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

2020-01-15 07:10:29王恒李凯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00
化工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车辙沥青路面压实

王恒 李凯(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500)

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交通行业的进步,车辆的增多与对安全认知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了公路路面的建设与养护。而今,人们常见到修路时会选用沥青混凝土这种材料,因为它适应性强,行车又舒适。但随着长久的使用,沥青路面常常会出现裂痕、沉陷以及车辙等问题,若不及时养护,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文章先对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问题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从而延长公路使用性,减少安全隐患。

1 早期损坏的形式

沥青路面被损坏的原因有很多,至此未有一个标准定义,但业内总结出的普遍表现形式有两点:其一,刚刚建成的公路路面在投入使用两三年后,都或多或少会被损坏。比如,网裂、车辙、坑槽等,这些是常见的早期损坏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多是施工质量问题,重点是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其二,在公路施工中,对路面的使用年限有明确要求,由于未达到要求而出现的损坏也属于早期损坏。通常情况下,公路的寿命约在十五年,也有二十年之久的设计。当使用七八年的时候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养护维修,此种情况下若出现裂缝、龟裂、沉陷、泛油等现象,也要归为早期损坏。

2 路面早期损坏的内在原因

2.1 路面设计与施工质量问题

在路面设计结构中,通常会考虑到弯沉情况,这方面预测的标准是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还要注意路面的承载力以及抗疲劳水平。可在实际应用中,路面的抗疲劳设计性不足,后续的维护保养也不明不白,造成了路面的过早开裂,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还与路面施工技术不到位有一定关系。

2.2 路面养护意识淡薄

在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对路面的养护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很多路面建设后的养护都是由专业外包团队负责的,这些团队养护意识淡薄,常常容易忽略掉安全管理和质量检测,导致未达到公路养护的标准,由此引发路面的早期损坏等一系列问题,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

3 解决路面早期损坏内在原因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路面设计管控

公路施工的首要环节就是路面设计,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也是预防路面病害的有效方法。在沥青路面设计中,要重视结构模型,加强其中的联系,做好应力计算,确保稳固性。此外,选择材料时要仔细研究,从室内力学和野外路用性能着手,以此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3.2 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施工中,要注意材料的混合与摊铺等过程,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加面层厚度,还要增加碎石层,以此确保路面的刚度。在沥青路面的建设中,均匀度、平整度与压实度都是一项参考指标,要学会运用两者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既要保证路面被压实,也要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3.3 重视养护管理

对路面的后续养护可以大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要重视路面的养护管理。比如,要了解公路沿线的地质情况,要鉴定路面的危害程度,以此制定出完善的养护方案。此外,还要调查好路面采用材料的数量、摊铺的面积、厚度等,让养护人员能根据路面设计人员的意图进行养护。

4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在路面早期损坏的内在原因之下,呈现了多种多样的病害类型,比如裂缝、坑槽、车辙等,以下就具体成因进行分析:

4.1 裂缝

裂缝有横向与纵向之分,它的形成归为以下几点:其一,地基的位置处于低洼河谷路段,常年被水流侵蚀,在回填时没有压实,也没有做特别处理,所以会出现纵向裂缝;其二,施工中受气温影响,常会出现压实不均匀的现象,造成裂缝的出现;其三,排水设施不完善,路面常常积水渗水,使细小的裂缝也逐渐恶化;其四,二八灰土是常用的回填材料,这种材料很容易产生裂缝。

4.2 坑槽

坑槽的形成一开始都是轻微的,在未引起重视后,才发展成严重的情况。产生原因归为几点:其一,公路路面的空隙较大,沥青材料的变异性也大,在摊铺过程中,一旦达不到标准,就会使空隙越来越大,如果再受雨水的侵蚀,损坏现象就会更大;其二,未控制好材料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气温都不能施工;其三,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比如春雨也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其四,路面的设计会根据使用年限中的车流量和重量预测,如果车辆超载或超重,就会直接损坏公路路面。

4.3 车辙

车辙,简单来说,就是车辆在路面形成的印记,处于高温情况下,就极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影响因素分为四点:第一,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含低蜡且粘度高的沥青材料,它能有效防止车辙印记;第二,对路面的厚度规划未必越厚越好,太厚的路面反而更容易形成车辙,所以要适度;第三,基层材料或厚度不足时,就会降低整体强度,形成车辙;第四,铺路时选择的材料是黑色的,黑色容易吸热,一旦气温过高,来往车辆很容易形成车辙。

4.4 泛油

泛油现象大大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严重威胁车辆与行人的安全。它的形成主要分为这几点:第一,材料中的沥青量过多,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中,多余的沥青会流到公路表面;第二,施工时未按照正常用量配比,导致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形成泛油。

5 有效解决沥青路面病害的对策

5.1 修补裂缝

处治裂缝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用灌缝胶修补裂缝是常用的方式,它在常温下的状态是固态,加热后为液体,粘合性很高。修补时,可以先对裂缝处开槽,清理缝隙里的杂物,而后进行预热,再填充灌缝胶,放置十五分钟就可以使用了;第二,稀浆封层。在做这项工作之前要封闭交通,而后要准备一定配比的材料,清理好缝隙,将水、水泥和沥青材料搅拌后填入缝隙,再压实,停留二十分钟后可通行;第三,雾封层法。它是对公路路面的一种养护技术,要采用专业的设备进行喷射,手法要均匀,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如果遇到喷洒不到的部位,可以使用滚筒完成。

5.2 填补坑槽

处治坑槽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浇筑式混合料填补坑槽。它通常是要对路面的破损处挖掘,至少要挖到10cm,然后切割修补区的边界,测定基层强度,在满足要求后,在底层铺放格栅,然后把准备好的材料倒入坑槽中;其二,采用半柔性材料。将半柔性的材料放入坑槽中,这种材料的使用性很普遍,适合多种沥青铺设的路面。它的施工过程简单,还节约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很小。

5.3 修复车辙

车辙的修复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这三种:第一,微表面修复。采用适当的石屑和混合材料,均匀摊铺可以保护受损路面;第二,超薄磨耗层。它是通过专业设备热拌摊铺的养护方式,它的好处是快速改善松散,提高公路使用寿命;第三,再生修复。它通过对修复地以及附近的地方同时加热,既可以修复路面,还可以对周围路面进行热粘结。

5.4 处治泛油

针对较小空隙的泛油现象,可以成立相关部门,规范技术与施工标准,严查材料,减少矿料超标现象。如果是压密性泛油,就要重视压实度标准和碾压工艺这个环节。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和养护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性能,还可以确保车辆与行人的安全性。就当前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坏问题,要严控施工环节,加强后续养护,不断在交通事业这条路上探索、发现并创造。

猜你喜欢
车辙沥青路面压实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当代陕西(2020年15期)2021-01-07 09:23:22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8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54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基于车辙发展规律与主观行车安全的车辙评价模型
上海公路(2018年1期)2018-06-26 08:37:26
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辙处治中的应用探讨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46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09:53
DOMIX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