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芳,江 燕,莫世盼,蒋娅莉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得到了普及,使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能够及早被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呈现明显回落的趋势的[1]。本次研究内容为新辅助化疗、盆腔外照射放疗、腔内放疗方法对于Ⅰb2、Ⅱa2、Ⅱb时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60例宫颈癌的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三组。A组20例患者年龄34~56岁,平均(45.0±4.0)岁;病程1~3年,平均(17±5)个月,患者为腺癌或已绝经、将绝经,不需要保留卵巢功能。B组20例患者年龄33~57岁,平均(44.0±4.0)岁;病程1~3年,平均(16±5)个月。C组20例患者年龄33~55岁,平均(44.0±3.0)岁;病程1~3年,平均(17±5)个月。经过临床专业研究后发现,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排除标准[2]:①患者具有其他方面疾病,影响本次研究相关指标;②患者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过敏反应;③患者临床数据不全或者是全部丢失;④不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化疗处理;②患者在进行药物研究之前2周没有服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
1.2方法:A组:在手术前采用盆腔外照射放疗方法,具体的放疗方法为采用 6 mV的X线直线加速器(加速器的电压等级因人而异,对肥胖病患可适当将电压等级调至10~15 MV)行盆腔前后对穿照射放疗,频率为1次/d,5次/周,2 Gy/次,放疗量为36~50 Gy。在放疗结束之后的2~3周,针对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均为Ⅱ型子宫切除及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医护人员中的主刀及一助均为同一批人),具体的手术步骤:首先对患者的表层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手术切口选择在腹部的正中处,将腹腔打开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时切断子宫圆韧带,将阔韧带分离出来,然后再对髂血管和闭孔淋巴组织进行清理,同时,也要着重注意对盆腔内脏与腹下神经进行相应的保护。上述步骤完成后,再打开输尿管与骶子宫韧带间的腹膜间隙,然后分离出自主神经丛,最后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完成。
B组:在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具体方法主要是将紫杉醇以及顺铂药物或者是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药物以及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法,患者的化疗周期为2~3个。患者的化疗结束后3~4周应该在在腰-硬联合麻醉的状况下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与A组相同。
C组:在手术前采用腔内放疗方法,也就是采用192铱作为放射源,将放射源置入到患者腔内进行后期的化疗过程,采用A电照射的方法,为600~1000 cGy/次,持续放疗的次数为 2~3次,每次放疗时间相隔1周,放疗的总剂量控制在2000~3000 cGy。
1.3观察指标: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进行对比。疗效评价标准为[2-3]:完全缓解: 患者的宫颈顶部肿瘤完全消失;明显缓解:患者的宫颈顶部肿瘤缩小范围在一半以上;无变化:患者的宫颈顶部肿瘤缩小范围>25%但是>50%;恶化:患者的宫颈顶部肿瘤不仅没有显示的趋势,反而出现新的发病灶。
2.1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A、C组的完全缓解及明显缓解优于B组,但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与A,B与C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淋巴结阳性、阴道残端及宫旁癌残留明显高于A组及C组。A组与C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淋巴结阳性、宫旁残留比较,C组明显高于A组,阴道残端残留A组高于C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梗阻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梗阻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
近些年来,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疾病之一,早前数据显示[3],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是30~38岁,浸润癌年龄段集中于45~55岁,但是最新数据显示,宫颈癌的病发年龄年轻化的趋势[4]。早期的宫颈癌患者主要是利用单纯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期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较理想[5]。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处于Ⅰb2、Ⅱa2、Ⅱb期的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明显加大,因此临床大多数采取联合治疗的方法,确保患者的手术能够顺利完成,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6]。
在手术前进行盆腔外照射放射治疗法不仅可以使得患者的原发性肿瘤明显缩小,部分患者的肿瘤还会消失,同时还可以消除肿瘤附近的炎性反应,使患者的宫颈间隙重新恢复,降低患者的肿瘤细胞增殖,减少手术过程所导致的肿瘤增殖以及血液传播的情况。因此,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盆腔外照射的放疗方法在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盆腔淋巴转移率等指标方面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方法及腔内放疗方法。临床研究发现[7],术前外照射放疗法及腔内放疗法的患者手术过程全部能够顺利进行,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差异。腔内放疗的优点是阴道残端癌残留减低且能保护卵巢功能。
术前新辅助化疗所用的紫杉醇是新型抗微管药物,它作用的机理是抑制蛋白解聚,维持微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起到阻断的作用,使得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得以抑制,加速了肿瘤细胞的凋亡[8]。而顺铂是铂金属络合物,它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它作用机制可以概括如下:通过与肿瘤细胞内DNA 上的碱基进行结合,促进 DNA 分子链间与链内交叉建联,从而达到对癌细胞 DNA 合成与修复进行抑制的目的。但临床数据显示,大多数患者化疗效果不明显,肿瘤缩小不明显,宫旁浸润不能达到很好的改善,且化疗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化疗后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影响手术的进行,加重病情。故目前术前新辅助化疗存有一定的争议。
综上所述,盆腔外照射放疗方法对于Ⅰb2、Ⅱa2、Ⅱb时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新辅助化疗以及腔内放疗方法,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