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微,张兰春,胡炜彦,于浩飞,张荣平
(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500)
随着中药现代文化浪潮的兴起,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之称的云南远负盛名,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明·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对云南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根据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显示,有药用动、植、矿物463科,2 107属,6 559种;其中植物类315科,1 841属,6 157种;动物类148科,266属,372种;矿物类30种。传统医药文化之所以在我国传承发展,是其本身具有科学、优势的理论所决定的。
1.1 兰茂《滇南本草》对云南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云南嵩明人,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2],其所著的《滇南本草》收录了滇南地区特色中药材和民族民间用药经验[3]。《滇南本草》为云南地方性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将云南本土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推至巅峰的学术思想称为“兰茂思想”[4]。此书分为草、鸟、兽、虫4部,共3卷,因此兰茂也被人们称为“布衣科学家”[5]。《滇南本草》内有附方283首,分别从方剂和治法进行探究,以挖掘其理论特色,云南的气候湿热,因此解表、清热类药物颇为丰富[6]。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且我国药食同源资源颇丰,积极提倡“兰茂医学”,为云南地域性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谋取基石[7]。兰茂看破宗教治病的本质,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而谨于学问[8],不仅在医学方面留有著作,在音韵、诗文方面也留有相应文章,将之总和称为“兰学”[9]。兰茂主张清心净性,保持清静平和心态的养生观,注重调养脾肾,形成其养生的脏腑理论[10];强调身心同治的理论思想,主张形神共养,调神为要,次以顺应自然,最后固养肾元,保养先天[11]。
1.2 独特的药物资源 《滇南本草》不仅为云南地域性药物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依据,而且收录与探寻的药物也为云南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除部分常用中药外,许多都是云南道地药物,如滇重楼,兰茂认为其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民间有“是疮不是疮,先用重楼解毒汤”的说法,可见滇重楼在滇南地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此外,彝族常用药如金铁锁具有收敛生肌、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在云南白药中有所运用[12]。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药可借食味,食能助药效,二者可发挥协同作用[13]。在《滇南本草》中,除收录中草药外,还对谷物、果蔬、花卉、菌类等药用价值、烹饪方法均有记载[14],一些特色食药不仅可以治病也可以解毒,如葛花配以其他药材可治疗酒精中毒,威灵仙可用于治疗胃脘痛,臭灵丹治疗风热积毒,过江龙单味药物泡酒温服可治疗风寒夹湿证[15]。
2.1 学术整理,构建文献研究与数字化平台 自1556年滇南范洪根据《滇南本草》整理的《滇南本草图说》,到1958年在云南省卫生厅的主持下整理该书,不断纠正改错及添加,使《滇南本草》流传到现在,目前已有13个版本[16]。民族药在长期经验积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方剂,但多数方剂存于医药典籍中,亟待去整理、完善,将学术整理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17],把方剂真正开发利用起来。
2.2 产、学、研结合,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建设为主,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创新,保证质量,提高服务。中医药和文化产业需要与现代多学科、多行业相结合,发展新的产业增长链。近年来,中药制药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使中药产业化发展及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已经由汤、膏、丹、丸、散等传统的剂型转变成近代主要剂型的片剂、酊剂、醑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已基本形成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干燥、冻干、成型等成熟的适宜中药功效及成分特点的技术方法。建议地方设立中药处方功能与主治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对常用传统中药处方新功能与主治研发的科技创新[18]。中成药二次开发是现代化中医药革新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云南的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多样,需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发展为产品优势[20]。
2.3 开放合作,构建对外宣传与交流平台 中医药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善于汲取先进的知识和理念[21],用于不断改进中医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国内市场和中药产业相结合,传统药物市场和国外植物药逐步面向世界化和中药化。20世纪初,日本就已经开始对中医诊疗技术及用药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国内中成药企业与国际标准接轨是中成药二次开发过程中发展的产物,是逐渐面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药产业是国际化产业,其发展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还需以全球天然药物市场作为发展的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中药的二次开发过程中,应关注和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实现重点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22]。
2.4 条件建设,打造继承与创新基地 我国中药产业实现现代化和走向世界需要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根据法律法规构建一个完整的保护和发展体系势在必行[23]。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提供了适宜的政策保证措施。首先,我国的专利制度已经建立,且日臻完善,有助于建设中医药事业全新综合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降低行政资源的投入与滥用。其次,申报专利保护,参与国际竞争,保护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不被侵犯。另外,二次开发的品种与已上市的品种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应由药监部门对其实施监管保护,减少被保护企业的维权经济纠纷,便于调动生产企业之间不断创新的积极性[24]。推进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利用国家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成果,做好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和就地转化,进一步加强云南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国家基本药物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西双版纳傣药南药研究检测中心建设,为全省中药材种植提供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25]。
2.5 重视云南地方中医药的区域性特色研究,丰富中医学术体系 云南的中医药具有富足的理论特色,需要重视这一区域的中医学特色[26]。此外,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经验和理论。多样的药用资源与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交相辉映,目前有文字记录的民族药材有2 000多种,民间验方10 000余个,其中傣、藏、彝、纳西等民族医药历史悠久,医药体系独特,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及文字记载[22]。重视云南地方中医药的特色发展,丰富其中医药的理论特色,充实中医药知识[26]。
2.6 重视对云南地方中医药的理论特色研究,提升云南中医药的学术水平 《滇南本草》和《齐苏书》是同时期的云南中医药和彝医药的代表性著作,董广平通过对两本专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本著作在所载药物、用法、酒剂入药、药食同源、养生保健理念等方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27]。不同地域民族所创建的文化有着本民族的特色,这种特定的民族文化成为传统而积淀下来。我省与其他地区的环境因素、人类健康观及诊疗观有很大的差别,体现的诊疗特色和民族医药不仅丰富了云南的中医药理论,还扩展了医学的发展潜力,提高了人类生存空间的质量,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扩大医药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医药文化交流和合作,是医药文化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实现民族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8]。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重视云南地方中医药的理论特色研究,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学术水平。
2.7 在中医高等教育中,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人才 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补齐人才资源短板问题,做好教育扶持。注重中医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传承中医药的传统模式,实施多层次教育,建好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加强中医临床技术骨干的培养,培养一批后备领军人才。注重基层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支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医药创新人才资源库。出台切实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医药创新人才、高端管理及市场运营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25]。组成一批中医药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更好地宣传中医药文化,承担中医药典籍翻译、国际中医药教育等工作,更好地发扬中医药文化[29]。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综述了滇南药的特色及优势,认为在滇南药的发展中应多因素融合,搭建信息平台,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和对外宣传与交流平台,打造继承与创新基地,重视区域性特色研究和理论特色研究,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人才,为滇南药的发展进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