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2020-01-14 09:37李晴晴王明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外治法脾虚脾胃

李晴晴,王明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小儿泄泻为儿科常见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可伴发热、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等症状[1]。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该病多发于3岁以下小儿,在儿科疾病中,该病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易引起流行,若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迅速发展,导致伤阴或伤阳的变证。西医治疗小儿泄泻效果并不理想,加之西药有诸多不良反应,使家长愈加青睐中医治疗。本文查阅相关资料论述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的概况,以供临床参考,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脾胃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灵枢·百病始生》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如糜。”《幼幼集成·泄泻论治》亦言:“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指出泄泻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则导致脾胃损伤,饮食水谷不能正常化生精华之气,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微不布,清浊不分,乃致合污而下,而发泄泻。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这些外邪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故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湿邪是发生小儿泄泻的必要因素,其既可来自外感邪气,又可来源于小儿素体脾胃虚弱或贪凉饮食生冷等导致的内生湿邪[2]。饮食积滞所致的伤食泻亦为常见,如《素问·痹论》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食泻既可单独发生,亦常兼见于其他泄泻证候中。王熙国[3]认为小儿泄泻多因脾胃娇弱,饮食积滞于肠胃,阻碍气机,气滞中生,升降失常;伤食导致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输布障碍则聚而成湿,湿邪内停;气滞湿阻,聚而成浊,继而酿热伤络,使泄泻加重或变生他证。明·万全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且脏腑功能未完善,脾胃负担较成年人重,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或父母喂养不当,因此小儿脾胃功能易于紊乱,影响其正常的运化功能,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常而见泄泻。临床中亦有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影响患儿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导致泄泻发生[4]。由于抗生素性寒凉,不宜久服,久服则会损伤脾胃之阳,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而致泄泻。

2 辨证论治

关于该病的分型,现代临床通常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及迁延不愈导致的气阴两伤证及阴竭阳脱证7种类型[5]。泄泻的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利湿法治疗。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以健脾益气、补脾温肾法治疗。泄泻变证,分别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护阴回阳、救逆固脱法治疗。丁银萍等[6]认为根据小儿大便之颜色质地变化辨别疾病之阴阳,可以把握病证的寒热虚实,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若小儿大便泡沫较多,色淡黄或黄绿,粪质稀薄且不臭,腹痛肠鸣,或伴表证,此为风寒泄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若见便色深黄而臭,或夹少许黏液,腹部时感疼痛,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此为湿热泄泻,治以清利湿热,常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若见大便如败卵腐秽,夹有白色乳块或未消化食物,伴嗳气酸腐,脘腹胀满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此为伤食泻,治以消食导滞,多以保和丸加减治疗;如食后作泻,便质稀溏,色淡黄不臭,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肌肉消瘦,舌淡苔白,且常反复,此为脾虚泄泻,治以健脾益气,常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若久泻不止,小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伴形寒肢冷,面色白无华,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弱,此为久泻及肾之脾肾阳虚证,治当温补脾肾、固涩止泻,常以四神丸加减治疗。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及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该病一般经及时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3 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口服中药煎剂治疗小儿泄泻,临床常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进行辨证施治,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文仲渝从健脾运脾和淡渗利湿两个方面入手治疗小儿泄泻,用自拟止泻方随证加减,方以茯苓、薏苡仁、山药、麸炒白术益气健脾,配以苍术燥湿运脾,脾气健运,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恢复,则水湿乃化,中焦水气得以转输,使湿邪从三焦分消而去,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7]。郑仲启教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类小儿泄泻,治以清化湿热、健运脾胃,临床效果显著[8]。梁姗姗等[9]研究认为脾虚湿盛是小儿泄泻发生的关键,小儿过食或偏食均可伤及脾胃而成泄泻,治以健脾渗湿止泻为主,创立三白汤(以麸炒白术、白屈菜、白芍为主,配以健脾化湿之品),并随证加减,对于脾虚久泻患儿疗效颇佳。夏秋之交,小儿易得滑泻证。张锡纯认为“小儿少阳之体,不堪暑热,恒喜食凉饮冷以解暑,饮食失宜,遂多泄泻”,常以薯蓣粥治疗小儿滑泻,因山药滋真阴,可脾肾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可利小便而止大便。颜姝[10]运用自拟止泻运脾汤加减治疗小儿泄泻130例,总有效率为98.46%。王倩等[11]对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方面,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七味白术散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由此可见,中医内治法在治疗小儿泄泻方面有显著疗效,尤其治疗脾虚久泻,中医内治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4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是通过特定方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特定部位,以促进脏腑气血循行,增强脏腑调节功能,平衡脏腑阴阳,从而恢复脾胃正常的运化和升清降浊的功能,脾运健则泄泻自止。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外治法极为敏感,且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外用、小儿针灸及推拿等疗法。中药外用包括中药灌肠、足浴、穴位贴敷等方法。

全香美[12]采用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湿热泻,对照组予以布拉氏酵母散口服,脱水严重者予以补液,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袁锦林[13]将64例泄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择穴位贴敷治疗(药物组成及比例:3份苍术,2份苦参,1份黄连,共粉碎为细末,取适量药粉加1 g食醋,调为药饼,贴敷于神阙穴,每次20 h,每日换药1次,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8%。于吉聪[14]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将木香10 g、白胡椒40 g、吴茱萸50 g、肉桂10 g共研细末,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3 cm的药丸,于天枢、中脘、神阙进行贴敷),每日贴敷1次,每次4~6 h,3 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表明穴位贴敷可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

推拿疗法在古代称为按摩,因其不用针刺而能起类似针刺的治疗效果,故说“以指代针”,适用于治疗小儿病证。由于小儿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服用药物容易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针刺治疗又会损伤皮肤,故多采用推拿治疗。历代医家对小儿推拿论述颇多,清·张振鋆在《厘正按摩要术》指出:“由脾土起,经艮、坎、乾三宫边过,至肾水止为运土入水,治泄泻。”清·骆如龙在《幼科推拿秘书》言:“乳食伤脾,则为泄泻,吐泻既久,则成慢惊。”“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此治泻痢水泻神效。”可见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由来已久,因其简便易行,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故亦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谢文娟等[15]采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3~8个月婴儿(观察组)腹泻,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及口服补液盐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梁文秀[16]运用小儿推拿结合半刺法治疗48例腹泻患儿,选用补脾、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三关、逆时针摩腹、推上七节、揉龟尾等推拿手法,并随症加减;天枢、会阳、足三里等穴位半刺,以升清降浊,理肠止泻,治疗3~5 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7.7%。王芳[17]采用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40例泄泻患儿,治疗组先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揉外劳宫5 min,清补大肠10 min,清补脾10 min,补脾5 min;继用多功能艾灸仪灸疗神阙、双侧天枢,温度40℃,治疗时间30 min;后予以腹泻贴贴于神阙,4~6 h后取下;对照组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口服,脱水严重者予以液体疗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5 小结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泄泻的病因复杂,若失治误治,调护失当,则致久泻,而泄泻迁延不愈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目前西医主要以抗感染、补液及止泻等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因人而异。对于久泻及顽固性腹泻,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小儿服药困难,依从性差,畏惧输液及口服药物,对于该类患儿,中医外治法具有一定优势,且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此外,还要配合饮食调护,错误的喂养理念会导致小儿积食、伤食泻的发生。正如古人所言:“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患儿生病期间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宜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注重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整体调理脏腑功能,调动患儿自身正气,促进机体康复,达到最佳的治疗及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外治法脾虚脾胃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