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念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1)
老年人的衰老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意味着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衰退,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息息相关的便是其日常生活动作发展的水平。从人类动作发展的终生视角来看,动作是促进运动的内在因素,其习得、成熟及保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它是直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变化、构建大脑精细化行为的一般简单选择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减退,脑的功能不断发生各种障碍则必然将带来老年人的多方面变化〔1〕。本文试从老年人动作发展的外在表现及内在机制着手分析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动作发展问题,以期识别并正视老年人的动作发展现状,为未来制定针对老年人动作障碍训练方案提供前置性研究支持。
据中国政府给出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1990年1.07%的年增长率,说明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2〕,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又显著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3〕。预计至204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1.68亿)上升到28.0%(4.02亿)。2013年的中国已经有2 260 万的80 岁及以上老年人,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极有可能会提高4倍(即9 040万),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高龄老年人口最大的国家。至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 亿,占我国总人口16.1%〔4〕。按照国际关于老龄化标准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显然,中国已进入老龄化,且属于十分典型的“未富先老”发展中国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2年的判断,中国男性和女性在出生时的健康预估寿命分别是67岁、69岁,相应损失的健康寿命分别为7年、8年,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则意味着对照护需求的增加。2010年,中国需要日常照护的人数已有7 620万,其中的2 530万(33%)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照护会成为双重负担:一方面它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若照护人员由于照顾老人而不得不减少有偿工作及其他活动的参与,那么整个家庭的经济和生活质量都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中国人口的患病种类正在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渡。到2030年,80%左右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会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3〕。而老龄人口中经常出现的动作能力、视、听及认知功能障碍比慢性疾病的患病概率更大。在这些健康问题中,非疾病性问题如自杀和跌倒问题成为老年人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不得不使人深思。
正视老年人动作发展的现状并考虑采取相应干预及训练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体育活动参与水平是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降低老龄负担的务实举措。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独立应对日常活动的能力,它是对个体身体客观状况的估量。通常采用katz量表对个体进行就餐、穿衣、如厕、洗澡、室内步行及上床和下床进行测量,以确定个体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5〕。生活自理能力的高低与基础动作技能如平衡、站立、抓握、行走、起身、下蹲等动作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基础动作技能是自理动作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理动作,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由于我国对动作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动作技能的获得,较少有学者将视角放到老年人动作技能的维持与下降问题上,因此与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紧密相关的动作多被人们所忽视。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动作是指在个体、任务、环境三者约束下肢体、肌肉、关节、骨骼等协调活动的行为模式,它是肌肉外显活动模式的其中一个侧面〔6〕。动作发展是研究人类一生中动作行为的变化、构成这些变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的领域〔7〕。动作发展是所有个体必须经历的过程,动作技能是动作在个体日常生活及体力活动中的应用表现。从涉及肌肉广泛性的角度将动作技能分为粗大动作技能(又称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技能(又称小肌肉动作)〔7〕,其中粗大动作技能是指由身体的大肌肉/肌肉群所产生的动作,包括走路、跑步、蹦、跳、投、抛、掷等;精细动作技能是由身体的小肌肉/肌肉群所产生的动作,包括握笔、剪纸、写字、扣扣子、系鞋带等。二者在划分上并非非此即彼,而是相互交织的关系。且考虑到平衡能力在粗大动作及精细动作中的综合调节作用,故本文将平衡能力独立于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之外纳入老年人动作发展的分析范畴内。
2.1老年人群的精细动作变化情况 个体自婴儿期的反射动作开始,经过幼儿时期的基础动作技能发展,到青少年时期专门动作技能的成熟,动作习得的序列通常先从粗大动作技能开始的,随着经验和成熟精细动作才逐渐增加。但是老年人的动作表现倾向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其中越复杂的动作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越多〔8,9〕,精细动作技能的完成涉及小肌肉/肌肉群比粗大动作技能要多,因此老年人动作技能的下降首先从精细动作开始的。
精细动作技能涉及手腕、手、手指、脚及脚趾所发生的较小动作〔10〕。手的精细动作则指个体主要凭借手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肌肉群的运动而完成的动作〔11〕。其中抓取、捏、握、搓、扣、系等都是老年人平时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拿勺子、独立进餐、倒水、穿衣服、穿鞋、扣/解扣子、洗漱、如厕、刷牙等自理动作则是精细动作生活化的应用。老年人因生理和环境原因产生精细动作质量在速度和准确性〔12〕两个方面发生下降。精细动作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发生的下降对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有自己穿衣和鞋子、扣纽扣、系鞋带、洗漱、洗澡、倒水、吃饭等自理动作存在困难甚至严重障碍,因此减弱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增加了对他人照护的需求。针对老年人精细动作退行性变化,建议及早加强对老年人手部灵活性、敏捷性等的专门训练,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延缓老年人精细动作的衰退的,从而维持一定水平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减少家庭照护的成本支出。
2.2老年人粗大动作技能在步行方面的变化表现 步行作为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动作,是维持一个人自立生活最基本的动作技能。步行的能力在幼儿时期建立成熟以后至老年期,其步行的基本动作并未发生质变,但在步行质量上会出现变化。Williams等〔13〕在1992年研究了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步行速度降慢,爬楼梯的速度比平地行走的速度下降幅度更大,该结论也得到了其他研究〔14〕的证实,且女性比男性下降地更快〔15〕。有研究认为〔16〕,步速与老年人的死亡率高度相关。老年人的步行随衰老所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为步长变短、双脚支撑地面的时间更长、迈步时后脚力量变小、胳膊摆动幅度减小、呈现外八字姿势等情况。
2.3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变化及跌倒的发生 平衡能力是稳定性技能的一种。稳定性是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的基石,所有的动作技能中都含有稳定性要素。任何动作技能都是在维持一定稳定的基础上才能操作执行的。当某人处在平衡状态时,穿过个体重心的地心引力方向与支撑点一致,若地心引力的方向与支撑点的方向不一致,人体便无法维持平衡,或做出补偿性动作才能保持平衡〔17〕。
2.3.1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变化 平衡能力对老年人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医学角度来界定的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18,19〕。因平衡能力的维持与调节涉及复杂的生理学问题,目前尚无确切的研究结果能够清晰解释人体的平衡状态是如何维持的。平衡能力的高低与个体生理年龄有关,但并不由年龄决定,二者之间并非线性关系,生理年龄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平衡能力一定下降。已有研究〔20,21〕揭示了平衡能力从少年时期的视、听、本体感觉逐步成熟在20~50岁的平衡能力最稳定,随后开始减退,70岁以后降幅更加巨大。Lord〔22〕的研究发现了平衡能力强弱可用中国老年人口的年龄标准来划分:60岁(含)以前的平衡能力保持较强的恒定状态,而到61岁以后,每10年将会下降16%或更多,80岁以后平衡功能将会下降的更为迅速〔23〕。Blain 等〔23〕对1 300名≥75岁的健康老年女性进行8年生存率的研究发现,较差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可能是75岁及以上老年女性死亡率的预测因子。由此可见,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下降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实证检验,平衡能力的维持与提高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很有意义。不同学者的研究发现,太极拳〔24,25〕、秧歌〔26〕、健身走〔27〕、爬楼梯〔28〕、科学的登山〔29〕等运动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维持平衡的能力。
2.3.2跌倒 在中国因意外伤害而造成的老年人死亡,成为老年人死因中位居第四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中,跌倒是导致老年人受到严重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3,30〕。国外曾有研究总结了每年将会有将近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摔倒,且每年至少跌倒1次〔31,32〕,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增加到50%〔3〕。Blake等〔33〕研究表明,约有一半比例跌倒的老年人是由于自身在走路/站立时的身体不稳定造成的。Lilley〔34〕的研究认为,75岁以上老年人突发性死亡的第一原因便是跌倒的发生,且跌倒会伴随一系列的不良健康事件,如骨折、身体功能下降、对跌倒产生心理恐惧、丧失信心和生活质量下降等〔35,36〕。预防跌倒的措施一方面是增强肌肉和骨骼力量,加强对平衡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是提前识别跌倒风险因素,对平衡能力进行日常初步估判。可通过计时起身行走测试(TUG)〔37,38〕、习惯步速〔39,40〕及单脚站立试验(SLS)〔39〕等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及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进行初步估判。
跌倒会伴随着严峻的后果,轻则磕伤,重则危及生命。平衡能力的不足是造成跌倒的关键原因。因此提早预判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水平,并注意加强对老年人有针对性的平衡能力训练是减少因跌倒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两种路径。
动作是每个个体都会具备的基础能力,人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差不多都会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动作。它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手段,是每个人都一定会体验到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动作行为随生命历时的变化而变化。动作发展是一个贯穿个体一生的变化过程,且有时段划分:婴幼儿时期以学习、练习基本的移动及操控物体等动作技能为主;儿童中期及青少年时期以掌握熟练的特定动作为主;进入成年期,特定动作技能继续发展;到了老年期,通过各种途径维持生活必需的基本动作技能则成为极其重要的任务。解释个体动作技能发展变化的模型有多种,其中Gallahue等〔41〕的“沙漏模型”对动作发展的过程做了解释性说明。从上到下散落到沙漏的沙子代表着受遗传、环境影响的动作技能的发展过程。动作发展的年龄与动作发展的阶段可进行初步标定,即从婴儿期的反射动作阶段开始,到幼儿初期的初步动作阶段(如爬行和行走),到幼儿中后期的基础动作阶段(含移动技能和操作技能,如抓、握、垫步),学龄期末的特殊动作阶段之后的动作技能的分化阶段,即分成两个方向:应用于终身休闲性活动的运动技能,应用于终身日常活动的运动技能和应用于终身竞赛性活动的运动技能。随年龄的增加,个体进入成年后期及老年期,像被倒置的沙漏,沙子随之出现回流情况,即动作技能在到达成熟之后即进入维持期及退行期。根据“沙漏模型”的解释,老年人动作的退行性变化是正常的过程,无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定干预或训练延缓或更长时间的维持动作发展的现有水平,从而延缓因基础动作技能的衰退而出现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我国当前及未来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健康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对减轻老龄负担具有实质作用。精细动作的发展与维持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直接关系,老年人动作技能的下降首先从精细动作开始的,精细动作在速度和准确性两个方面的下降减弱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增加了对他人照护的需求。随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步行速度下降、步长变短、双脚支撑地面的时间更长,步行动作的改变要求老年个体及环境配备做出相应的调整。平衡能力与年龄之间是非线性关系,70岁以后平衡能力下降明显,且平衡能力可作为75岁及以上老年女性死亡率的预测因子之一。可通过太极拳、秧歌、健身走、爬楼梯、科学的登山等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老年人应尤其注意预防跌倒。根据“沙漏模型”对动作发展阶段的解释机制可知,老年人动作技能的退行性变化是正常的过程,无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定干预或训练延缓或更长时间的维持动作发展的现有水平。建议在未来后续研究中,细化老年人动作技能退行性变化的实证研究。从深层次的神经生理因素,到外在层次的环境因素,综合解释并找出延缓老年人动作技能衰退的方法手段,以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未来中国老龄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