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芳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 我园基于多年艺术教育实践,设计并打造了东府创意空间。该空间是由分布在幼儿园不同区域的多个开放创意区组成的教育平台,它以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强调教师向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希望家长积极融入创意活动全过程,实现更好的家园共育,提倡通过幼儿、教师、家长和谐有效互动实现三者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东府创意空间活动的本质是游戏,载体是艺术,形式是开放的,宗旨是让幼儿在玩耍中创作,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真实的发展。
(一)开放性
首先,空间位置的开放性。东府创意空间是利用班级门口的操作空间、楼道、户外场地等小空间打造而成,对于全园幼儿、教师、家长而言,这些空间都属于公共空间,在空间位置上对幼儿、教师、家长也都是全开放的,他们可以无阻碍地进入东府创意空间进行活动。其次,选择材料的开放性。东府创意空间的材料都是开放放置的,当幼儿进入东府创意空间时,对该空间中的所有材料可以有完整的感知,通过视觉、触觉来探究这些开放呈现的材料。在对材料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幼儿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展开创造。再次,作品展示的开放性。在东府创意空间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会创作出许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在空间的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来呈现,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作品展示的决定权在幼儿,故我们在每一个空间的适宜位置都开设了作品展示区。幼儿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作品以什么样的方式放置在展示区。由于展示区本身是开放的,展示区里的作品往往会引发幼儿间的互相欣赏、交流,从而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表达欲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整体性
我们将幼儿园的楼道、过道、室外小空间、小场地等在物理意义上相互隔离的小空间统合起来,纳入“创意空间”的范畴,推出了玩色馆、七色毯、童画廊、纸艺站、漂流屋、创想林、布艺室、线绳铺、木作坊九个艺术创意空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户外场地创设了童话屋、涂鸦墙、艺术通道等户外创意操作区,并将楼道利用起来创设了创美廊和艺趣廊,作为幼儿艺术作品的展示区。九大创意空间、户外创意区以及楼道展示区共同构成了“东府创意空间”。我们对这些小空间的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对这些小空间的材料投放进行整体投放,对这些小空间的活动实施进行整体把控,从而保证了在东府创意空间中活动的幼儿对这些相互隔离的区域有整体感知。
(三)情境性
具有情境性的活动更能够引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因此我们对每个空间的打造都力求营造出一种适宜的情境。如在童画廊我们营造出了优美的绘画情境,幼儿一走进童画廊就会激发绘画的欲望。在木工坊我们营造出了木匠的操作情境,幼儿一走进木工坊就会受到各种工具的刺激,不由自主地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具有情境性的空间呈现激发着幼儿操作的欲望,有助于幼儿保持持续参与的热情。
(四)融合性
首先,班级区角与创意空间相融合。我们利用紧邻班级活动室的有限區域创设了八个创意空间,它们各具特色,有的凸显手工创作,有的凸显绘画欣赏,这些创意空间在幼儿园内一日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班级整体的一部分,每个班级都可以将这些空间作为班级区角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次,各个空间之间相融合。虽然各个创意空间在物理意义上彼此隔离,不过我们在实践中却处处体现着融合,这种融合又主要表现为作品的再创造上。在东府创意空间中存在初始作品、二次创造作品乃至三次创造作品,许多的作品往往包含了多位幼儿的思考和创意。如幼儿在木工坊创作的飞机进入童画廊便是特别的绘画载体,而幼儿在七彩毯中的作品进入涂鸦区便是不错的涂鸦载体。以幼儿的创作为主线,各个空间便有机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拆不散的整体。
(一)设立材料存储中心
东府创意空间的材料体现着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因而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专门的材料存储中心。同时在每个空间中也设置了存储材料的地方以供幼儿能够及时取用。
(二)材料投放由专人负责
每个创意空间中的材料投放都体现着教师们的精心管理。我们发现当幼儿面对种类过于复杂、数量过多的材料时,反而不利于其游戏活动的展开,不利于其学习与发展。因而每个空间的材料如何投放,我们都安排了来自东府创意空间课程核心小组的成员负责,他们会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分阶段地投放适宜幼儿发展需要的核心材料。譬如在玩色馆孩子们对扎染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让孩子们直接进入有颜料的扎染层次,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于是我们在前期只投放了各类纸,让幼儿对各类纸进行造型。当幼儿熟练掌握了纸的造型后,再逐步投入各类颜料,让孩子们进入染色环节。
(三)有意而为——彰显教师的专业性
有意,是教师对投放材料的属性,幼儿发展经验,幼儿年龄特点的清晰把握,是教师将经过价值判断后的材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投放在各空间。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属性,而通过幼儿自己探索出的材料属性可能超出成人已有的认知。在每个创意空间材料的投放中,我们大致将其分为工具类材料和操作性材料两大类。工具类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和便于使用原则,而操作性材料则要分析幼儿年龄阶段对应的美术核心经验发展需求,然后再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投放。
(四)无用之用——材料的起死回生之道
无用,是对低成本废旧材料的挖掘和再利用。许多看似无用的媒介经过儿童的创意,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美术活动的开展会消耗大量的美术材料,而低成本废旧材料的挖掘和再利用会大大减少成品材料的损耗。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材料募集活动,发动全园的幼儿及家长将一些存留和收集到的生活中的闲置物品、废旧物品、自然物品带到幼儿园,用于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如纸箱纸盒、树枝树叶、贝壳、石头、木块、竹筒、冰糕棍、布料、矿泉水瓶,等等。
(五)似是而非——凸显幼儿的主体性
低结构的材料有更多创造的可能。许多低结构的材料通过幼儿的组合、美化、加工,会发生多种变化。游戏中的幼儿有以物代物的特点,他们不以成人对物体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当教师提供大量低结构和非结构的材料,不设定目标,也没有玩法,幼儿可能就会将这些材料相互替代、相互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一)自主创意活动
首先,混龄自主创意活动。每周四上下午分别有1小时的时间供全园幼儿在创意空间中自主游戏,以小、中、大各年龄全面混班、混龄的方式进行,幼儿自主选择创意空间,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创想,自主创作,自主表达。其次,班级自主创意活动。这弥补了混龄自主创意活动中,教师对他班幼儿的发展情况缺乏了解与针对性指导不够的缺点。再次,亲子自主创意活动。每天入园、离园的半小时是亲子创意时间。
(二)创意主题活动与东府创想节
创意主题活动是指发生在东府创意空间中的以创意文化、创意生活、创意情感为内容的活动,它既有预设也可生成。而东府创想节每年举办一届,它由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游戏项目组成,融合手工、绘画、玩色、欣赏等元素,激励幼儿创意的思考,支持幼儿创意的体验,它包含创意设计(幼儿、东府团队、家长共同完成的设计)和创意体验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促进幼儿之美。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用丰富的材料创作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他们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表达美,艺术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其次,提升教师之优。创意空间中的活动组织形式在诸多方面有了改变,更加有利于教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活动之中。教师们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在角色转变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最后,促进家长之乐。家长和孩子常常一起分享创意空间活动中的学习故事,他们关注着活动所需的材料,支持孩子在家中进行持续性的游戏活动。
本文来源于成都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东府创意空间的课程建设研究”(2016Y1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