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

2020-01-13 04:57邓云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邓云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物理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阶段。基于物理学科难度大,涉及到的概念知识比较多,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有效性  教学

前言

物理作为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物理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公式的记忆存在难度,打击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物理,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确保物理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物理课程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要确保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考虑,培养他们物理学习的良好习惯,具体如下:首先,培养学生总结的好习惯。通常情况下,教师为了将学生的物理成绩提上来,都会安排他们做许多的物理练習题,再来结合教师课堂习题的讲解,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其中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去总结解题方式,都是教师要求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并未花费太多的时间自己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思路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形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会带有疑问,为了弄清楚这些疑问,他们在上课时表现得就会更加积极,能够大胆提出疑问,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学生记忆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若是不能及时复习巩固知识,他们就会忘记,随着时间的延长,知识遗忘的会更多,对他们的学习的有效性造成了影响。对于该问题,教师要督促学生上课要认真做笔记,便于复习,每次上新课时应该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让学生学生联想记忆。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我们可以知道,有些知识概念有很强的相似性,这时,学会极易混淆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在讲述知识点时重点对他们的差异进行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让他们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可以想到另外的概念。

二、重视物理课程情感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有很多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部分陈旧的教学思想无法真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他们的实际诉求,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跟着教师教学节奏,甚至厌恶物理课程,学习效果不佳。为此,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去记忆课本只是,更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可以通过构建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来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在物理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对学生好的物理学习行为和态度进行肯定和表扬,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二是可以利用物理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有很多的知识概念都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设置一些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实验,亲身去体会文本中所讲述的知识点,掌握所学知识。

如,在讲述“平面镜成像”这一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实验,先准备好蜡烛、平面板、火柴、玻璃板、支架、白纸、刻度尺、铅笔等实验器材,并让学生去思考: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什么地方呢?并展示平面镜、玻璃板。要更快地找到所成像的位置,应该选择哪种?为什么?同时,开始试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是怎样确定像的位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多鼓励和帮助物理基础成绩较差的学生,让他们重拾物理学习的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了起来,都投入到了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

三、丰富物理课程教学方法

物理学科本身就比较抽象,涉及到的知识概念非常多,若是在课堂教学时只是单一的将文本上的知识复述给学生,就会让学生出现乏味感,学习的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就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一是可以让物理学习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创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通过讲述物理在实际生活运用的案例,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作用,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二是可以优化课堂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来。

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内容时,我先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情境:滑板车、列车等物体运动,并提问:停止施加动力,这些车还会继续运动吗?最终为何会停下来?因为这些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内容,当问题一提出后,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要让物流持续保持运动,就必须要施加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体运动并不是靠力来维持的,运动会停止,是受到摩擦阻力的影响。通过生活中的思路引出两种对立观点,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及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重视物理课程情感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凌峰,丁雨薇,等.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名师在线,2016,12(35):180-181.

[2] 曾琪.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提升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8(02):272-321.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