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水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5 22:36匡小荣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柱水景喷泉

匡小荣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石星媛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城市公共空间是激发公共活动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场所。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曾指出公共空间如同一张“圆桌”,将坐在周围的人们联系起来,人们可以围着圆桌互动交流[1]。而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人与现实公共空间的联系被削弱,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频率降低。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提供互动交流机会的“圆桌”,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正在减弱。

水因在物理及社会历史层面的特点而天然地具有互动性,在此基础上,互动式水景通过结合新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放大了水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从而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因此,互动式水景在增强“圆桌”的影响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目前的互动式设计实践中,互动式水景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设计节点,其通过简单直观的互动形式以及多层次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成功吸引了人们的参与,并激活了公共空间的活力,推进了人与公共空间情感联系的建立。

一、互动式水景设计概述

“互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沟通活动。在互动过程中,若发生互动的双方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双赢的互动效果,称为良性互动。互动式水景是将科技与水结合、具有互动性与参与性的人工水景,其旨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间良性互动与和谐交往。而从水流状态来说,互动式水景以动态水为主,如压力水、落水等,并可结合其他感官层面的设计,如灯光、音响等,营造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互动空间[2]。

二、互动式水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设计是涉及物理、空间与社会层面的综合性问题。比利·希利尔在《空间就是机器》中指出建筑环境是由创造和保护空间的物理要素组成的结构。而物理与空间这两个层面都有其各自的社会价值,前者通过具有功能或文化意义的塑造与装饰以实现社会价值,后者则通过提供具有活动与交往的空间模式以实现社会价值[3]。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互动式水景设计的意义可从物理、空间及社会影响3 个维度显现。

从物理维度而言,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数景观与服务设施都是静止而沉默的,而互动式水景却具有极强的动态性与多模式状态。通过将水的物理特性与机械设备或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互动式水景能为人们带来多层面的互动体验并激活沉默的空间。

从空间维度而言,互动式水景为城市公共空间增加了一层待完成的空间状态。既往的城市公共空间建成后成为一处完整且无悬念的空间,人们被动地遵循着空间的规划结构生活。而互动式水景使空间更倾向于一种留有余地的、等待人或其他元素参与进来施加影响的、开放式结局般的状态。互动式水景鼓励人的参与,鼓励随机或偶然事件的发生,因此,其能为一成不变的空间增添戏剧性效果,将其转变为令人期待和惊喜的场所。

从社会维度而言,互动式水景通过为城市居民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与机会,促进了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结及人际之间的积极交流。而作为一种非功能性用途的公共空间,互动式水景营造的是鼓励自由交流与玩乐、无功利性的氛围,因而会产生更加频繁的互动和交流,会出现偶然而有趣的事件,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以进一步增强。

三、互动式水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实例

互动式水景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并提供多层次互动的重要空间,对其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归纳,可指导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设计,并挖掘更多可能性。从目前的设计实践来说,互动式水景进行互动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其互动,另一类是互动式水景与城市公共空间互动。

1、互动式水景与人

互动式水景与人的互动可分为2 种状态,由人主导互动和由水景主导互动。

在由人主导的互动式水景中,人可通过实体用户界面或自然用户界面与水互动,目前多数设计采用了实体用户界面。以成都市云朵乐园为例,其旱喷广场中的喷泉是由广场外围的互动踩踏装置控制的。踏板被踩踏时,喷泉喷出,儿童淋水嬉戏,如无人踩踏则喷泉停止,此处则是干爽安静的一隅。人的行为引发了水景状态的改变并激活了整个空间的活力,而愉悦活泼的氛围反过来影响了其中的人。另外,除了儿童,年长的人也可通过踩踏激活喷泉来参与其中。位于云朵乐园另一处的互动涌泉则通过物理触控实现互动。7 个触控开关被设置在浅水池池边的大石台上,每个触控点分别控制池中对应的涌泉。由此,在池边控制喷泉的人与在池中嬉水的人建立了联系,岸边的观赏者也有机会成为空间的参与者,从而促进了人际之间的交流。

自然用户界面逐渐被运用于互动式水景中,如德国欧亚瑟公司设计的基于体感交互的喷泉设施,人站在一组阵列直喷喷泉前,可通过抬高或降低手臂来控制水柱高低。此时,人的动作可以更流畅、精确地触发更丰富的水流变化,人与水景的单次互动时间也会加长。

在由水景主导的互动式水景中,设计师基于场地情况及该空间使用者特性,通过计算机技术与喷泉技术来预先设计好水景的变化,从而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例如,重庆来福士商场顶部平台的阵列直喷水景,沿矩形边缘排列的直喷成为高低变化的围栏,当一侧的水柱降低时,人可跨越矩形边缘走进内部,而当边缘的水柱再次喷起时,矩形内的人就被水柱围在中间,只能等到下次水柱降低时离开。此外,笔者观察到了丰富的个体反应,如当水柱降低时有人会用脚堵住喷水口,也有人会将手悬在喷泉上方等待下一次水柱升起。

尽管水景的变化已被预先设置好,但是其为人预留了与之互动的入口与机会,人可与水亲密接触,并直接受喷泉变化影响而改变行为。由水景主导的互动看似一切可能已既定,却因与其互动的个体多样性而具有更多偶然性及可能性。

2、互动式水景与城市公共空间

互动式水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以回应空间中的非实体元素为主。例如,韩国西首尔湖水公园中的声控喷泉,每当附近飞机起飞而产生噪音时,湖中直喷就会启动,直到飞机远离才停止,而开启的喷泉为湖边休憩的人带来了清凉,孩子们甚至会特意来湖边等飞机起飞,看喷泉开启。此时,机场噪音被扭转为高高喷起的水柱和清凉的水滴,扰人的元素被转变为有趣而令人期待的事件。互动式水景在化解了噪音困扰的同时,也激活了该空间的活力并带来生活乐趣。

另外,互动式水景也被用于对时间的回应。例如,北京五道口的宇宙中心商业广场的转盘喷泉,一组涌泉和一个树池被设计在可旋转的圆盘上,圆盘每旋转50 min 回到原点,涌泉就会开启并持续10 min 后停止,之后圆盘继续转动。时间的流逝被具象的水流所记录,并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或坐在树池边随着圆盘旋转,或站在喷泉边等其开启。沉默的空间被转盘喷泉激活,在时间维度上被赋予新意义,成为广场的时钟,并延长了人在此的停驻时间,促进了社交活动的发生。

20 世纪初,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干提出“城市触媒”概念,指出城市设计不能被孤立地理解,应能“回应现有的元素”并“指引那些接踵而来的元素”[4]。而互动式水景通过与城市中的其他元素进行互动,实现与现有环境的联结,激发空间活力并刺激偶然或有趣的事件的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互动式水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有着发挥城市触媒效应的潜力与特质。

四、反思与展望

互动式水景在帮助建立人与环境、人际之间的联系以及激发城市活力、加强公共空间的趣味性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同时,互动式水景顺应了城市向智慧和交互发展的趋势,而计算机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将放大水的互动性,为互动式水景的设计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但技术的进步无法决定互动式水景设计的发展。受新兴科技的影响而盲目追求新颖的互动形式的设计,只能为人们带来昙花一现的新奇感,却无法融入其背景环境或激发空间活力。互动式水景需遵循因人变通、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善用技术,才能实现对人、对城市公共空间有意义的互动。只有与其所处的城市相呼应,使实现互动的方式随着空间中的具体元素及其使用者的特性而灵活改变,互动式水景才能持续地为人及城市带来活力与乐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玩耍是互动式水景中的主要行为,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空间是激活城市活力的关键方式,游戏化设计将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美国学者Suzanne 和Henry Lennard 合著的《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生活》提到,提供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的交流机会是良好的公共空间为其使用者的幸福做出的重要贡献[5]。学者Troy Innocent 也提出可将城市居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重新定义为玩家与游戏场地的关系。今后,智慧城市和新兴科技将支持在城市中建造有趣的公共游戏场所,儿童也将不再是其唯一受众,这一趋势已从目前的互动式水景设计实践中初见端倪,互动式水景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理解为简单的游戏空间,不同年龄段的公众都可参与嬉水与玩耍。未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科技进步及可互动材料的发展,游戏化设计将发展出更丰富的游戏形式和互动机制,营造出具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猜你喜欢
水柱水景喷泉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探探鲸的水柱
洗车新体验
Run through the rain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
喷泉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