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玥敏,张亚雄,倪吾钟
(1.浙江大学 农业试验站,浙江 杭州 310058;2.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安吉 313300;3.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科学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再次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总体上看,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支撑保障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1]。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是主体,发展是核心,绿色是方式也是目标,主要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的文献偏少[5-7]。本文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的要素制约,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有效地促进绿色农业建设,扎实地推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系统原理,农业绿色发展的要素主要包括农业生态要素、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社会要素及要素间的协同等方面[8-13],具体要素及其基本特征如下。
保持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态系统发展中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在农业生态系统发展中,遗传多样性包含了大量的基因信息,农作物的基因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强,这对农作物的进化和品种分化有着深远的意义[14]。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可以使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交叉繁殖和均匀分布,从而提供了丰富的生物价值。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更为广泛,是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这对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肥力、水环境质量、气候条件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遗传资源、授粉、天敌和害虫调控、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涵养、文化和休闲等生态服务[15]。近年来,景观多样性也被大家熟知和重视起来[16]。景观多样性是从结构上描述一个区域内不同类型景观要素、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或变异性,也可以理解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其本身含有一定程度的观赏价值,同时将带来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这对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纽带,同时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通过固定植物根系,提供自然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也是农业生产的基地[9]。在农作物生产的条件中,耕地土壤质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实行轮作为主、休耕为辅的种植方式,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是建立高产、优质、低耗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基础。
虽然能局部调节生长环境的设施农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农业生产仍以自然过程为主,会遭受到不良气候、病虫危害等灾害的侵袭,因而,农业生态系统的抗压性和稳定性就变得格外重要[13]。《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通过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行动,进一步提高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大大提升多样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抗压性和稳定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用绿色防控代替化学防治,利用生物防治代替大面积农药控害,将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维持一定程度的功能平衡,逐渐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复杂度,提高对突发病虫害的自我调节能力[10-11]。
保证绿色农业持续发展,科技是核心力量,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强大引擎[1]。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农业绿色发展瓶颈的关键,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农业节水灌溉系统、有机肥替代化肥、资源循环利用、南繁育种、现代气象分析等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17]。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集中各方资源攻克关键技术难关,加快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大规模农业种植基地,突出共享示范带头作用。实施农业创新工程,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升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水平。
农业是资源依存度很高的产业,资源消耗也较大,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水分、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据估算,2015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71 878.5万t,所含的氮(N)、磷(P2O5)、钾(K2O)养分资源量分别达到625.6、197.9、1 159.5万t[18];畜禽粪尿数量31.584亿t,所含的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分别达到1 478.0、901.0和1 453.9万t[19],这2类主要有机肥料中的氮、磷、钾养分资源总量分别达到了2 103.6、1 098.9、2 613.4万t。当年我国使用单质化肥和复合肥的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3 086.8、1 568.3、1 367.5万t,秸秆和畜禽粪便中氮、磷、钾养分资源总量分别相当于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养分总量的68.1%、70.1%、191.1%。同时秸秆和畜禽粪便中还富含有机碳资源。开展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有效地推进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自主调节能力,减少农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有助于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11]。
农业标准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手段[20]。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赋权和推进下,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业投入品技术标准(如化肥农药使用通则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的实施成效日益彰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质量认证和农产品质量信息化追溯系统应用也有了较大的覆盖面,但加快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的任务依然艰巨。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前提,发展农业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落脚点,把握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结构由满足“量”的需求到“质”的需求转变的新态势,以农产品质量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为抓手,创立我国自己的优质农产品品牌,赋予农产品额外的品牌价值[21]。结合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大数据信息的共享,加大农业从业人员对绿色生产、环境成本、生命周期等的关注度,转变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应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理念,建立绿色经营新模式。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22]。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3]。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政策法规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12,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农业法律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农业法律体系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具有特殊作用。全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要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美丽宜居为目标,注重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金融激励等政策支持,完善绿色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努力构建标准明确、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绿色发展制度环境,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绿色发展责任,建立绿色利益分享机制,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自觉主动地把生态环保放在重要位置,激发全社会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25-26]。
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商品购买、使用和用后处理过程中努力使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友好型消费行为,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消费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27]。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全民参与环境共治的行动体系要求提高全民的“生态公民”责任意识,形成以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绿色生活方式,继而引起膳食结构和烹饪习惯的改变,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倒逼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化转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体系中进行的,农业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社会治理系统的交织融合,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目标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全方位响应[6,10]。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树立新理念,形成新共识。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开展宣传,树立正面典型,采取负面曝光强化监督和约束,总结挖掘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扩大信息覆盖面,引发全民关注,增强社会影响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建设绿色农业的良好氛围。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提是绿色发展理念,核心是绿色产业和产业链,基础是新型人才,动能是科技创新,抓手是绿色品牌经营[6,23]。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做到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产业组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发挥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同作用,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全面保障农产品尤其是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变革生产动力,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率。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对要素的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上可概括为:以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以农产品安全、增值,农民增收为基本任务;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农业科技为基本支撑;以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绿色监督管理为基本实施方法。由于受到经济、社会、自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要素保障不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0.3%,发达国家已达到1.0%,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有0.5%左右,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偏少,尤其对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等绿色生产技术鲜有涉及。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50%,其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低[6]。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2%,而发达国家多在80%以上,荷兰、德国、以色列等国家已超过90%,可见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上仍然偏低。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更多服务于产量提升目标,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推广更为不足。
目前,我国虽已制定发布了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10 000项,参与制定了茶叶、水稻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基本建立起以产品为单元,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但标准制定修订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标准的水平参差不齐,科学性也有待提升[20]。同时,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执行、监管不够到位,政府部门和舆论对农业标准的宣传比较少,生产经营者对农业标准的关注和了解十分有限;农业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如良好农业规范是农产品质量的全程控制体系,能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但实际生产中的标准化并没有做到实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研究明显滞后,农业执法取证难,弱化了对生产经营者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由于农业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效益形成周期长,对市场的适应性差,农业的比较效益普遍偏低。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日渐发展,但仍以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为主。相较美国、荷兰等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的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相对简单,大多数还停留在销售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利润较低。2015年,我国加工食品仅占饮食消费的25%,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业值之比仅为0.85∶1,我国水果的商品化处理率仅为1%,农业产业价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8-29]。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有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但还是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诸多的农业经营模式并没有广泛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农业经营模式的稳定性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农户对绿色经营模式的概念认知不够透彻,具体操作也较困难,缺乏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撑[30]。我国14亿人口对应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全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结构已由满足“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过去比较看重出口和投资,转向更加看重内需,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必须花大力气去挖掘和利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颁布了20部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0多个有关行政法规,农业部出台了400多个部门规章,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与欧盟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政策和法规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农业立法进程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些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清晰;农业执法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执法行为也不够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的监督体系还不健全,农业执法过程受到政府部门干扰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程序的统一性不够。农业政策和法规、农业执法及其有效监督体系对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全面保障和支撑作用亟待进一步强化[26,31]。
农业数字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大量涌现,数据存储量、规模、种类飞速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发布的“2020年的数字宇宙”报告,数据量将以每2年翻一番的速度骤增,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32]。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的建成运行将使我国天空地一体化观测能力实现新的飞跃,极大地推进包括农业数字化在内的大数据研究和应用。但就现阶段而言,由于我国数字农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强农业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率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十分关键[3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科技创新则是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突破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瓶颈,要以加大对农业绿色科技研发应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基础,强化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农业绿色发展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颠覆性前沿技术研究等基础研究,研制绿色农业投入品,研发农业绿色生产和产后增值技术,集成创新因地制宜的绿色低碳种养技术模式,着力推进绿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利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针对现代农业尤其是绿色农业标准匮乏的现状,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要以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为指引,采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原理,着重提高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科学性。以适应农业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为目标,加快制定和修订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标准、农业资源与产地环境技术标准、农业资源核算与生态功能评估技术标准,加大农业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生产经营者自觉按照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的意识,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促进绿色农业标准支撑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农业标准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目标要求为导向,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产地贮藏、预冷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设施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延伸产业链;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扩大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种养规模,运用网络直播,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新载体新模式,构筑打通供应链;开展绿色农产品产地加工,整合农业生产者进入食品加工链和其他农产品加工链,发掘新功能新价值,显著提升价值链。开发农业景观体验、生态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康养基地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精神为契机,以完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税收、设施配套、金融信贷、保险保障等政策为基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绿色发展。树立农业全产业链绿色化的理念,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通农户”的绿色生产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装备和信息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增加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的使用比例,扩大绿色生产方式的覆盖面,建立网络直销、订单预售、会员共享等“互联网+”农产品生产销售新路径的保障体系,强化绿色农业经营支撑体系。
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政策集成,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绿色农业标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绿色经营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扶植力度。有序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促进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因地制宜,修订地方性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使政策法规能够被严格执行,逐条落实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严格限制浪费水资源、过量使用农业投入品、污染农业环境等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全程可追溯机制,做到奖惩有度,进一步完善绿色农业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依托,建设农业生态环境长期固定观测站和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有效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运用。加强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气象条件变化、土水气环境质量状况等的长期跟踪监测和分析,提升对气象灾害、病虫害的预测能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观测体系,提升农业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水平及农业生产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集成绿色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的数字化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