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亿仿写,抓住写作教学的精髓

2020-01-14 03:40姜昊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8期
关键词:导图内容文章

姜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的语文活动,然而,不少教师并没有详细指导学生该从哪几个方向入手仿写,导致学生茫然无措。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采用细化仿写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课文的特点,选择仿写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方向。

一、内容,融人个性体验

写作素材匮乏是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如果学生连写作内容都要模仿,就很难把握“仿写”和“抄袭”的界限,学生作文也不能有创意。在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个性经验和生活体验仿写,尝试写自己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

以《乡下人家》为例,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中选择了哪些素材。学生发现,作品展现了农家院子的场景,写了瓜架、花草、鸡鸭、晚饭和草虫等内容。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不选择写一下家具、电器之类的呢?”学生有所感悟:“这些东西虽然也是家常物品,但并没有农家的特点,所以作者没有选择。”“所以说,我们要模仿这篇文章的选材方法,因为作者所选择的事物都是极具特色的。那么,如果让大家写城市的生活,你会选择怎样的材料呢?”学生试着将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融入进去,如有学生想写车水马龙的街道,有学生想写璀璨的夜景、高耸入云的大厦,还有学生选择写忙碌的上班族生活。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了不同的内容,写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彩作品。

二、结构,画出思维导图

文章结构也是写作课程中常常仿写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先探究作品的结构,然后画出思维导图,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说说自己的构想,并尝试说出理由。这样,就避免了套路化的仿写,而且能在模仿原文结构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独特想法。

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教师鼓励学生整理作者的创作思路,结合文本的内容画思维导图。有学生便将思维导图画成了导游图的形式,导图的起点是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还画了箭头指向,下一个节点标注了“路上见闻”,此后则标注了外洞和内洞,在两者之间还画上了连线,在上面标注了“孔隙”,最后画了一只小船,并写了“乘船出洞”的字样。此后教师鼓励学生思考、修改思维导图,优化结构。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可以省略路上见闻的内容,因为毕竟重点是写双龙洞,和路上的风景关系不大。”还有的学生提出:“我觉得洞中的场景写得不够,应该写得更细腻一点。”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让他们试着写游记。可以先选择喜欢的景点,认真构思,再画出思维导图,然后尝试写作,这样他们的写作就更有条理性。

三、表达,认真研磨细节

在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围绕课文中的细节详细揣摩,并思考如何能仿出神韵。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现手法,思考作品是怎样描绘出美丽春景的。教师鼓励学生阅读,从“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开始,并展开分析:“桃花水真的能看见东西吗,作者为何要连用好几个‘看见呢?你觉得作者在写这些看见的事物时,是随意写的还是有一定的逻辑性呢?”学生认识到这段文字使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仔细分析后有了新的发现:“作者先写自然界的事物,如燕子、垂柳,然后写人,最后写所居住的村庄,所选的内容逐步从自然过渡到人文。”在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写作手法之后,教师鼓励他们仿写,思考如何巧妙运用排比,体现出层次递进。如有学生描写校园,也运用了类似的方法,先写校园的自然风光,然后写校园中的师生和校园生活。

教师在引导学生仿写时,不要忘记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创意融入进去。此外还要鼓励学生思考各种修辞手法适用于怎样的场合,其表现特点是什么。这样他们在运用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

在指导学生仿写的时候,教师要将提升其读写能力放在首位,要结合学生的写作實际选择更合适的例文,并选择合适的训练点。若能做到一课一练,避免仿写的过度泛化,学生就能合理加工素材,进行重组,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写出更具有新意的文章,提升独立表达的能力。

猜你喜欢
导图内容文章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