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红波
我们家有一本很旧很旧的相册,里面虽然只有几张黑白相片,我却倍加珍惜,那是我父亲当兵时的照片,身穿军装,手握钢枪,还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担当的汉子。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修公路,父亲的手肘关节被石头辗压骨折变形,他都没告诉我们,直到后来我们看到他挂在胸前的手才知道这事。母亲流着泪,我跟哥哥哭的像个小孩,父亲摸着我的头说:“你是男子汉,不要哭,要坚强,男子汉就要有担当。”
“男子汉就要有担当”,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从此也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正是在这家风的感召下,2008年我参军入伍,2010年入党,兢兢业业干消防,赴汤蹈火为人民。
去年年底,正值消防部门改革转隶,对于我来说,面临着走与留的两难选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的心情十分矛盾。 走,能回家,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患病母亲;留,能够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消防工作。到底该如何选择?
父亲知道我的情况后,连忙打电话给我说:“儿子,男子汉就要有担当,你在单位要好好干,家里不用操心,你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干,既然热爱这份职业,就不要轻易放弃。”父亲的一个电话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这样,我申请继续留队,追逐我的消防梦想。
改制转隶后,我始终牢记父亲“男子汉就要有担当”的家训家风,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青春与热血、忠诚与奉献,守护着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12月30日凌晨,杨市镇七街印象KTV发生火灾,数人被困于四至五楼,情况十分危急。
为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我主动请缨,带领搜救组仔细排查所有房间,在一个房间的床下找到了一名被困者,处于半昏迷状态,呼吸困难,情况非常危急,我不顾个人安危,将自身空气呼吸器拿给被困者戴上,迅速其转移至安全位置。凌晨2时46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救,先后将4名被困人员安全救出。这时,被困在5楼的人员情绪失控,我顾不上休息,继续带领搜救小组,迅速赶赴被困地点,一边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一边背着受伤人员下楼。凌晨3时53分,被困人员全部被救出。
2017年5月11日,涟源大队接到报警,位于二广高速蓝田隧道段一载有20吨液化天然气槽罐车侧翻,情况十分危急。
到达现场后,作为中队处置类似事故经验最为丰富的老士官,我凭着自己曾多次参与过灭火救援行动的经验,立即向中队长提出处置建议,组成侦查小组携带侦检仪器前往事故车辆,检查泄漏情况和车辆损坏情况。隧道长,事发地点又位于隧道中间,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临危不惧,与中队长一起着防静电服,携带可燃气体探测仪进入事故现场处置。观察罐车受损情况,对罐体周围气体进行检测,为指挥部做出正确决策部署,最后成功处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事后有人问我当时怕不怕,我说:“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我们的使命,作为一名消防官兵,就应该敢于担当!”
在消防工作岗位上我整整打拼了10多个春秋,先后参加灭火救援580余次,营救群众80余人,服役期间,我始终牢记父亲“男子汉就要有担当”的家训,弘扬家风,在训练中刻苦磨炼,工作中埋头苦干,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士兵2次,支队级嘉奖数次,优秀潜水员1次,优秀攻坚组队员1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涟源市十大杰出青年”,参加的比武项目多项获得2018年度总队第一名,打破了支队历史纪录,荣获“娄底市十佳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我的老家在云南大理,自从参军入伍,我已经整整1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做为一名消防员,我们的职业和使命决定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打个电话,连个视频,给家里人报个平安就满足了。家里人对我的工作也非常支持,为了让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和战斗,家里不管遇到什么事或困难,都会对我严格“保密”,就连妈妈做手术,我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我将永远牢记“男子汉就要有担当”的家训,弘扬我们家的家风,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消防指战员,转制不转向,换装不换使命,始终对党忠诚,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消防救援官兵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