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学路

2020-01-15 04:23李士翘
阳光 2020年1期
关键词:姨夫张老师

姨甥同班成佳话

我老家在辽宁省阜新县靠近内蒙古的一个山村。共和国成立那一年,我刚满十周岁。解放后的农民最大的心愿是“翻身学文化,不当睁眼瞎”,一方面自己进夜校学识字,一方面把孩子送进学堂读书。当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修葺校舍、聘请教师,村里成立了完全小学校。早几年参加革命的我的小姨夫朱国忠当上了校长,国家又从外地分配来包明玉、张静民等年轻教师,他们都是初师以上文化,在村民看来是最受敬重的有学问之人。学校一时热闹起来,不但适龄儿童争相入学,连早已过了学龄的年轻人也想乘最后一班车。于是夫妻同窗的有之,叔侄共读的有之。我的三姨陈桂枝远嫁北镇,姨夫高中未毕业便参加了解放军,姨母只好回到原籍。三姨长我十一岁,抱着女儿与我同班上学,姨甥共读一时传为佳话。

一纸军书寄双情

我的语文老师张静民,阜新县东梁人,高个儿长乎脸儿,温厚和蔼。一天午间张老师在办公室小憩,一个同事想惊吓他拿起铜铃在他脸旁猛摇,不慎铃铛突然脱落砸向脸部,顿时鲜血溢流,可惜张老师俊俏的面容留下了一道永远抹不去的疤痕。张老师并没有为这件事责怪那位恶作剧的同事。张老师带家屬住在我家两间下房,东北天寒,冬天屋里须生火取暖,张家借我家漆面木凳放火盆,没过几天炽热的火盆便将凳面烤成黑炭状。师娘不好意思地对我奶奶说:“大妈,凳子让我给弄坏了。”奶奶说:“没啥,别在意。”奶奶找来一块压咸菜缸的石板递给师娘,说垫上它凳子就可以接着用了。因为有这层关系,加上老师疼我是个没妈的孩子,父亲又参军在外,对我的功课就格外上心,有时候还给我吃点儿“小灶”。

由于恩师的指点我学业进步很快,几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这一好消息不久便传到了南方部队我姨夫和我父亲那里。我的同班同学桂枝三姨写信告诉了姨夫,姨夫又寄函告知了我父亲。姨夫所在部队是四十六军一三七师四○九团,当时驻防河南道县。父亲所在部队是三十八军一一四师直属炮兵营驻守河南唐县。姨夫用团政治处宣纸公用笺钢笔蓝色墨水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士翘不仅在高一读书没因母病故而失学,且是首屈一指的优等生,以聪明伶俐的天资孜孜苦学。”父亲收到信后用这张信纸的背面以毛笔给家里写信,嘱我“好好学习,后生有望”。这件“一笺双墨宝,殷凝两代情”的战地军书我一直珍视保藏至今。

得升中学遂父愿

一九五○年夏,正当我读高一(小学五年级)明年即将毕业考升初中的时候,美帝侵朝战争爆发。父亲所在部队秘密地从河南调回东北辽宁开原县待命。预料到一场大战将临,父亲连续给家寄来数信,大有交代生前身后事之意。父亲一九一九年生,河北抚宁人,先是在老家读了四年书,后随我爷爷闯关东,到东北后又读了两年,前后有六年私塾的底子,又略懂一点儿三角几何知识,一九四八年参军后便被分配到炮兵任观测员。一九四九年初雪纷飞的日子,母亲连续几天高烧,一场肺炎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母亲病故我家如高山倾倒,立刻陷入困境,爷爷奶奶年过七旬,两个妹妹只有六岁和四岁,家中外无耕田种地之男,内缺担水做饭之妇。

父亲来信对家庭的窘况明了在心,但绝不言表于外,他唯一念兹忧兹的是如何不使我辍学,能够考取初中续读。我县中学在县城北关,距我村一百二十华里,上学须乘胶轮马车翻山越岭、涉水过河,还要中途住店投宿,第二日才能到达。学子艰辛可以磨炼意志这不在话下,最大的难题是我家无任何进钱之道,读初中的费用没有着落。

当年十月父亲入朝作战过江时,曾对他一位姓窦的战友说:“这次进去我恐怕回不来了。”父亲深知这次大战的惨烈,他是抱着视死如归、关山万里赴戎机的决心抗美援朝的。不料父亲一语言中,他于一九五一年三月五日在朝鲜德川牺牲。

一九五一年夏,我村解放后第一批高小学生毕业,因为山村太穷三十多名同学中只有两人到县城报考初中,一名是我——烈士子女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一名是姓翟的同学,家里开药铺,小有积蓄。我到县城堂姐家住了半个月等待试后发榜。发榜那天我在长长的录取名单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我的那位同学因塞北风沙患上重度沙眼,体检不合格未被录取。这样我便成为我村第一个读中学的人。

李士翘:原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主席。

猜你喜欢
姨夫张老师
写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张老师的“药方”
张老师喝茶
姨夫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我的“作家”姨夫
唯一的愿望和唯一的埋怨
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