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盛秋
2019年10月中旬,南海某海域,北风呼啸,波浪奔涌,一场近似实战的舰潜对抗演练拉开战幕。
海面上,两艘轻型舰艇拥有先进声呐设备,是近海防御尖刀;水下,某型潜艇被誉为“大洋黑洞”,静音能力和隐身效果俱佳。
演练伊始,舰艇编队高速航行至训练海域,等候多时的潜艇早已潜入水下。航路自由规划,不设初始下潜位置,双方完全是未知。
“以往训练中,与这型潜艇多次过招,互有胜负。”“曲靖”舰(题图)实习舰长郑建成告诉记者,水面舰艇的取胜之道不仅要有过硬的单舰反潜技能,更重要的是编队间要有靈活的战术运用和密切协同能力。
记者注意到,水面舰艇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潜艇3次攻击,才能顺利通过考核。
此时,海上风力已达到7级,浪高3米,舰体摇摆剧烈。站在驾驶室里,记者明显有些难受。而官兵们在战斗警报响起后,立即奔向战位,晕船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海底有数以万计的声源,使水面舰艇难以发现、辨别和跟踪目标。”声呐班长刘志方告诉记者,暗潮汹涌的海况会让海区水文条件更加复杂,想要把对方潜艇“揪”出来,会难上加难。
确实如其所料,那片海区,混响较多,舰艇搜索半个多小时后,一无所获。
听测水下目标
关键时刻,郑舰长带着主要职手,详细分析认为潜艇可能在利用声呐的盲区。为了使声呐发挥最大性能优势,他们不断调整搜索航向,改变拖曳阵深度。
果然,声呐显示屏上一个目标的波峰值有显著变化,回声也变成有节奏的清脆声。“方位×××,距离××,发现金属回音。”仔细辨听后,刘志方异常欣喜。确认目标后,鱼雷战位即刻解算对方潜艇诸元,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员果断组织对潜攻击。
令记者意外的是,刚攻击完毕,舰艇却高速驶离作战海域。
为啥没有出现以往连续组织攻击的情节?郑舰长道出了实情:潜艇不会无动于哀让你攻击,如果此时对方也发现了你,对你进行鱼雷攻击,舰艇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曲靖”舰机动航行搜索目标
言毕,郑舰长又说:打击完毕后,要攻中有防,才符合实战的要求。
记者意犹未尽,第二波次对潜攻击已拉开大幕。
次日,海况变好。攻守互换后,对方潜艇需要突破水面舰艇封锁区。然而,在两艘舰艇的合力围剿下,对方潜艇并未露出蛛丝马迹。
“难道潜艇突围了?”作战指挥室里,记者抛出这个问题。作训科长刘为超告诉记者,潜艇不可能突围,应该是待在某个角落,伺机寻找突破时机。
“梅州”舰高速驶向战位
确实如此。在另外一侧,“梅州”舰的声呐就侦听到了似有似无的金属回音。
“潜艇发现危险后也会做出应急动作,致使我方声呐难以测到。”冷静分析态势后,指挥所命令“梅州”舰进行战术机动,调整舰位。
“舰艉出现轻微回音后消失。”说话间,“曲靖”舰也发现了潜艇的最新踪迹。
“潜艇似乎嗅到了危机,行动变得更加诡异。”编队指挥员、支队长丁新民推测,潜艇可能已发现舰艇行踪,企图从编队后方逃窜。
指挥得当,命令准确
此刻,各舰继续搜索。与以往不同的是,“曲靖”舰以不规则的航向搜索,“梅州”舰则按指定航向搜索。
不久,“曲靖”舰声呐部门再次侦听到金属回音,鱼雷战位刚准备解算目标诸元,潜艇回音再次消失。
“对方潜艇正在转向,企图逃窜。”这时,“曲靖”舰果断释放拖曳声呐,同时,两艘舰艇同步进行“蛙跳”式推进搜索。
对方潜艇意识到已被我声呐锁定,立刻采取停车隐蔽、佯动、实施干扰和变深机动等一系列战术进行突破,加速向封锁区边缘逃窜。
稳住阵脚。“曲靖”舰抓住有利时机,再次调整航向航速,利用舰壳声呐和拖曳声呐交叉搜索,最终稳定跟踪。
千钧一发之际,“曲靖”舰果断组织对潜攻击,成功锁定目标,阻击了潜艇的突破计划。
鸣金收兵,已是黄昏。舰艇在波峰浪谷间快速疾驰,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攻防演练虽已结束,但反潜作战的硝烟味始终未散……
反潜舰艇编队合力围剿水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