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文
我们常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诸葛亮等古代名士的风采。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所持的究竟为何物还有待考证。著名文物专家孙机等学者认为,诸葛亮所持的是麈尾扇而非羽扇。这一观点影响很大,但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这一观点还可以再商榷。
孙机先生认为诸葛亮所持非羽扇的主要依据为宋刊《艺文类聚》引《语林》、宋刊《太平御览·卷六八七》引《蜀书》等文献记载:“(诸葛亮)葛巾毛扇。”此后,孙机先生再推测毛扇即麈尾扇,而非羽扇。
且不说如《北堂书钞》等早期文献中明确记载的“(诸葛亮)葛巾白羽扇”,就算诸葛亮所持的是“毛扇”,也未必指的是麈尾扇。据笔者查检,古代文献中多有“毛扇”一词,仅《四库全书》中该词便出现45处,但已知所有古文献出现该词的地方,并无一处明确指其为麈尾扇。反而其中词意明确可证处,“毛扇”的含义均为羽扇。如《资治通鉴·卷一三四》记载:“会端午,太后赐帝毛扇。”南宋史学家胡三省注称:“毛扇,盖羽扇也。”《浙江通志·卷一百二》记载湖州府物产“毛扇”的说明文字中,所指的就是羽扇。还有《遵生八笺》也称:“旧有鹅毛扇即羽扇也。”这些文献资料都可以说明诸葛亮手持的就是羽扇。虽然在一些文献中被写作毛扇,但是所指仍是羽扇,可以理解为毛扇即是羽扇的另一个别称。
再同比当时统帅的用扇情况,古代统帅用羽扇来指挥三军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晋书·陈敏传》说:“敏率万余人将与卓战,未获济,(顾)荣以白羽扇麾之,敏众溃散。”梁元帝《金楼子序》则称:“侯骑交驰,仍麾白羽之扇。”史书中羽扇用作指挥三军的事例很多,反之却无麈尾扇用在战场指挥三军的记载。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从文献角度而言,诸葛亮这类名士在战场上用的是羽扇,而麈尾扇无指挥作战的功能,因此有必要为“羽扇纶巾”中的羽扇正名。
羽扇产于吴楚一带,正如西晋嵇含《羽扇赋序》中所言“吴楚之士多执鹤翼以为扇”,可见其产生时代要远远早于麈尾。羽扇包括大小两种,早期羽扇以大扇为主,如1978年于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一件长柄羽扇,原件已残,现中国扇博物馆有其复制品。这种长柄羽扇的用法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错金银铜壶上有所显示,应该是侍者为贵族扇凉之用。古代帝王仪仗所用的两柄巨大的雉尾扇即是由这类大羽扇演化而来。
单人手持的小羽扇何时产生尚不完全知晓,但时代不会晚于东汉末年。汉武氏前石室画像有人手持形似羽扇之物,旁题“齐将”,或是指挥战斗之白羽扇。但由于图像模糊还不能肯定。据文献记载,西晋文学家陆机、傅咸、嵇含、张载等都曾写过《羽扇赋》,可见当时羽扇流行程度已很高。按陆机《羽扇赋》记叙:中原诸侯多执麈尾,而南方名士手执羽扇,到晋室南渡之后,中原权贵所执麈尾扇开始在南方流行。
中国扇博物馆所藏1978年于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战国楚墓中出土的长柄羽扇复制品。
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错金银铜壶上也有这种长柄羽扇形象。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上图)中洛神骑凤时所持的装饰有旄牛尾的节,这种节与其《列女仁智图》(下图)中许使者及齐使者所持之节完全相似。
麈尾扇產生于汉代,那么对于麈尾扇的产生研究还应从汉代的物质文化及类似物品的比较入手。通过研究和对比后笔者认为,麈尾的起源很可能是受古代旄牛尾使用的影响。
旄尾与麈尾联系在史书文献材料中可找到一二。左思《蜀都赋》曰:“屠麖麋,翦旄麈。”刘逵注:“旄麈有尾,故翦之。”可见旄麈尾用途相同。另外《太平御览·陈嘉妇与嘉书》称:“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可拂尘垢。”《南史·婆利国传》也说:“其侍女持白旄拂。”《格致镜源·卷八三》有“讲僧执麈拂子”的记载。拂子和麈尾扇都属相似类别的物件。拂子是由麈尾演变而来,而拂子又有用旄尾做成者,亦可推出旄尾与麈尾的同源性。
麈尾扇源于旄牛尾,这种推论在绘画上也有所显现,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洛神骑凤时所持的装饰有旄牛尾的节。这种节与顾恺之《列女仁智图》中许使者及齐使者所持之节完全相似。而在《洛神赋图》的其他情景之中,洛神手中所持之物便已经变成了麈尾扇。与“洛神骑凤”类似的浙江余杭小横山南朝墓的画像砖上有一些骑龙骑虎的仙人图,但是这些仙人手中却变成了麈尾扇。这些都可以推出麈尾与旄尾的同源性。
一般扇子都是扇风使用为主,麈尾扇却是例外,虽然它也有扇风清暑并兼可拂尘的功能,但是其意指作用则更明显。
虽然梁简文帝作《麈尾扇赋》称:“(麈尾扇)既可清暑,兼可拂尘。”但事实上,麈尾扇这类扇子,扇面饰有兽毛,容易脱落,拂尘的功能有限,实用性并不强。从现存麈尾文物来看,也是如此。日本正仓院所藏的两件唐代麈尾扇虽然保存精心,且置于黑漆盒中,但是其上的毫毛也已经脱落殆尽。
魏晋时期,麈尾扇虽称为扇,但更多的只是一种身份代表或显示其才学气度的道具而已。传为顾恺之绘《列女图》中楚武王臂挟一麈尾扇,其《洛神赋图》中男主人公曹植手拿麈尾,能看出其是作为身份的象征。
在《洛神赋图》其他情景中,洛神手中所持之物便已经变成了麈尾扇。
与“洛神骑凤”类似的浙江余杭小横山南朝墓的画像砖上,有一些骑龙骑虎的仙人图,这些仙人手中也变成了麈尾扇。
晚唐五代孙位的《高逸图》中才有高土持麈尾的形象出现,这应是第一次在绘画上真正将高士与麈尾相结合。
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麈尾扇虽然保存精心,但是其上的毫毛也已经脱落殆尽。
在晋朝时持麈尾者最主要是要有一定身份和地位。普通人即使是才俊高士一般也不使用麈尾。这在文献上同样是有佐证可寻。如《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八》载,寒门出身的南齐名将陈显达,虽然已经官到太尉之职,但是仍然告诫其子称:“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意即麈尾是王、谢这类门阀贵族才有资格持,你们没有资格拿。陆机《羽扇赋》中称:“楚襄王章台之会时,山西与河右诸侯皆手持麈尾。”虽为假托,但是也足可见持麈尾之人的高贵。一直到南北朝的末期陈朝时,麈尾扇仍非普通人所能使用。按《陈书》记载,陈叔宝为太子时曾亲手将新造的玉柄麈尾赠与张讥,并说:“当今虽复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獨张讥耳!”张讥当时为东宫学士。
在各种绘画图像中,除帝王、权贵及神仙之外,直到晚唐五代时期孙位的《高逸图》中才有高士持麈尾的形象出现,这应是第一次在绘画上真正将高士与麈尾相结合。一些学者认为《高逸图》所绘为竹林七贤,持麈尾高士为阮籍,且不说此时距竹林七贤时代已约600年,画家是无法真实表现当时场景的,而且《高逸图》中人物是否为竹林七贤,持麈尾之人究竟是谁尚有争议。在没有更多明确证据之前,还是按宋徽宗所言的高逸相称更为合适。
麈尾扇在唐代之后逐渐衰落。除古代帝子高士及神仙僧释图画中还有出现外,中唐以后的现实社会中已经很少使用。如五代顾闳中绘《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手持的扇虽然扇形与丙型麈尾扇类似,但仔细观察其扇面四周包边,非麈尾而是蒲扇。虽然羽扇在后代一直沿用并存在,但是其功能性也已大打折扣,不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利器,而成了百姓日常之物。时至今日,羽扇纶巾、名士风流虽已成历史烟云,但透过这些绘画及文献中的记述,我们仍能体会到他们摇麈尾清谈时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