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林洁
拖渔溪村地处沅陵县借母溪乡枫香坪境,该村内辖8个村民小组,206户732人。全村地域面积7.7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293亩,稻田面积624.88亩,村民收入以养殖、种植和劳力输出为主。由于辖区内森林覆盖率高,每年4月和10月是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关键期,为森林防灭火重点巡护期。全村有三个地质灾害监测点,其中拖渔溪地灾监测点影响46户142人(拖鱼溪地灾点附近常住1户2人)、荒路湾地灾监测点影响32户97人(荒路湾地灾点附近常住2户4人)、石家溪地灾监测点影响31户112人(石家溪地灾点附近常住1户3人)。该村临近深溪流域,5-8月降雨量集中,极易发生洪涝和滑坡地质灾害。
创建“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对该村来说有不小的压力,但以此为契机加强基层基础条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大家的共识。该村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以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为重点,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村级公共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村认真落实省、市、县应急能力建设和减灾进村社区的指示精神,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增强全村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防灾应急工作,推进全村防灾减灾工作落实。
在乡政府和联村领导的支持下,该村成立了拖渔溪村综合减灾工作小组,明确办公室职责和小组成员分工,包含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巡查、转移安置、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灾情上报各种职能,并且招募村级综合减灾常态志愿者协助本村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全村防灾减灾工作制度、值班制度、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推进全村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对全村灾害隐患和住房公共设施、重点人群建立情况一览表,并且实行网格化管理,安排专职人员对老弱病残进行帮扶。
为提高村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拖渔溪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在村里设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和宣传牌,把5月12日“防灾减灾日”作为“村防灾减灾宣传日”,在村里开展减灾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并且将防灾减灾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在下村走访的同时为村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设立了一辆流动宣传车,安装喇叭在重点时段各村巡视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音频,并且利用“村村响”喇叭在全村长期播放防灾减灾综合知识,以此增强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强化宣传力度。
为了防范汛期可能出现的滑坡地质灾害,该村建立了监测预警巡查制度,在每个地灾点安排了监测员和信息员,并配发预警装备,加强地灾点巡查的同时做好预警工作。森林防火特护期加强护林员巡山力度,力保全年无森林火险发生。同时,汛期与乡应急办保持实时联系,根据上级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安排人员转移,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村制定村级应急疏散平面图,在村部作为应急避难集中安置点并设立避难标志牌,在各隐患点显眼位置设立警示标志牌、安全疏散路线标志牌、安置点标志牌,保障村民应对突发灾害能够安全疏散。
该村设立了拖渔溪村应急管理站,并建立村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制定村应急处置流程和应急工作对分工安排。在村部设立一间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储备有一定数量的消防泵、灭火器、打火拖把、救生衣、铁锹、应急灯、沙袋等应急装备以应对突发灾害的救援工作。通过开展本村灾害预案的应急演练,在提高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熟练度和应急反应能力的同时提高村民应对灾害的能力。在本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由县应急局联合县红十字会、乡应急办组织,通过活动向群众宣传教育应急救护技能和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村民抵抗灾害和应对灾害自救互救的能力。
成功收获2020年“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对拖渔溪村人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动力。对下一步工作,该村负责人表示:要继续加强全村灾害隐患风险的排查与治理。对防洪隐患区域和其它风险隐患点进行再次排查与清理,并制定治理计划。加强灾害防范人力组织和物资储备。号召更多村民参与到本村防灾减灾建设工作,做到人员充足,调动灵活,保证防灾抢险人力需求,同时加强物资的储备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应急能力。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村民防灾减灾知识。加强与上级政府应急部门的联系,提高本村应急能力建设水平。□