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概念还是真创新?

2020-01-14 10:26
新潮电子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纹理面板玻璃

引發关注的iMac 2020版更新

在2019年WWDC上,一款被誉为“梦想桌面”的显示器一经亮相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新款6K、32英寸ProDisplayXDR不仅拥有极为出色的规格性能,更以4,999美元的起步价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除了人们常规关注的显示器规格外,Pro DisplayXDR显示器上引入的“纳米纹理玻璃”更一度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

“Nano-tex ture 纳米纹理”玻璃版ProDisplay XDR不仅拥有更高的定价,官方宣称其提高了画面质量与对比度并降低炫光和散射光,让苹果的防反光效果进一步提升而不会让清晰度下降。效果满满,不过高昂的价格和ProDisplayXDR显示器专业级定位,让人们更愿意讨论而非购买。

然而,当大众认为“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仅属于苹果旗下专业级产品线时,2020年8月,27英寸版iMac突然更新,屏幕成为此次iMac更新最明显的部分。此前曾在Pro Display XDR上亮相的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现在也来到iMac产品线中。

iMa c本身市场定位偏主流群体,这一次“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版虽然需要单独付费购买,但终归让大众有了拥有的机会,也传递了苹果将这一屏幕创新技术推向主流消费市场的意愿。

昂贵的体验成本

虽然iMac整体定价远低于Pro Display XDR,但这并不意味着在iMac上体验“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就真的无门槛。

新款iMac 27英寸是首款引入纳米纹理玻璃的iMac设备,这款产品发布之前,市场消费者只能在售价几万元的Pro Display XDR上体验到这项技术,而且还要额外花费8000元。如果消费者想在iMac上使用这种材质的玻璃,那么就只需要额外支付3750元。

即使iMac在很多人眼里是作为生产力设备存在的,可单独付费购买已经不便宜了,“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后期涉及的使用成本,也让不少人迟疑是否值得入手。按照苹果官方的建议,要清除 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屏幕上的灰尘或污迹,只能使用Pro Display XDR或 iMac随附的抛光布。对于因不经常清洁而导致难以清除的污迹,用户可以用70% 的异丙醇 (IPA) 溶液打湿抛光布来清洁。

由于苹果官方不建议加水或使用其他液体清洁纳米纹理玻璃,这意味着一旦随机附赠的抛光布丢失,恐怕用户还得单独购买,费用或许不高,可心里恐怕不是滋味。

值得肯定的实用性

用性价比去讨论苹果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命题,不过价格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新版iMac将“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推向主流消费市场以后。

同样的“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在32英寸的Pro Display XDR上要加价8000块,可在27英寸的iMac上体验就仅需3750元,而且玻璃面积绝对不止一半,难免给人买到就是赚到的感觉。实际上,根据众多用户和媒体的反馈,“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显示屏幕的反光问题,在环境光线较暗的室内,用户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屏幕反光问题。而即使是在阳光直射的室内环境下,传统显示器很容易出现倒影干扰,而这在纳米纹理玻璃的额外加持下,显示区域几乎看不到可见的倒影干扰,效果非常出众。

对于视频剪辑、图片创作等专业领域工作者而言,纳米纹理玻璃应该是目前对显示影响最小、同时抗反射能力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实用性的确值得肯定。

麻烦不小的屏幕反光问题

对于从事设计、视频编辑等工作又或者个人对屏幕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用户而言,“不受控制的照明环境”完全称得上是噩梦般的存在,为了能够确保长期专注在内容本身,这类用户通常需要频繁地寻找一个没有反光的角度,极大降低了办公效率。

实际上,屏幕反光效果不仅会对偏专业的用户群造成影响,即使是普通用户,屏幕长期的反光对用户眼睛健康也会造成伤害。

从眼解剖上说,人眼的晶状体可以调节屈光度的大小,以达到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作用(类似相机镜头,只不过人眼是调整镜头厚度)。看近处的时候,晶状体变凸,此时睫状肌是收缩状态,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类似你长时间提重物一样的疲劳状态,这种疲劳是调节引起的视疲劳。近视就是因为用眼时间过长了,可对于繁忙的办公人士而言,减少盯屏幕的时间几乎无可能,那减少屏幕反光就非常有必要了。眼睛已经很疲劳了,光环境还这么糟,就更容易累了。

无论是从生产力效率考虑还是出于护眼,市场消费者一直以来对屏幕显示技术的关注就相当高,也愿意为这类软硬件创新付费,对于一直致力于提供更优用户体验的苹果而言,在面板上下功夫也是极具价值的。

从雾面屏到纳米纹理

一直以来,人们为改善屏幕反光问题做了蛮多努力和尝试,在“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正式亮相以前,镜面屏和雾面屏是对抗显示屏幕反光问题的主要途径。

镜面屏面板由于镜面技术的使用,让光线散射减少,从而提升产品的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然而,因为缺乏漫反射膜,如果在亮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镜面屏,会真的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使用者看到自己和背后的一切,很难适应专业图形图像设计人员所需。

雾面屏通过表面雾面效果避免强烈反光对视线的干扰,但表面硬度和透光率较低,也很难适应专业领域用户需求。而除了镜面屏与雾面屏这两种解决办法外,在屏幕上贴抗反射镀膜也一度成为大众避开光反射的方法,不过镀层相对容易磨损和划伤,而且对强反射无能为力,很难满足专业用户需求。

在同环境光线抗争的过程中,不少专业用户和对色彩有较高要求的用户都选择了遮光罩,物理遮光比镀膜效果更好,不过除了体积较大外,只能有效遮挡侧面光线,难以适应所有的光线环境,且从价格上看,遮光罩并不便宜。

面对市场的刚需,苹果“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将纳米级的抗光纹理“蚀刻”到玻璃上,其生产原理跟如今手机后盖上常见的化学刻蚀AG玻璃相近。因为可以完整覆盖屏幕整体,因此其除可确保屏幕有色彩质量外,更可以保持对比度,同时散射光以将眩光降至最低。

抗光效果的进步主要还是得益于技术的更迭,纳米玻璃指其内部组织得到结构控制,形成有从1nm左右到数百纳米组织大小的特殊玻璃材料。这种结构控制,可以是在原子或分子层次上控制玻璃坯料(母材)的结构,可以是在玻璃内部形成超微粒子,也可以是在其中分散形成另一种物质(异质相)。通过这种结构控制,能够使纳米玻璃保持其玻璃特性的同时,又赋予它许多同普通玻璃迥异的机械特性和光学特性等新的属性。

来自苹果专利的细节,显示纳米纹理玻璃被用于便携式设备中。该“纹理区域”被指定为“基板表面,从基板表面向外延伸的一组突出物,该组突出物中的每个突出物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约750nm且小于约10微米。专利对这些突出物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但它最终描述的是在玻璃上蚀刻的方法。

专注屏幕创新的苹果

作为个人消费电子领域的现象级品牌,苹果长期以来在屏幕上的创新给整个市场带来不小惊喜,更是风向标式的存在。在2010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推出iPhone 4时,这款手机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是它配置有“视网膜”显示屏。

从iPhone手机到iPad,再到iMac,苹果“视网膜”屏全家桶给予消费者足够视觉刺激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行业标准,而后,苹果在屏幕上更多的微创新,虽然在OLED、Micro LED和Mini LED屏幕上有诸多动作和尝试,可始终未能在整个产品线推广,对市场影响也有限。

在iPhone 12正式亮相以前,一直有消息传闻部分2020款新iPhone将配备LG提供的触摸集成显示屏。LG Display计划在京畿道坡州市的E6线升级其用于较小型显示器的柔性Gen-6 OLED面板的生产设施。为此LG公司将在2020年初增加新设备以生产触摸集成面板,同时转向LTPO背板技术。根据业内消息显示,由于E6系列产品是苹果独有的产品,因此触摸屏将被用于2020款新iPhone上。

不過在北京时间10月14日凌晨1点开启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iPhone 12 全系新品在万众期待下闪亮登场,包括iPhone 12 min、i iPhone 12、iPhone12 Pro、iPhone 12 Pro Max 在内的四款手机神秘面纱也被揭开,此次发布的iPhone 12系列新机均将全部采用OLED屏幕。

虽然OLED屏幕在色彩、亮度、节能等方面有诸多优势,但相比当年的“视网膜”显示屏,苹果在屏幕视觉方面已经很难给予人们“颠覆性”的视觉感受了,而这次“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除出现在顶级的Pro Display XDR显示器和新版iMac外,更有望在整个苹果家族产品中出现。

在路上的纳米苹果全家桶

“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在抗光效果上值得肯定,搭载其的终端设备显然能更好地适应差异化的环境光线,苹果公司在Pro DisplayXDR 上引入了可选的纳米纹理玻璃,然后又将其应用于27英寸iMac。现在,它似乎计划将其部署在包括iPhone和iPad在内的便携式设备上。

据 Appleinsider 报道,苹果正在研究扩展其在 Pro Display XDR 上应用的纳米纹理玻璃到iPhone 或 iPad 上。从目前已曝光的标题为 “纹理外壳组件的抗反射处理”的专利申请来看,苹果希望为自家设备提供更好的的保护,因此这些设备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设备(例如笔记本),平板计算设备(例如平板电脑),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可穿戴设备设备或其他类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但是,这些图纸集中在类似 iPad 的设备上,而其余文本则避免了具体说明,但确实提到了几次移动电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被广泛应用于苹果终端设备屏幕上,那随之而来的“设备可能更容易出现刮擦的现象”也需要足够的重视,毕竟iPhone、iPad等移动设备通常会被人们放置于口袋或随身包中,这样一来无法避免会与口袋里的硬物,例如沙子、硬币、钥匙等杂物发生摩擦,屏幕保护问题也就成为“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大众化的关键。

充满好奇心的大众

对于昂贵的“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大部分人除了好奇其显示效果外,更会产生碎屏和贴膜的想法,毕竟一旦“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普及到iPhone和iPad上时,随身携带可能出现的屏幕伤害就会是绕不开的话题。

防爆玻璃不仅抗摔效果更好,防划效果也很不错,最新的康宁大猩猩玻璃甚至能够抵御尖刀划伤,然而“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显然没有如此“过硬”的身板,在尘埃反复剐蹭下,即使康宁大猩猩玻璃都会留下些不太明显的划痕,苹果恐怕很那在屏幕防护上让用户安心。

未来,随着“Nano-t ext ur 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的普及,各种屏幕防护膜或许会再一次被带火,而这背后,除了市场消费者心理驱使外,更多的恐怕还是苹果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和改变。

强大的苹果供应链

从少数人的小众品牌成长为个人消费电子领域的现象级品牌,苹果的成长与其身后强大的供应链密切相关。很多人认为苹果是世界上众所周知创新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但很少人知道苹果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的创新,更在于出色的供应链。苹果曾连续八年在知名咨询公司 Gartner 的全球供应链25强上占据榜首位置。

苹果供应链涉及全球,十分多元化。苹果一份报告显示,苹果在全球共有13 座组装工厂和156家官方的产品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被运送到苹果的各个工厂里,经过组装之后再销往世界各地。苹果会通过通过监测其零售商店、网站和第三方经销商的销售,基于需求会重新分配手机订单,对 iPhone 的货量和调配进行不断完善。在这种过程中,苹果几乎能做到零库存。

全球化的采购已经动态数据分析与协同,让苹果整个供应链生态高效运作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苹果经营成本。作为一家极具创新力的品牌,苹果通常会深入供应链,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投资,携手供应链厂商一同推动细分领域产品技术的进步。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进入苹果全球供应链不仅仅是产品供销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苹果严苛的品控以及跟上苹果在技术上的从创新,意味着该供应链企业有望在细分市场成为标杆甚至龙头企业,这样一来,供应链厂商也愿意主动与苹果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和产品的落地。

“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大众化进程最大的阻碍无非成本,可在苹果整体生态的大力支持下,规模优势完全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成本,而在其它品牌的跟风和供应链企业的推广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终端消费电子企业搭载“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最终有望在整个市场形成一股风潮和趋势。

消费电子产品的变局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现象级品牌,苹果一举一动都会引来众多厂商的跟随,“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一旦喜提苹果全家桶,必然在整个消费电子领域掀起一场新的变革。

當下,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推动力早已从以往的硬件创新逐渐转变为服务和生态系统,流媒体视频、云游戏、UGC内容的盛行,加大了硬件制造商差异化自家产品的难度,虽然说这些服务都推升了人们对数字设备的需求,但它们支持的订阅模式和其它的新商业模式,可能会为服务公司带来比硬件制造商更高的收益。

在智能家居设备领域,品牌与技术的整合,以及人们对个人数据的日益依赖,使得苹果、亚马逊和谷歌成为强大的竞争者,而苹果本身就是消费科技生态系统公司最为成功的代表,例如,大量的公司正试图复制其无线耳机AirPods的成功。对于已经习惯使用苹果产品,在苹果世界里生活已久的消费者来说,这些公司的产品都没什么吸引力。

过去数年间,个人消费电子领域不是没有出现过极具创新的产品,GoPro运动相机、Magic Leap等等产品都是具有颠覆性的,可在漫长时间沉淀下,并没在市场掀起太大波澜。

相对于去缔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品类,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微创新”元素的不断堆砌,完全有机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去几年,“智能”和“互联”一直是定义消费电子产品前沿的口号。随着可适用于个体设备的5G连接和人工智能带来新的推动力,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之中。

写在最后:期待更多产业链创新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不断通过创新实现产品及技术的升级完善,不仅有助于产品赢得更多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更能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成长与发展。

“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目前更偏试水与尝试,但随着苹果将推想更多产品体系,其完全有机会带动整个终端显示设备屏幕的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苹果采用的是从专业级市场向普通个人消费级市场渗透的策略,这点同当年“视网膜”屏直接从个人消费市场向全领域渗透有所不同,以专业用户为代表的中高端市场本身对价格不太敏感,产品在不断试水中调整,也能起到很好的市场培育作用,很期待“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大规模走向终端消费市场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纹理面板玻璃
面板灯设计开发与应用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使用纹理叠加添加艺术画特效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我不是玻璃熊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