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建在大岩山的峭壁之下,面临牛栏江大峡谷。这里山崖险峻,至今未通公路,与外界的通联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徒步从峡谷底部攀爬大岩山到谷顶的环山路;二是经由两条百米跨江溜索到达对岸,然后绕道外出。花果村的大石头组,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溜索村”。
多年来,“溜索村”的中小学生,每天都得凌晨起床摸着黑去上学,每天上下学途中需耗时近7小时;如果选择溜索过江上学,则要辗转云贵两省,单程53公里;中学生上学要走20公里的山路,为省时间还要攀爬只有羚羊才能上的山崖。大石头组只有整体搬迁,才能解决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2019年4月18日,“溜索村”系列报道发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在贵州省委及威宁县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截至4月28日,溜索村剩余的10户家庭全部搬迁至威宁县五里岗易地扶贫安置点,19个中小学生也就近入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4月27日20时许,大石头组上下寨只有几户人家亮起了微弱的白炽灯,比往日寂寥了很多。除了卯昌富一家,还有几户人家因为牲口没有处理,留人在旧房子里照看。他们成了大石头组仅剩的居民。
同样在这一天晚上,海拉镇副镇长孔德亚还在和卯昌富一家沟通第二天搬迁的事宜。因为卯昌富的父亲卯稳树选定的搬迁日是4月28日,他认为这是个吉日。孔德亚告诉记者:“我包户的是卯昌富家,兜里一直揣着安置点新房的钥匙。对于我来说,用钥匙打开新房的门,把卯昌富一家安全送进屋里,心里才踏实。”
卯昌富一家,是大石头组10户一直不愿意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之一。卯昌富长期在昆明煤矿打工,妻子陈庆花在家种地、养猪和照看3个孩子,生活勉强过得去。卯昌富的父亲母亲卯稳树、高关妹夫妇已经71岁了,還照顾着91岁的老母亲何莲美。老夫妇俩每月仅有70多元的养老金,还得下地、养猪。卯稳树告诉记者,只有自己劳动了,才能不给儿子卯昌富增加负担。工作组根据卯昌富一家状况,给卯稳树夫妻及母亲,在原有的养老保险基础上,又增加了低保,使3位老人生活多了一层保障。如果一家搬迁,不但卯昌富和陈庆花夫妻可以就近在易地扶贫搬迁点配套企业打工,收入更加稳定,而且孩子进城上学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此外,腾讯新闻、新京报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平台为孩子们发起助学公益项目,一对一资助解决“溜索村”19个贫困孩子的生活费、学杂费等,直至他们高中毕业,降低孩子们进城读书的生活成本。这也进一步促成了这些贫困家庭的搬迁意愿。
在充分理解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后,卯昌富一家最终决定搬迁。但91岁的何莲美只能留在这里,老人年纪太大,不仅无法溜索过江,也从来没坐过车,路况不好,怕出意外。于是,71岁的高关妹和儿媳妇陈庆花决定暂时留下来照顾老人,家里的牛、毛驴和猪也需要人来喂养。到明年,卯稳树三兄弟轮流派人到寨子里的老家照顾。何莲美对孔德亚说:“走也走不了,给大家添麻烦了。”孔德亚连忙说:“不要担心,镇政府也会经常派人来照看您的。”
4月28日一大早,孔德亚溜索过江提前赶到卯昌富家,帮忙协助一些准备工作。他联系的搬家车辆10点前会到对岸溜索点等着卯昌富一家。卯昌富一家也已经早早起床,把搬家要带的行李都准备好了。孔德亚介绍,按照相关政策,卯昌富一家分到的是120平方米装修好的四室一厅新房,还配齐了家具、家电和崭新的床垫、被褥等。
上午10点40分许,载着卯昌富一家5口人的面包车,从大石头组对岸开出,沿着牛栏江边上的砂石路行驶。大约4个多小时后,车辆到达今年年初开通的都香高速入口,在高速公路继续行驶大约1小时后,一家人终于到达威宁县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点。
第二天上午,卯昌富的小女儿卯米会和哥哥姐姐们,前往附近的威宁县第七小学报到,开始新居上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