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的2020年,也是很多车企面临技术变革和市场转型阵痛的一年。近日,“心”智造 中国行采访团——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汽车与运动杂志社副总编辑吕彩霞一行与江汽集团总经理项兴初进行了深入交流。如何应对技术大变革时代带来的变数,三缸机的市场前景,以及推动行业技术交流成为此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即使遭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6%。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7.2万辆和2247万辆,同比分别仅下降3%和2.9%。其中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2.9万辆和22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6%。作为全球第一大新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庞大容量和未来增长空间,是每家汽车企业的信心所在。但同样,站在一个技术大变革的产业发展期,不确定的技术路线,对于每家企业而言,也充满巨大的挑战。
“中国汽车消费空间和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很大,从技术上看,整个行业也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对汽车产业的冲击会非常大,而共享化,还将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产生冲击。”项兴初认为,在汽车“新四化”的冲击下,无论是传统的车企,还是新进入的这些造车企业,都面临着新的压力,因为新技术仍在起步探索阶段,未来的技术走向和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在汽车技术大变革的新环境下,不管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传统动力领域,企业都面临着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又是机遇。”项兴初认为,技术带来了变革,也带来了不确定性,这既给了新进入者新的机会,也给了传统汽车企业当中还比较落后的一些品牌带来新的机遇。
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客户的分析,企业都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这个工具,及时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引领消费需求。
此次访谈中,大家还谈及了目前行业极为关注的三缸机问题。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很多汽车企业虽然在三缸机上都有技术和产品储备,但由于目前消费者对三缸机的接受度不高,很多企业在三缸机的市场投放上仍处于观望中,江汽集团亦然。不过,项兴初对于三缸机的市场前景坚定看好。“我在技术中心多次试驾过搭载三缸机的车型,无论是动力性、加速性,还是噪音、油耗表现,都完全颠覆了我对三缸机的观念。”他笑道。
“节能减排是中国也是全球汽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这是我们讨论发展三缸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项兴初说,三缸机技术本身就是汽车节能减排的一个解决方案。市场上对于三缸机技术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认知层面,这方面需要媒体、行业专业人士及政府方面加大传播力度,政府也可以从税收等层面进行消费引导。作为企业,则要认真做好三缸机在整车上的匹配,切实消除消费者对三缸机技术的担忧,比如噪声、爆震等问题。
“靠一个企业的一个产品来教育所有的消费者是不可能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力量。”项兴初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也是每家车企的责任和担当。但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还需要各方的合力推动。
自2006年“中国心”评选创办以来,江汽集团已有十余款发动机荣膺“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这些获奖发动机也是江淮汽车十多年来在汽车动力技术领域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对行业而言,需要有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对大家的产品、技术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评选过程本身,也可以促进企业间技术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谈及“中国心”评选对于行业技术发展的影响时,项兴初表示,15年来,“中国心”评选不仅推动了发动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公众获取市场上各大品牌的发动机产品信息,提升消费者自身认知和判断也有很大帮助。
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心”评选范围不断延展,目前已涵盖从传统动力到新能源汽车动力,从大总成到关键零部件在内的中国汽车动力全产业链平台。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等产业各方的参与,让评选的行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项兴初认为,“中国心”这种良性发展的势头,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强大的需求。“中国从汽车大国要向汽车强国的迈进,绝不是靠某一个品牌实现的,而是需要整个产业各方的努力,包括零部件供应商。”他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实力,应该体现在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