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华斌
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提升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诗歌阅读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诗歌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这很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使学生在诗歌创设的情境中参与交流和讨论?教师该如何改进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核心?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在高中诗歌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圈教学模式,将语文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实践中,开展深度学习,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阅读圈教学模式
1.阅读圈教学模式的内涵
阅读圈又称文学圈,是外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分组阅读活动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的教学方式。阅读圈的显著特征是以阅读小组的活动为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共同研讨,获取知识,提升阅读与理解能力。基本程序是:一组学生阅读同一篇故事、诗歌或书籍,每一位组员在完成独立的阅读任务之后,自主选择自己担任的阅读研讨角色,如背景分析师、插画家、情节分析者、人物特点分析者等。
为了保证阅读圈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步骤如下。
(1)解释:说明阅读圈的重要性和它的操作方式。
(2)示范:让学生观摩(现场或录像均可)。
(3)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4)总结: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自己总结有效实施阅读圈活动的方式。
阅读圈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学生根据组内拟定的要求进行独立阅读并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第二步,相互交流,组内分享。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分享阅读感受和读书笔记。第三步,集思广益,汇报展示。学生将本组讨论的精华内容在班内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
2.开展阅读圈教学活动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特别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和小组的展示任务,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3.高中诗歌阅读圈活动的选材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阅读圈模式的特点,高中诗歌阅读圈教学活动的教材,主要选择人教版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诗歌单元涉及的诗词篇目。通过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吸取古今中外诗词文化的精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中阅读圈诗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开展阅读圈诗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思考与交流,活动包括个体的阅读、思考和小组的讨论、分享。
1.角色分工和任务安排
(1)共享角色
老師在诗歌阅读圈活动中设定4-6个角色,每个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把角色分配给每一个组员。每个组员通过自主阅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后形成文字或图画,在小组内依次展示自己的角色形象。小组成员在欣赏的同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分享角色带来的挑战和成就感。
(2)同研任务
在上一个环节完成后,教师再把全班几个小组中承担相同角色任务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新的学习圈,即新的活动小组。比如,每个小组中承担“背景分析师”的学生组成“背景分析师”小组,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研讨一个任务,最后形成该角色(背景分析师)的最佳展示成果。这种方式使每组学生能聚焦同一问题,群策群力,提高活动效率。
(3)齐创成果
每一个角色任务都通过“同研任务”环节,形成该角色的最佳展示成果。然后,每个角色推选一个“发言人”,把各自的成果以创意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种展示既包含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创意,又汇聚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培养了学生迎接挑战的自信心。
2.教学实例
本节课的诗歌阅读篇目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是一首单纯、轻盈而又深含忧郁的抒情诗。学生通过常规的诵读很难把握诗人深藏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情感。笔者在诗歌阅读圈教学活动中作了如下安排。
(1)诗歌阅读圈教学步骤(40分钟)
①教师将阅读圈的角色分工和角色任务表(见图1)发给学生。(1分钟)
②学生抽签决定自己在组内担任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3分钟)
③学生自主阅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后,形成文字或图画,在小组内依次展示自己的角色形象。(8分钟)
④学生在新的学习小组中共同研讨一个任务,群策群力,最后形成该角色(背景分析师)的最佳展示成果。(12分钟)
⑤每个角色推选一个“发言人”,把各自的成果以创意的形式,依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16分钟)
(2)诗歌阅读圈活动过程
①共享角色
笔者在这次诗歌阅读圈活动中,设计了5个角色(见表1)。
角色1:背景分析师。这个角色的任务是梳理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探求他的写作意图;并从中寻找诗人情感的“蛛丝马迹”。
角色2:朗读者。该角色的任务是读出这首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并通过肢体语言,借助歌舞,读出作者的情感。把听者带进如诗如画的康桥。
角色3:插画家。该角色的任务是根据徐志摩诗中2-5节的景物描写,运用“沙画”的技巧,画出4幅画;并为每一幅画配一个诗意的名字,再现诗歌的“绘画美”。
角色4:语言及手法赏析师。该角色的任务是找出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加以赏析,并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将情与景巧妙融合的。
角色5:情感分析师。该角色的任务是从《再别康桥》的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情感因子;并探讨首尾两节作者细腻的情感,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从而握作者身藏于其中的惆怅、哀伤和依依不舍之情。
角色6:文化传承者。该角色的任务是从意象、意境入手,分析这首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传承;赏析《再别康桥》的语言,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
每个小组及每个学生都承担了各自的角色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诗歌阅读圈活动中彼此鼓励,互相帮助。共享角色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
②同研任务
在设计角色任务的同时,笔者也为学生设置了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比如,笔者给“情感分析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若干年后再次回到母校时,你会想到什么?徐志摩为什么不能纵情放歌,只有“沉默”“悄悄”地离去?
这些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不仅能让他们产生对《再别康桥》讨论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设身处地的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人公的情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文体知识和文化内涵作了铺垫。
通过对角色任务的共同研讨,学生对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和景物描写有了更深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知。学生把诗歌阅读体验和自己的生活、成长紧密联系起来,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实践者,在诗歌阅读圈活动中,逐步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
③齐创成果
在成果展示环节,每个组展示的角色相互渗透,环环相扣,既有深度又有厚度。
例如“背景分析师”这个小组成员,对比分析徐志摩三次离别康桥的时间和原因,最后一致认为:本诗应该是诗人在1928年8月第三次离别康桥时写的。当时的中国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下,徐志摩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已然找不到以前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这首诗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这与“情感分析师”展示的角色成果不谋而合。
承担“插画家”这一角色任务的小组成员,不仅用简笔勾勒的方式为2-5节画出了四幅画,而且他们还结合诗中的意象为这四幅画命名。分别是:金柳艳影图、柔波青荇图、清潭榆荫图、星辉泛舟图。诗配画,很准确地再现了康桥之美,寄托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与“朗读者”的深情吟咏相得益彰。
承担“文化传承者”这一角色任务的小组成员,通过对其他五个角色任务的综合研讨,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这是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因此,我们学习必须勤奋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在齐创成果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个体和群体的形式参与其中,并颇有创意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该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大胆创作,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以上三个环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旁观者、引导者、总结者,自始至终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在诗歌阅读圈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并适时作出积极的评价。
三、活动效果及反思
1.活动效果
高中诗歌阅读圈教学活动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和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锻炼了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形成的合作意识,获得了参与研究和创新的积极体验,逐步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1)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实施高中语文阅读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传统课堂上的截然不同,由讲授者转变成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同时进行课堂观察、引导和评价。
(2)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中诗歌阅读圈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吸收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合作,不但挑战和突破自我,逐步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反思
(1)从诗歌的语言入手,探讨诗歌的“三美”
中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前辈关于现代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三美”追求中本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如果能在學习圈活动中增加对这首诗“语言美”的深刻探讨,效果可能更好。
(2)落实课堂观察与多元评价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在传统的学习性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运用“学生互评”和“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有趣、高效。
(3)把更多学习自主权下放给学生
在今后的高中诗歌阅读圈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下放给学生。例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自主选择诗歌篇目,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角色及角色任务,在展示的内容和形式上鼓励“百花齐放”。
通过这次高中语文诗歌阅读圈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尝试,笔者深深体会到: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要想落实到位,取得理想的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活动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增强诗歌阅读的信心,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和逻辑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深度学习的需要,笔者认识到,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必须有根本性的转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达到教学的更高境界。
[作者通联: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