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宁 黄望华
(1浙江省绍兴市地质环境绿化工作站 312000;2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政府 312050)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医疗、健康养老、森林体验教育等服务活动的总称,是多样化体验式休闲旅游形态,也是林业经济多元共生的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养生已成为时代热点和潮流,森林康养作为一种“养生”休闲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广泛青睐。因势利导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业,是弘扬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现兴林富民的有效途径,对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绍兴市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全市的森林康养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绍兴市森林康养经过前几年森林休闲旅游的铺垫发展,已基本形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结合的产业格局。迄今为止,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森林特色小镇14个,市级以上森林人家30个。2018年共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实现产值163亿元,分别占林业总产值、林业三产产值32.3%、77.6%。同时,围绕森林康养这一主导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发展的服务体系已初现雏形,加之中医文化、古道文化、古树文化等一系列相关衍生产业的延伸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产业规模。
近年来,全市以提升森林康养发展能力为导向,加快传统森林旅游产品升级,推进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温泉小镇、旅养小镇等具有新型旅游业态的康养产品不断涌现。如上虞东山湖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推出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养生保健、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一方面,促进了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森林康养的发展,带动了林特产品、餐饮住宿、种养殖业、商业零售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林农增收渠道。以“赏珍奇古树,品珍稀干果”为主题的榧乡游,近年来逐渐成为绍兴市森林康养特色品牌,如稽东镇今年共接待游客18.5万人,实现餐饮服务和农副产品销售35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诸暨市马剑镇近年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为广大林农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游客的多重消费更是让当地林农实现了“零距离就业,不出户赚钱”。另一方面,培育了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如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积极发展“小镇+集体+旅游”模式,依托春风十里小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经济潜力,有效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绍兴市的森林康养业正处于起步提高阶段,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一是缺规划。全市面上还未形成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缺乏对资源论证和项目策划的可行性研究,使得森林康养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2)二是缺政策。森林康养是新生事物,虽然在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其规范与管理,但整体而言,尚难以满足森林康养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土地利用方面的相关政策仍然不够健全,已成为制约森林康养发展及其效益充分发挥的瓶颈问题。
(3)三是缺项目。绍兴市森林康养项目大多停留在依托森林背景资源开展休闲旅游和素质拓展训练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并未在健康监测、疾病理疗、疾病康复等健康管理项目上有尝试性地开发,忽略了森林康养价值的正确定位。
(4)四是缺人才。森林康养是伴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综合性跨学科产业,但这一领域的人才队伍及后续人才的培育力度都明显不足。
森林康养作为林业发展的高端复合产业,以林业为载体,集合了保健、养老、休闲、文化教育等于一身,逐步衍生为一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新型休闲养生产业,并且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1)首先,是顺应建设健康绍兴的新要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也随之改变,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焦虑与压力使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森林对慢性病的治疗和亚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绍兴市发布《健康绍兴2030实施计划》,计划以高质量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为目标,全面提升健康绍兴建设水平。计划明确要以会稽山等六片特色休闲养生片区为依托,建设高端养心养生中心,打造以休闲度假、绿色养生、康复疗养等为主题的生命健康产业园。这些目标要求加上森林康养产业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使得绍兴市森林康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其次,是契合推进绿色发展的新趋势。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森林康养本质就是绿色发展,是以绿水青山为载体,以优良的自然生态为竞争优势,在永续利用的基础上嵌入现代服务业的一种产业模式。另外,森林康养立足森林绿色健康产品,满足了公众对生态产品的绿色获得感,是公众实现绿色消费和美好生活的路径。
(3)再次,是满足追求健康生活的新期待。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旅游和健康的结合将是一个最佳契合点。森林康养通过置身于森林环境中,漫步林中小道,观赏怡人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聆听悦耳鸟鸣,达到放松心情、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对引领健康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广大市民追求绿色、生态、健康的未来生活描绘了美好愿景。另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众养生意识逐年提高,森林康养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森林康养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更是立足本土资源的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实际条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区分和规划不同类型的森林康养旅游形式,统筹制订相应的区域性森林康养发展规划。要在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指导森林康养业有序发展。规划编制既要坚持“生态、业态、文态、形态”融合发展理念,又要主打森林康养特色定位,构建“养老养生+森林理疗+运动健康+支撑产业”的健康产业体系,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森林康养业发展。
从现状调查看,各地应立足“四抓”,保障森林康养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其逐步升级上档。一是抓产品开发。针对市场对森林康养多样化需求,加快促进传统森林旅游产品升级,积极开发森林观光、山地度假、水域休闲、温泉养生等养生、康复和辅助治疗产品,拓展森林康养发展空间。二是抓基础设施。依托现有林区道路、防火林道建设森林康养步道;加快景区通景公路、游步道、电力、通讯和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三是抓文化传承。要深入挖掘森林康养旅游文化内涵,强化森林保护利用,以浓厚的文化彰显森林康养旅游的地域特色,多途径传承展示利用森林文化、中医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促使森林康养更具生命力。四是抓人才培养。鼓励相关院校探索设立森林康养学科,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一支熟悉掌握森林医学、健康保健和旅游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国内外森林康养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加强资金扶持。一方面,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森林康养业的资金投入,除积极申请省级专项资金外,可将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与林业生产设施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清水河道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森林城镇工程等相结合,在规划基础设施时考虑森林康养的需要;另一方面,金融行业要加强对森林康养的信贷服务,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森林康养发展。二是实行用地倾斜政策。目前,森林康养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因此,要加强用地支持,从建设供地指标中切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重点森林休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部门合力兴旅。林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与发改、财政、民政、卫生、中医药、旅游等部门加强协作,推动森林康养与民政养老、卫生健康、户外体育等跨界融合,最终实现归口管理一致、程序简易严谨、办事高效有序的森林康养管理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