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矿文学创作的历史探寻
徐州煤矿与文学结缘可以说始于北宋。公元1078年4月21日,43岁的苏东坡从密州调任徐州知州。写下了著名的《石炭》诗: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到常胜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
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
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
磊落如瑿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
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
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
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
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
要斩长鲸为万段。
这首诗描写了徐州百姓发现、开采、利用煤炭的场景。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早描写煤炭开采的诗歌,开创了中国煤炭工业诗的先河。从这个意义上说,苏东坡是徐州煤矿作家群第一人,《石炭》诗是徐州煤矿文学创作的发端之作。
1882年,南京候选知府胡恩燮奉洋务派首领左宗棠之命,来贾汪办矿,成立徐州利国矿务总局,揭开了徐州煤矿正式工业化开采的序幕,使徐州有了第一批产业工人。胡恩燮是一位饱学之士,“尤工古近体诗。史载有古体诗《愚园偶忆诗草》《六朝石记》等,如《秋夜》中的诗句:“蟋蟀啼不止,虚斋秋夜长。隔帘见河汉,云影淡微茫。竹树弄疏响,罗衣生嫩凉。流萤解人意,来照读书床。”颇有意境。更难得的是,光绪八年八月二十四日(1882年10月5日)胡恩燮创办的徐州利国矿务总局成立(徐州矿务局于1985年将这天定为徐州矿务局开采纪念日)。半月后适逢重阳,胡恩爕偕同仁登徐州二郎山,遥望张良留城故址,联想来徐办矿得展抱负,心潮起伏,作《金缕曲》以记之。这首与徐矿相关的词下阕为:“侬今小寄彭城市,只希冀,洪钧鼓铸,溷身尘世。转眼驹光驰过隙,潘鬓二毛若此。君不见留城故址,当日论功封建地,料沧海早作消磨计,空剩此,一湖水。”道出了胡恩燮来徐州最大愿望是:只希冀“洪钧”(老天)也能帮助他“鼓铸”(缩金属以铸器械),即开采徐州煤炼好利国铁,使他这个“潘鬓二毛”(须发已白)的老人能“溷(混)身尘世”安度晚年。
辛亥革命后,贾汪煤矿几易其主,几易其名,人间地狱十八层,矿工压在最底层。矿工苦难民谣“窑啊窑,窑啊窑,不养老不养小,今儿下窑做牛马,明日不知往哪倒”等流传甚广,就连宣传革命的传单《十一月革命鼓儿词》都是用矿工喜爱的鼓词形式编写的。可以说是矿工们创作的口头文学。
1950年,韩桥矿工人浦瑞堂有较高的口头文学创作天赋。能将看到的人和事现场即兴编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韵律文学,代表作是忆苦思甜题材的《一百零八个头儿》,每句词的结尾都带一个头字儿化音。例如讲到矿工解放前的苦难生活时“睡的是破席头儿,枕的是青砖头儿、吃的是窝窝头儿,盖的是烂被头儿……”等等,讲到解放后矿工幸福生活时“窝窝头变成白馍头儿,有滋有味喜心头儿,幸福生活有奔头儿……”等等,在当时有较大影响。虽然浦瑞堂没有出版发表过什么著作,但他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徐矿文学史值得记载的一笔。
1959年,徐矿出现了全国有名的矿工诗人孙友田。孙友田原是韩桥矿职工,后调江苏省作协工作。是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出版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花雨江南》《石炭歌》《金色的星》《煤海放歌》以及儿童长诗《矿山鸟声》《带血的泥哨》、少儿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十余部。他的著名诗句“我是煤,我要燃烧”被誉为“当代矿工宣言”。他不仅是中国煤矿诗人的重要代表,也是徐矿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1974年,为适应矿工业余文学创作的需求,在各矿纷纷自办油印文学刊物(如青山泉矿的《清泉》、垞城矿的《黑土地》、权台矿的《火神》等)的同时,局宣传处出刊了诗歌集《矿工战歌》和《煤田春歌》,编印了油印小报《矿工文艺》、小说集《矿山新歌》(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更名为《进军》出版发行)。在此基础上,徐矿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职工文学创作会议同年在青山泉矿召开,活跃在徐矿文坛上的创作骨干两百多人出席,形成徐礦作家群的早期形态。
1978年,徐矿出现了徐矿文学史值得记载的著名作家周梅森。周梅森原是韩桥矿职工,早在上中学时就创作了长篇小说《煤乡烈火》。1979年调南京《青春》编辑部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文学作品有历史小说《庄严的毁灭》《沉沦的土地》《国殇》《大捷》《黑坟》等,政治小说《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人民的名义》等。诸多政治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
1980年,因“文革”停刊的《徐州矿工报》复刊。其“煤海”副刊成为徐矿职工文学创作的重要园地,有力促进了徐矿文学、文史、科普业余作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1984年,徐矿7位作者在中国作协、中国煤矿文联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评选中获奖。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文学期刊《热流》。标志着徐矿文学创作进入一个“辉煌期”。
2008年,徐矿先后出版了《喊煤海——徐矿作家文学丛书》《曲苑煤韵——徐矿曲艺作品集》《德润莲香——徐矿廉政文学作品集》《忠诚——徐矿报告文学作品集》等多部(套)徐矿文学著作,将徐矿文学事业推向高峰阶段。
2015年,随着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徐矿作者开始在网络媒体发表文学作品。2019年“徐矿作家微信交流群”上线,利用融媒体深入开展文学创作业务交流。
二、徐矿文学创作的基本特质
(一)思想认识高屋建瓴。
徐矿各级领导认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经济发展需要文化作支撑,企业竞争的最高阶段将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滞后的企业,是发育不健全的企业。从而敬畏文学的神圣,遵循文学的规律,发挥文学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个人才华与企业发展的统一,带领徐矿作者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追求徐矿文学的正宗品质。
(二)敢于担当真抓实干。
开展职工文学活动涉及到设置文学机构、建立文学队伍、培养文学人才、开展文学活动、提供文学经费、积累文学成果等工作,无一不涉及人财物等客观条件,徐矿的领导们负责任,敢担当,该规划的规划,该落实的落实,该办的事办,该花的钱花,该做的都做到了,以此形成有力推手,为徐矿文学创作培育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亲自参与率先垂范。
时任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皇新海亲自担任《喊煤海》《曲苑煤韵》《德润莲香》《忠诚》等多部徐矿文学著作的主编,还赐予文隽意深的序言,是示范、是鼓励、是号召;时任徐州矿务局党委书记王广玉创作的古体诗词《草生歌》,如同美酒散发出的醇香;时任局党委副书记邵泽芬、师为杰是徐矿文学活动的总策划;时任局党委副书记李松亭、局工会主席李剑出版了诗集;时任局工会副主席吴桃宏是徐矿文学活动的“执行导演”。人们不会忘记他们。
四、徐矿文学创作的作者队伍
(一)组建结构多元的作者队伍。
徐矿作家群的中坚力量由四方面人员组成:一是知名作家。如袁庆南、王景陶、赵玉银、黄志和、翟永刚、李其珠、栾晓明、刘欣、杨刚良等;二是局、处级领导作家。如王广玉、李松亭、李剑、沙凡、胡兴明、刘玉龙、张继忠、张本刚、贾兴沛、许祥左、单亚明、纵风杰、王德州、孟宪玲等;三是骨干作家。如李桂海、余伟、梁成琛、路忠强、张一军、杜长明、刘开学、苏建平、何爱平、陶明军、李德响、刘乃文等;四是女作家。如吴亚旭、丛云姣、徐秀英、姚桂芳、刘晓芳、陈瑞娥、陈玲波、刘允侠、王亚男、李雪侠、陈颖等。
(二)形成各类体裁的领军人物。
有以耿加强、杨刚良、李桂海为代表的长篇小说作者群;以翟永钢、李其珠、欒晓明为代表的中短篇小说作者群;以刘欣、刘玉龙为代表的诗歌作者群;以张本刚、胡兴明、张继忠为代表的散文作者群;以沙凡、梁成琛为代表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者群,以袁庆南、王景陶、赵玉银为代表的文学评论作者群;他们以高质量的作品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
(三)充分吸纳名家文学资源。
一是先后邀请了萧军、王安忆、张锲、肖复兴、戴厚英、焦祖尧、孙友田、周梅森、刘庆邦、雷霆、王恩宇、姜滇、岳建一等全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来徐矿举办文学讲座。
二是将徐矿设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周梅森、徐矿党委副书记李正军出席了基地揭牌仪式。
三是在《热流》杂志开辟专栏,发表刘庆邦、徐迅、刘俊、荆永鸣、麦沙、肖凤、白丁、徐站夫、史明朗、白云海等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乌金文学奖的全国著名煤矿作家的作品,为徐矿作者起到示范作用。
(四)组织作者开展业务交流。
先后组织徐矿作者去福建、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吉林、内蒙古等地采风;去沛县观赏八堡梨花,参观汉刘邦故里;去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参观考察,输送骨干作者参加全国煤矿作协在平煤举办的研讨会、江苏省作协青年作家读书班、徐州市作协组织的“江浙采风行”,徐矿作协组织的“扬州采风行”。
五、徐矿文学创作的主要园地
文学期刊《热流》和《徐州矿工报》副刊是徐矿文学创作的主要园地,为推动徐矿文学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徐州矿工报》副刊。
《徐州矿工报》创刊于1949年,具有全国统一刊号。后因“文革”停刊。1975年,据省领导指示,徐州矿务局出版八开两版的《矿工简讯》。1978年10月2日开设文艺副刊版《煤海》,徐矿文学作者开始有自己的文学园地。1979年5月1日《徐州矿工报》复刊后,《矿工简讯》的《煤海》副刊在《徐州矿工报》延续至今。《徐州矿工报》原来是四开小报,后扩展为对开彩印大报。多年来一直是在全国、全煤、全省企业报界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先进单位,是中国企业报协会、中国煤炭记协、江苏省企业报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该报副刊也是全煤、全省优秀副刊。有徐矿“文学摇篮”之称。
《徐州矿工报》历届编委会都重视副刊。如解放初期的首任总编辑吕寒松同志亲笔为副刊写稿,报道翻身解放的贾汪矿成为矿山主人的豪迈之情。从“文革”后复刊到90年代后期任期最长的总编辑姜启华同志专门聘请萧军、苗培时、吴奔星、陈登科等在中国文坛上具有影响的老作家、教授担任副刊顾问。在报社担任过领导的蔡铎、沙凡、刘玉龙、张继忠、贾兴沛等都在副刊发表过文学作品,促进了徐矿职工文学创作的发展。《徐州矿工报》副刊部有丰富的作者资源。包括当时在韩桥煤矿工作后来成为全国著名作家的周梅森,还有赵明奇、翟永刚、李其珠、栾晓明、翟秀琪、刘欣、耿家强、刘玉龙,郑爱民、许祥左、余伟、丛云姣、吴亚旭、黄志和、杜长明、章强、张一军等一批富有才华的文学作者都是从副刊起步走向文坛的。副刊部主任袁庆南为培养作者队伍作出了突出贡献,带领副刊编辑耿家强、丛云姣、赵玉银发好稿,选人才、建队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副刊多次获得中煤记协、江苏省记协“先进副刊”的光荣称号,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二)文学期刊《热流》。
《热流》1985年正式创刊。双月刊。著名诗人、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亲笔题写了刊名。《热流》是徐矿作家走向成熟的“阶梯”,其刊登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杂志首期刊登的是获得首届乌金奖的七篇作品。杂志还推出“包装厢”栏目专门推介矿山作家,同时向各级作协推荐会员等。直至2013年夏天《热流》共出版了整整100期,多次获得“全煤双十佳优秀文学期刊”光荣称号。
1、《热流》有明确的办刊宗旨。《热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团结带领文学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刊发以情动人,以理悟人,以文化人的文学作品,繁荣矿山文化、活跃职工生活,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2、《热流》有浓郁的煤矿特色。《热流》发表的数千部作品内容涵盖了徐州矿务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了徐矿职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物质生活发生的变化;讲述的是矿工的故事,采用的是矿工的语言,弘扬的是矿工的精神,塑造的是矿工的灵魂。
3、《热流》有创新的胆略勇气。虽然《热流》的办刊质量在全国煤矿文学界名列前茅。但是,《热流》没有满足陶醉,大胆改版创新、更新栏目定位、扩充版面容量、提高稿件选择标准,在坚持呼应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更注重文学的人性美和文学对社会的批判属性。使得《热流》既有睿智的成熟,又有端庄的风韵。
六、徐矿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
徐矿职工文学创作成果有“四多”:
(一)企业出版的文学著作多。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以徐矿集团的名义出版的文学著作有5部(套):
1、1993年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集《太阳魂》。共收录徐矿职工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85篇。
2、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喊煤海——徐矿作家文学丛书》。此套丛书共计14册,320万字。由时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担任主编并作序,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剑担任副主编、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文联常务副主席沙凡担任执行副主编。这套丛书是徐矿集团文学创作最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刘庆邦发文祝贺:“作为煤矿作者队伍中的一个老作者,我对徐矿作家《喊煤海》文学丛书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向徐矿作家群表达由来已久的敬意!徐矿作家文学丛书的出版,是徐矿作家多年来创作成果的丰厚积累,也是对徐矿作家创作实力的集中展示。这对徐矿集团乃至全国煤矿文学界,都是一桩值得铭记的美事。”
3、2011年11月,徐礦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德润莲香——徐矿廉洁文学作品集》。由时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主编并作序,集团公司纪委书记苏意隆担任副主编。辑入的作品是近几年徐矿历次廉政建设征文比赛中获奖的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杂谈、评论等作品共83篇。
4、2011年11月,徐矿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忠诚——徐矿职工优秀报告文学作品集》。由时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主编并作序,由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剑担任副主编。该书辑入14篇徐矿各个历史时期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报告文学。
5、2011年11月,凤凰出版社出版了《曲苑媒韵——徐矿优秀曲艺作品集》由时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主编并作序,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文联常务副主席沙凡担任执行副主编。此书辑入徐矿各个历史时期的小品、徐州琴书、快板书、数来宝、山东快书、摇滚快板等曲艺作品。
(二)作者个人出版文学著作多。
据统计,徐矿有35位作家出版了110部文学著作:
王广玉的古体诗诗集《草生歌》。
李松亭的诗集《烽烟抒怀》,回忆录《淮宝风云》。
李剑的散文集《黑太阳部落》,诗集《春歌》《光明》。
沙凡的长篇报告文学《五彩石》,报告文学集《完美人生》《普罗米修斯的乐园》,散文集《煤海星辰》,演讲集《矿工与太阳》,专著《百年梦幻——港台二十世纪影视史纲》。
胡兴明的散文集《八堡梨花》《人生之彩》《西北风情》《北郊旧事》。
刘玉龙的诗集《一方热土》《燃烧的心》《旅途的箫声》《悄悄走来的秋天》。
张继忠的散文集《蒙娜丽莎的遗憾》《西皮流水》《煮酒烧红叶》。
张本刚的杂文集《而且》,散文集《乡下来的树》,专著《黄楼观风》《比赛演讲稿的写作与表现》。
贾兴沛的诗集《错读秋天》,散文集《虚实之间》。
许祥左的杂谈集《广思集》。
袁庆南的《环境的奥秘》《大地情》《情系军魂》。
王景陶的文学评论集《探文思艺录》《菊放人品》《菊笑人生》《菊香人雅》。
赵玉银的文学评论集《河边倘佯》《余音读思》,杂文集《杂谈漫步》《山麓流连》。
李其珠的中短篇小说集《浮沉》。
栾晓明的散文集《寻找》,小说集《血月》。
刘欣的诗集《深情》《冰封的烈焰》,纪实文学集《光明的使者》。
李桂海的长篇小说《花雨缤纷》《黑白》《颤栗》,中短篇小说集《呓语者的韶光》《浪漫的饥饿》,短篇小说集《扛在肩头上的家》。
耿家强的长篇小说《炎黄蚩尤演义》《海之魂——郑和下西洋后传》《铁马冰河——一个老兵的传奇》《爱做梦的孩子》,长篇纪实文学《魔窟奇人传》,中篇小说集《我认识你》,散文随笔集《文化随笔》。
杨刚良的长篇小说《大爆临界》,小说集《白乌鸦》,长篇报告文学《从沛筑到中华筑》,报告文学集《天山南北徐州人》(合著),散文随笔集《绿色记忆》《晚香斋笔记》。
黄志和的散文集《放芦叶儿船》。
高忠民的报告文学《猎火者》。
梁成琛的诗集《情感的流云》《横吹笛子竖吹箫》《呕心沥血》《箫声依旧》,散文集《怀念柳哨》《梁寨的传说》,短篇小说集《柳嫂的故事》,中篇小说集《梁成琛小说选》,长篇纪实文学《湖西英烈传》《赵万庆传略》《运河支队英雄传》《血旗》《半截楼传奇》《李蟠传》《湖西惨案大揭秘》《预备行动》《报国中士》《贺瑞麟传》(与王庆猛合著)《汉川英侠传》(与梁小青合著),长篇小说《春水情殇》《微湖四大帮》。
路忠强的文学评论《大唐烟霞》。
余伟的短篇小说集《寻找我的那颗星星》。
杜长明的散文集《沭医纪事》,笑话集《开心四季》,科普文学集《男牙女牙对话录》《我家有个“夜啼郎”》《月下笔记》《健康金钥匙》。
吴亚旭的散文集《生命的化妆》。
丛云姣的散文集《一个女记者的心声》。
陈瑞娥的诗集《虔诚和歌》《生命踏歌》。
李雪侠的诗集《情旅》。
陈玲波的散文随笔集《以贝壳的名义》。
刘允侠的长篇儿童小说《青鸾传说》。
王子让的长篇小说《鬼吹灯》《花劫泪》《红尘惊梦》。
徐世超的长篇小说《命运》《黑路》。
张仕宝的散文集《趁着夜色飞翔》。
陈颖的诗集《秋天爱你》。
(三)徐矿作家获得文学奖项多。
1、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
1984年第一届获奖作品:翟永刚的中篇小说《天寒地热》、栾晓明的短篇小说《水往低处流》、黄志和的散文《放芦叶儿船》、田圣德的散文《东山玫瑰红》、刘欣的诗歌《奔流之歌》、张学文的曲艺作品《清心酒》、耿家强小说《功臣》。
1992年第二届获奖作品:翟永刚的短篇小说《深情》、栾晓明的短篇小说《伤脑筋的下旬》、耿家强的小说《遥控》、刘欣的报告文学《为了祖国遥远的海岸》。
1996年第三届获奖作品:翟永刚的短篇小说《亦梦亦真》、栾晓明的散文《街心街背》、刘欣的诗集《深情》、刘玉龙的诗集《一方热土》。
2000年第四届获奖作品:栾晓明的散文《脸上有煤》、刘玉龙的诗集《燃燒的心》、李桂海的长篇小说《黑白》(提名奖)。
2005年第五届获奖作品:栾晓明的散文《遥想当年红火时》、栾晓明的中篇小说《寻访天堂》(提名奖)、刘玉龙的诗集《旅途的箫声》(提名奖)。
2010年第六届获奖作品:翟永刚的中篇小说《窑衣》、栾晓明的散文集《寻找》、刘欣的诗集《冰封的烈焰》、劳飒的报告文学《甲子回眸》、路忠强的文学评论《大唐烟霞》、李桂海的中篇小说《呓语者的韶光》(提名奖)、刘玉龙的诗集《悄悄走来的秋天》(提名奖)。
2017年第七届获奖作品:李桂海的小说《扛在肩头的家》、沙凡的长篇报告文学《五彩石》。
2、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沙凡、张本刚的纪录片文本《惊心动魄壮歌行》获得此奖。
3、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2014年李其珠的中篇小说《嘟嘟的呼号》获得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2017年杨刚良的长篇小说《大爆临界》获得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
(四)徐矿各级作协会员多。
徐矿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7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14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17人、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1人。
劳飒:本名沙凡,江苏如皋人,1953年出生。曾供职于徐矿集团。研究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煤矿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有作品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阳光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