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三部六病”理论体系 创新发展技术应用

2020-01-13 11:30杨洋刘俊英
科学导报 2020年86期
关键词:体系患者

杨洋 刘俊英

传承经典,创新经方治疗体系

1、山西省名中医房林生:学医,要先学做人

“三部六病”是刘绍武先生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基础,创新实践而发展起来的。本人于1974年5月跟随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老师学习“三部六病”两年,之后在从医的30余年中,一直遵循应用刘绍武老师“三部六病”的理、法、方、药为患者解除疾苦,使得数万名患者恢复健康,成为社会中的劳动者、建设者,这都是刘老师“三部六病”的功劳。

谈如何应用“三部六病”法则给患者治病之前,一定要先说刘绍武老师的医德医风对我的熏陶和影响。在跟随他学习的那两年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医先学做人!刘绍武老师看病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老幼残弱,对患者一视同仁,凡来诊者,一律亲切相待,认真细致地诊断治疗,尽量让患者少花钱或不花钱。有一次,患者找到刘绍武老师看胃病,在诊脉时,他发现患者手腕部有一个腱鞘囊肿,形如豆状,犹如杏核大。他将这一现象告诉患者,与此同时用手指将腱鞘囊肿掐掉,鞘内破裂,腱液已流,囊肿消失。他又为患者按压了一会儿,直到囊肿全部消失。此外,他每每遇到家境贫寒的患者,便为患者找一些不用花钱的偏方。

刘绍武老师诊治好了成千上万的疑难病症,患者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总会送一些礼物,但他一概拒收,婉言谢绝。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我的道行,到什么时候也不能破坏我的这个道行。”他一辈子清贫素食,不收患者分文,高风亮节、德高望重,非常令人佩服。

在跟随刘绍武老师学习“三部六病”时,他随时给我指教。他表示,“三部六病”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运用病症统一归类方法,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用药的原则是,热药与寒药同用,补药与泻药同用,升药与降药同用,收药与散药同用。四个矛盾点、八个矛盾面,除大寒、大热、大虚、大实之外,一切病症皆以协调法为主。

2、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院长马文辉:中医,是哲学医学

中医学是一个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医学体系。在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思想,这时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就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张锡纯。本人的恩师刘绍武先生也长期受到了中西汇通思想的影响,本着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为基础,研究出“三部六病”的学术思想。

众所周知,中医是一个哲学医学,谈到中医的阴阳五行,就会想到中医是和哲学挂钩的,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挂钩,那么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古代哲学,实际就是以《易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

临床上不论遇到多么复杂的症状,只要有聚关脉并溢脉者,即可“舍证从脉”,使用调神汤治疗。调神汤作为一个协调方,只要变动方中任何一方面的药味儿或剂量就可以使方剂的个性发生改变。所以,在应用协调方时,既要掌握原则性,又要注意其灵活性,以适应临床处置各种复杂病症的需要。其变动情况如,石膏、黄芩、桂枝、川椒,是维持方中药物寒热的,如果患者呈现亢奋优势,热象明显,可以加大石膏的用量,由30g增至60g,甚至可达120g。如寒象明显可加大桂枝和川椒用量,由10g可增至20g。如见背恶寒者,可用附子以增加其温性。寒热二药的用量,均可视病情而定。关键是因人而异,定病、定证、定方、定疗程,胸执定见,切不可被病者假象所迷惑而停药更方,抓住本质一方到底,病乃可愈。

3、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赵卫星:四脉,主治慢性病

當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常见的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阻塞性肺疾病四类。“三部六病”在治疗优势病种方面发挥良好价值,具有“四脉定证”与“协调整体、突出局部”等特征。治疗整体并需依据四脉,结合定证、定方、定疗程的原则进行论治,最具纲领性的协调方是调心汤、调神汤、调胃汤和调肠汤,其在治愈众多积久顽固疑难病均有良好临床医疗效果。“四脉定证”的脉学理论是以“覆脉、溢脉、紊脉、聚脉”四种基本病理脉象,辨识人体的“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四种证侯趋向,并根据这四种基本脉象不同组合形成的复合脉,辨识人体的“寒、热、虚、实”复合状态证侯。

刘绍武先生常说,“生命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气血的统一性。”气血的循行由心发,沿着经脉、络脉、孙脉的不同分支层次,灌注着所有维系生命活动的组织、器官。人体组织的实质是血管网络与神经网络的集结,按着生理功能组成不同的系统,形成不同的形状,体现着不同的功能。血是天阳之气与水谷之气的合和之精气,为组织器官输送能量,和调五脏,洒陈六腑。而气则是天阳之气与先天之气的合和之元气,保证血循的动力和张力。在血脉中,气维系着脉道的张力,比如皮球之所以能拍动,是因为内有气的张力,而不是压力。张力是反压力,始终保持着生命活动的“度”,过犹不及呈现高则头晕、低则目眩。在大自然的气化反应中,这个生命之气的张力,就是生命力,脉博是生命之波激荡的回声。通过脉形、脉位、脉势、脉数的变化,就可以把生命活动客观、规范、量化,给诊断一个判定的指标。

4、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书谊:桥梁,沟通中西医

目前,有两种基本医学模式并存着。一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改变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调节系统的状态,建立起来的传统医学,简称中医;另一种是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吸纳实验科学的成就,经过嬗变之后而建立起来的,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同步的西方医学体系,简称西医。

中医理论是一种不打开黑箱来调节人体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的核心问题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中的受控量基本只限于症状变量系统,而症状变量系统在被调查过程中是可以在不干扰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建立的。在对人体内部构造的认识中,与西医采用解剖学等打开黑箱的方法了解人体内实质性系统,器官不同、中医的脏象、气血、经络等学说采用综合症状变量系统变化的方法,建立了一个易于从外部进行控制的人体构造模型。在基本调节法上,中医以阴阳学说为中心,广泛地采用了负反馈调节法。

西医和“三部六病”有哪些相关呢?首先,从结构上及整体划分上,“三部六病”和西医系统是非常接近的。其次,“三部六病”它有中医特色,是学习《伤寒论》的一个捷径。《伤寒论》是中医最主要的一个理论,它是医圣张仲景创作的,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医的经典。“三部六病”吸收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治疗疾病体系,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也是一套系统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

5、临汾仁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赵振源:人才,阶梯式发展

“三部六病”具有亲传体系、师承体系、学院体系等资源优势,为开展“三部六病”优学精用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目前仍存在中医传承体系“断桥”现象,尤以优秀中年医生匮乏为突出特征,中医传承体系需注重运用宏观思维与微观实践的系统运作模式。一方面从规范传统体系入手,全面启动当代学生课程体系建设。遵循开发普及教程、深入初级教程、提升中级教程、研修高级教程的规律,形成标准化教程理论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应结合理论与实践,形成诊疗渐进型体系,使传承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人才梯队建设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中医凝聚着深远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无论中医的哪个流派,它传承的历史都是有系统、有理论、有实践的,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传承。“三部六病”的传承体系一定是按照规范发展的,才能真正培养出弘扬学派的优质人才,从而进行阶段性发展良性循环。只有不断提高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人才递进式发展,才能很好地将学术体系全面发展下去。

6、山西三部六病中医院研究所主任医师刘剑波:发展,离不开载体

“三部六病”的发展离不开载体,而“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建设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体现。“三部六病”经过几十年的發展,建立了3个学术团体,分别为2005年成立的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今年9月份成立的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三部六病医学分会,还有刚成立的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三部六病医学专业委员会。这些团体承担着“三部六病”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功能。另外,在山西省中医药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建立了“三部六病”的学社,并且在山西省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三部六病”的必修课和研究生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 “三部六病”学说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提高。1988年由山西省科委批准成立了山西三部六病中医研究所;1989年在解放军282医院成立了北京军区中医三部六病研究所;1992年海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海南三部六病中医研究所;2002年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三部六病流派传承工作室;2006年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了三部六病研究室;2020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山西省三部六病创新团队,在学术、科研、医疗、剂型改革、新药开发上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刘绍武一生广收良徒,弟子众多,如今已经传到了第四、第五代,各弟子们因不同的学习背景对三部六病学说形成不同的研究方向,他们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成果有中医刘绍武“三部六病”电子计算机诊疗系统、芪味糖平胶囊、中医四脉脉诊测量仪、“三部六病”经方诊疗系统等。如今,“三部六病”学派的影响力已从山西逐渐辐射至全国,它鲜明的学术特点必将吸引更多的学者及中医药爱好者,学派为推广研习经方,丰富中医学流派,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体系患者
构建六大责任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物质体相(宇宙 世界 生命)形成,以及运行体系
脑卒中的识别与急救方法你都知道吗?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癫痫发作有“三防”
恐高患者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