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飞 ,陈 宇
(海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海安 22660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脏器、多系统受累且以血清中多发自身抗体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揭示[1]。有学者指出,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细胞功能紊乱、补体缺陷等因素均可能与SLE的发生发展存密切关联[2]。SLE临床特征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可能导致患者血液系统、肾脏、皮肤黏膜出现多种临床表现[3]。一般情况下,SLE患者病情活动与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密切相关,如抗dsDNA滴度升高、C-反应蛋白增快、红细胞沉降率速率增加、补体减低均可与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4-5]。有研究指出,健康者血中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SLE患者,且SLE发生和发展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是维生素D的重要活性形式,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25-OH-D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6]。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人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重要成分,而ANCA抗原是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粒细胞胞质成分,且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7]。血清铁蛋白(SF)是人体内重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但25-OD-D、ANCA及SF与SLE的关系仍鲜有报道,因而笔者对本院收治的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5-OH-D、ANCA、SF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SLEDAI标准[9]对患者是否处于活动期进行评估,其中SLEDAI评分>9分则判定为活动期,SLEDAI评分≤9分则为非活动期。SLE患者组中活动期54例、非活动期26例,女39例、男41例,平均(49.48±9.3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4.85±1.02)kg/m2,平均病程(5.83±0.94)年。选择80例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其中女40例、男40例,平均(48.79±8.89)岁,平均BMI(24.77±1.21)kg/m2。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1)SLE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诊断标准[8];(2)入组前1个月内无感染疾病史;(3)入组前半年内为额外补充维生素D类药物;(4)无肿瘤;(5)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入组前3个月内采用骨化三醇类药物治疗;(3)营养不良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入组前半年内接受输血或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主动申请退出本研究。本研究经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入组后采集其空腹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ANCA及SF水平,所用试剂盒购买自南京福麦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所用试剂盒购买自罗氏公司,且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1SLE组及对照组血中各指标检测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SLE组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血中ANCA及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LE组及对照组血中各指标检测结果
2.2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检测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SLE活动期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患者血中ANCA及SF水平明显高于SLE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血中各指标检测结果
2.3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E活动期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及病程上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LEDAI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2.4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为活动期为因变量,与SLE疾病活动程度有关的25-OH-D、ANCA、SF水平及SLEDAI评分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水平升高是SLE活动期的独立性保护因素,ANCA及SF是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SLE是现阶段临床中常见的多因素引起的多脏器受累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且SLE的临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易感基因、性激素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的炎症介质及免疫反应数量等出现异常[10-12]。一般情况下,SLE患者多表现出关节痛、皮肤损伤及肾炎等,且部分严重SLE患者则可能导致狼疮脑病及狼疮性肾病的发生并导致患者死亡[13]。因而如何有效评估SLE患者活动度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SLE组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ANCA及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是人体内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其活性形式25-OH-D可有效调节DC细胞与Th1细胞分化,降低体内炎症调节介质的释放[14],而SLE组患者一般表现为缺乏维生素D,在补充维生素D后可获得疾病的缓解。ANCA是可直接作用于单核和中性粒细胞胞质成分自身抗体[15],有学者指出ANCA在血管受损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可通过中性粒细胞或内皮细胞直接作用对血管造成损伤[16],SLE患者过高的ANCA水平造成免疫应答调节紊乱,导致免疫复合物及致病性抗体大量生存以及暴露的组织损伤。SF是体内重要的铁结合蛋白,具有较强的铁储备和铁结合能力,也是人体储存铁的主要方式。有研究指出在炎性反应过程中,SF合成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其铁代谢水平出现异常[17],导致血中SF水平较健康组异常的增高,因而SF也是评估患者体内炎性状态的重要指标。
进一步对不同活动期SLE患者血中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活动期SLE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且ANCA及SF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而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水平升高是SLE活动期的独立性保护因素,但ANCA及SF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此外,SLEDAI评分则未最终进入SLE活动期的影响因素,这主要与评判SLE患者疾病的活动程度的标准有关。在SLE患者活动期其体内其免疫功能呈现明显的异常状态,抑制了自身免疫功能,导致体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活动异常,并致使血中25-OH-D表达水平降低,ANCA及SF水平升高。当患者体内25-OH-D水平升高,ANCA及SF水平降低时患者体内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且体内的炎性反应降低,则提示SLE患者病情好转。
SLE患者血中25-OH-D水平降低且ANCA及SF水平升高,且活动期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且ANCA及SF水平高于非活动期患者。详细分析结果显示,25-OH-D、ANCA及SF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