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震
(淇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淇县456750)
在肉仔鸡感染的所有疾病中,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可以达到50%,目前该病是养殖生产影响肉仔鸡生长的一种常见疾病,将大肠杆菌病做好科学防控,有利于确保肉仔鸡养殖效率,为养殖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以肉仔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原因、临床症状分以及防控要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仅供养殖户和同行们参考。
1.1.1 家禽类动物的大肠杆菌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肉仔鸡胸腔与腹腔贯通,呼吸系统庞大,器官、支气管、肺部、气囊等结构加速了病菌的扩散。不少养殖场的养殖条件恶劣,空气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容易通过呼吸进入肉仔鸡的体内。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等疾病就是通过呼吸道感染。
1.1.2 育雏时环境湿度较低。
10 日龄前的肉仔鸡处于育雏阶段,由于大肠杆菌病通过呼吸道传播,空气内的尘埃作为病菌的载体,当湿度较低时,尘埃增多,肉仔鸡的呼吸道黏膜受到破坏,加大了病菌的感染概率。经研究得知,1g粪便内有超过100万个大肠杆菌,有15%的大肠杆菌带有潜在致病性。
1.1.3 饮水污染使肉仔鸡患上大肠杆菌病。
部分养殖场环境污染明显,使用的水源为小水井,水体中大肠杆菌超标,肉仔鸡长期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就是在间接性接种大肠杆菌。
1.1.4 大肠杆菌病经种蛋传播。
这种传播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蛋传,前者指的是蛋形成时在卵巢与输卵管处被大肠杆菌污染,后者是产出的蛋在冷却时受到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污染。这种情况下的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脐带炎与卵黄囊炎。
患有大肠杆菌病的肉仔鸡病情十分复杂,临床症状与肉仔鸡日龄、病程、受影响的组织器官、混合感染情况有关。雏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后会呈现出败血性症状,精神不佳,羽毛松乱,腹部较大,脐孔周围皮肤发红水肿。随着日龄增加,肉仔鸡开始拉出黄白色的稀便,且逐渐消瘦,部分病情严重的肉仔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喘气的时候带有呼噜声。
对肉仔鸡养殖环境进行控制,有利于减少肉仔鸡的应激反应。同时,应将育雏环境的湿度提升,对于10日龄以内的肉仔鸡,应将其育雏舍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5%。做好水源的控制,净化肉仔鸡的饮水,定期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接种疫苗的前一天应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在肉仔鸡的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抗应激药物与抗大肠杆菌药物。消毒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鸡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等免疫抑制病做好有效控制,提高饲料质量,避免饲料受大肠杆菌的污染。当肉仔鸡处于应激反应时,应将环境温度提高1.5 ℃左右,使肉仔鸡处于舒适的生长环境中。
定期向种鸡投喂抵抗大肠杆菌的药物,避免种鸡患上卵巢炎或输卵管炎,同时做好种蛋的消毒工作,保证孵化厂干净卫生。临床用药时,选择肠道吸收效果好、血药浓度高、组织液药物浓度高的药物,比如氟苯尼考、氟喹诺酮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控制由大肠杆菌引发的败血症与包心炎。
大肠杆菌是在肉仔鸡饲养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致病细菌,能够引发肉仔鸡产生多种不良症状。当肉仔鸡发病时,相关人员应做好医学检验工作,经过检查后确认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控制饮用水的水源,及时打扫鸡舍卫生,保证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从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