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铸强区域品牌引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1-14 08:19王勤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宣汉县肉牛秸秆

文│王勤(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刘俐君(四川省达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肉牛产业是四川省宣汉县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抓手。蜀宣花牛产业经宣汉县政府在政策、金融、税收等方面重点扶持,大力宣传推广后,已初步成为具有地方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2019年,蜀宣花牛存栏16.13万头,出栏肉牛9.6万头,牛肉产量1.09万吨,同比增长7.3%;牛奶产量1.7859万吨,同比增长6.5%,牛业产值达32.5亿元,养牛户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从资源优势到富民产业,成绩斐然。

区域品牌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是农产品获得高经济附加值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农村部对农业品牌建设高度重视,以推动乡村振兴为核心,以“品牌”强农为主题,依托农业展会,创新推动农业品牌建设,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2018年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2019年指导启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

四川省达州市《2020年农产品品牌建设年活动“138”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依托行业协会培育蜀宣花牛行业品牌,构建“1+N+N”(1个区域公用品牌+行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宣汉县积极推动农业品牌发展,以“蜀宣花牛”区域品牌打造为引领,走品牌发展强产业之路,已成功注册“蜀宣花牛”工商地理标志和“宣汉肉牛”国家地理标志,宣汉县先后成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被农业农村部列入“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县”。2016年9月27日,第十一届(2016)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宣汉县成功召开。

一、夯实区域品牌,点、线、面同步推进

1.着力“点”的建设,培育“大企业”。宣汉县依托“牛、药、果、茶、菌”5大优势产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建立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进行行业整合。全县以蜀宣花肉牛养殖、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以上,成功创建“川驰”“汉玺”等优质牛肉品牌,蜀宣花牛及其延伸产品更是成为“川字号”特色金字招牌,深受消费者青睐,年销售收入累计达5.8亿元。其中,康奕达牧业建成年屠宰分割肉牛5万头冷鲜牛肉加工厂,依托科研院校加快优质肉牛繁育,集酿酒、养殖、屠宰、分割冷鲜肉于一体,逐步位列国内高档优质牛肉企业。

2.注重“线”的构建,确保“高质量”。区域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健全力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CAP),实现肉牛产品生产精细化管理与产品品质控制,加强肉牛产品环境监测,开展定期抽检,建立健全监测结果通报制度和质量诚信体系。同时,加大肉牛养殖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兽药生产、销售、使用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在境内全面推行食用肉牛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并建立健全肉牛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加快“三品一标”和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认证步伐,加强证后监管,依规实行农产品认证退出机制,从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蜀宣花牛区域品牌市场竞争力。

3.突出“面”的提升,建设“大园区”。当前,蜀宣花牛产业形成以大成镇为中心的蜀宣花牛保种繁育区;以南坝镇为中心的蜀宣花牛肉牛发展区;以胡家镇、东乡镇、七里乡为中心的西北部、西南部乳用发展区。宣汉县优化区域布局,利用蜀宣花牛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牧草资源,着力打造“蜀宣花牛+优质牧草”现代农业园区,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推进种养循环发展,助力品牌建设。

“蜀宣花牛+优质牧草”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设计,形成“一线一环”整体规划布局,现辖大成镇、双河镇、红岭镇、明月乡等4个乡镇,总面积191.5平方千米,已建成标准化规模牛场15个,存栏300头以上标准化养牛场3个,年出栏肉牛0.7万头;建成人工授精站点4个,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建立蜀宣花牛科研基地2个,年改良牛4000头;建设有机肥厂2家,年产有机肥5万吨;打造种植基地1.1万亩,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牧草4000余亩,年产青贮农作物秸秆4.5万吨。此外,宣汉县政府还将国家产业强镇项目资金1000万元、省级园区培育资金1000万元、市级园区奖励资金200万元以及县级专项资金1500万元打捆集中投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性、保障蜀宣花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深度融合旅游产业,助推区域品牌发展

宣汉县人文厚重,境内旅游资源优厚,森林覆盖率60.1%,是川东部旅游观光、深林康养、休闲避暑胜地。目前,宣汉县立足“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形成以东部巴山大峡谷为龙头景区、西部乡村休闲圈、南部康养度假圈、北部文化体验圈、中部生态观光圈为配套景区的“一区四圈”全域旅游新格局,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开发促产业助增收”的山区文旅新路子。宣汉县旅游的蓬勃发展为蜀宣花牛产业带来了潜在的市场和招商引资的机会,“牛业+旅游,牛业+文化,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赋予蜀宣花牛区域品牌更多的价值,对蜀宣花牛区域品牌的发展,走向更大的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广推种养循环,提升区域品牌附加值

宣汉县辖区面积4271平方千米,草山草坡277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0余万吨,是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宣汉县按照“政府引导、场户并重、典型带动、种养结合”的工作要求,先后出台《宣汉县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多措并举推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助推现代草畜牧业发展。目前,全县发展青贮玉米10万亩,建成养殖场户青贮池40万立方米,秸秆收储运中心3个,年收储运能力达20万吨。此外,组织各乡镇养殖场户到大巴牧业公司七里奶牛场、锦宏蜀宣牧业大成肉牛场等大型养殖场,学习玉米青贮经验,重点培养青贮玉米秸秆养畜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场户与周边种植农户订单式收贮玉米秸秆,按照400~600元/吨收购全株玉米,统一进行加工青贮,仅玉米秸秆销售一项可为农民带来约2.1亿元的收入。

四、拓展空间

1.深耕品牌核心文化,壮大品牌载体。区域品牌直接反应当地的风俗和人文内涵,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蜀宣花牛文化展览馆的建成,不仅有助于直观、形象的了解蜀宣花牛历史,更是对其进一步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强化品牌宣传营销,提高品牌营销力。

(1)搭建品牌宣传平台。通过门户网站、主流媒体、视频平台和旅游景区、大型购物商场、城市广场LED屏幕等人群密集区,以广告、视频、海报等形式宣传展播,促进蜀宣花牛品牌建设。

(2)冷链物流助力品牌建设。品牌的塑造和传播需要多方合力,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建立企业直销门店,促进区域内牛肉生鲜产品保值增值。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到各地区开展蜀宣花牛品牌推介活动,依托“万企出国门”平台,积极参加国内交易会、农博会等活动,实现线下实体展示带动线上营销,线上电商拉动线下实体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增强蜀宣花牛的品牌影响力。

3.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科技含量。

(1)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组建省、市、县三级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云交流”,推动蜀宣花牛养殖和配套标准技术的推广运用。

(2)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蜀宣花牛扩群繁育、选种育肥、高档牛肉生产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蜀宣花牛生产性能,助推蜀宣花牛产业创新发展。

(3)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将蜀宣花牛区域品牌建设相关人才需要纳入每年“达州英才计划”,弥补专业技术人才短板。聘请知名专家团队来汉宣县开展品牌建设专题培训,提升品牌发展理念和业务水平,加大品牌建设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4.强化品牌保护,维护品牌形象。政府引导和监督,强化蜀宣花牛区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区域品牌管理模式,明晰蜀宣花牛区域品牌的权利使用人,统一制定蜀宣花牛区域品牌标志;规范不同层级牛肉产品的包装外观,以辨真伪,维护蜀宣花牛区域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联合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完善打假协调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从严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反市场秩序行为,维护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龙头企业对蜀宣花牛区域品牌从法律维护、经营维护和客户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对蜀宣花牛区域品牌的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好蜀宣花牛区域品牌的后期维护。

五、未来展望

四川省《四川省肉牛生产发展规划(2014-2020年)》、达州市《关于推广蜀宣花牛品种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实施方案》等专项方案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推动蜀宣花牛产业集群式发展,全产业链品牌化发展。我国肉牛品种众多,地方品种52个,培育品种7个,引入国外品种13个,但能生产高档优质牛肉,得到国家认证的仅有3个,国内著名的肉牛企业屈指可数,国际牛肉高端市场更是鲜有中国品牌。蜀宣花牛以其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肉品质特性,成为我国高档的肉牛品牌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宣汉县肉牛秸秆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宣汉县宣汉脆李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宣汉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