贯彻落实新高考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阅读见解,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发展。
三、以情促悟,融入角色体驗
新高考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能够对复杂的情节化繁为简,深入掌握小说的思想和主题。为此,高中小说教学可采用“以情促悟”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融入小说人物的角色体验中,从而让学生感悟小说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这篇小说是一部外国小说作品,充满悬疑的题目就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但是,由于外国小说的创作背景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之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所以会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初步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以“我”的视角解读全文,使学生明白“我”是否在母校,“我”受了什么伤,并引导学生通过“我”的手揭开悬念,从而准确认识到“我”已经失去了双臂右腿。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到“我”的情感中,紧紧抓住小说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发展,更加深入的体验角色。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精读文章,让学生以体验者的身份解开小说设置的悬念,包括“我”身边的消防队员是谁?牛奶有什么意义?比尔格勒到底有没有认出“我”?等悬念,帮助学生在精读中获得独特感悟。
体验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小说阅读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解读文章,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能够使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阅读体会,帮助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
四、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新高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技巧,才能保证在高考作文中取得理想的分数。为此,教师要在小说教学中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小说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以《祝福》为例,教师要引入辩证分析法,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小说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将祥林嫂这一角色引入到现实生活中,从当代社会女性的视角去评价祥林嫂的人物悲剧。在学生能够从多层次、多维度鉴赏小说内容之后,教师再布置学生写一篇议论文,题目为《决不让祥林嫂的悲剧重演》,让学生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角度出发,对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进行有理有据的抨击,并歌颂社会主义制度和现实生活的美好。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既熟悉了解小说的内容与写作技巧,并将小说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新的变化,将新高考的要求落实到小说教学中去,通过开展拓展性阅读、思考性阅读、体验式阅读以及读写结合等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